书城励志中学生必知的励志故事(上)
16767100000012

第12章

1956年8月,丁肇中在母亲陪伴下,以身上仅有的100美元登上了飞往美国的客机。1959年从密歇根大学毕业时,他连续获得了物理学和数学两门学科的学士学位。连续取得双科学位,这是大学生中少有的。

岁作曲的音乐大师

在音乐的国度奥地利,人们对音乐有着特殊的领悟,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莫扎特就出生在这个音乐之国。他的故乡在萨尔茨堡,父亲利奥波德是奥地利萨尔茨堡的宫廷乐师。

一天下午,父亲利奥波德早早就回到家里,一同来的还有好友沙赫特纳,他是利奥波德的孩子们崇拜的对象,因为他的小号吹得棒极了。

女儿南内尔首先看见了他们,她像一只轻盈的小蝴蝶从楼上飞了下来。“沃尔费尔呢?”沙赫特纳抱起南内尔问道,每次他来,都是那个圆乎乎的沃尔费尔第一个跑出来的。

此刻,沃尔费尔正在楼上与五线谱纸、鹅毛笔和墨水打交道。当他们走上楼来时,看见他脸上、身上都沾着墨水,正用一只胖乎乎的小手在擦溅到他“作品”上的墨迹。

利奥波德看见儿子这副像作曲家的小大人模样,觉得很好笑,但他装得很严肃地问:“你在写曲子吗?儿子!”

“写一首钢琴协奏曲,马上就要写完了。”儿子认真地回答。

“好的,让我看看我的小作曲家沃尔费尔的大作。”利奥波德显然是觉得儿子在胡闹,但为了鼓励儿子的创作兴趣,仍然摆出一副很认真的样子“审读”这张曲谱。

忽然,利奥波德的眼睛睁大了,眼泪盈满了眼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这张所谓的钢琴协奏曲是4岁的沃尔费尔写的。虽然没有什么主题,也谈不上什么结构,但它的几个细节,却写得非常出色,难度也相当高,几乎没有人能弹奏它。

站在一旁的沙赫特纳看到利奥波德激动的样子,便将曲谱拿过来观看。然而,沙赫特纳比利奥波德更加激动,当他看完这张曲谱时,竟然已是泪流满面了。他一把抱住沃尔费尔大声喊道:“这难道是你写的吗?这真是奇迹!”

利奥波德虽然沉默着,但他的内心却犹如大海的波涛一样凶涌起伏。这作品确是沃尔费尔写的,这是不容置疑的。

此时,利奥波德回想起沃尔费尔3岁时开始学钢琴的情景:只要姐姐南内尔一练琴,他就会松开手中的玩具,向钢琴跑过去。姐姐练完琴出去玩,他就会在钢琴边试着用小手学着弹,当找到了一个和音时,他会高兴地笑个不停;若是弹出一个不和谐音,他就会失望地大哭。当利奥波德正式开始教他弹琴时,他学得比谁都快,别人一星期才能学会的,他只需几分钟便能掌握。如果说,1年以前,利奥波德坚信自己的儿子会成为一个杰出的钢琴家的话,那么,现在他毫不怀疑他的儿子将成为伟大的作曲家。

沃尔费尔对音乐的执著使他长大后果然成为举世闻名的音乐家,他就是音乐大师莫扎特。在人类音乐史上,600多首美妙的乐曲都出自他的笔下。

割席拒友

管宁是三国时候的人。他十六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亲戚们都很关心他,有的送来了衣服,有的送来了粮食,他都坚决不收,表示要完全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他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一意愿,决心到外地去寻师访友,学习知识和本领。

管宁在外地一边替人干活,一边寻找老师。他在外地转悠了好久,终于找到了一位好老师。

管宁见这位老师的学生很多,就留下来不走了。同学们都和管宁很好,见他远道而来,都很关心他。

其中有个名叫华歆的同学与他特别好。两人情同手足,难分你我。学习的时候,他俩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休息的时候,他俩一起翻地种菜,挑水施肥。

有一次,管宁和华歆在后院锄地,忽然从地里刨出一块黄澄澄的金子来。管宁见了,就当没有看见,依然埋头锄地。华歆看见了黄金,两眼睁得挺大,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马上把那块黄金拾起来,擦去泥痕,往自己的怀里揣。可是,他看见管宁还在专心锄地,感到不好意思,只得把已经揣进怀里的黄金掏出来,丢到地边去,仍然跟着管宁一起锄地。又有一次,管宁和华歆正并排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忽然,门外响起了一阵锣声,原来有一个大官经过。

华歆一听见锣声,就东张西望,心神不定了。又过了一会儿,他终于经不起诱惑,丢下书,跑出去看热闹了。

那个大官坐着一顶八个轿夫抬的大轿,带着一队威风凛凛的仪仗队。华歆看得眼都红了,直到看不见大轿了,才回来。他看着管宁,依然在席子上用心读书,他觉得不可理解,于是大声说道:“刚才那位大官乘坐八人大轿,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真有气派……”他见同学们只顾读书,对他的话没有兴趣,于是提高嗓门,重讲一遍那个大官的排场,然后无限羡慕地说:“将来我要是做了官,也一定要坐这样的八人大轿,仪仗队的人数还要多一些,比他更加威风!”

管宁听了华歆的话,望着他洋洋得意的样子,立刻拿起一把小刀,把他们俩坐的席子割成两半,然后对华歆说:“原来你读书为的是做官发财,没有一点儿为国为民的思想。现在我才知道你我志向不同,成不了好朋友。以后咱俩不必坐在一张席子上了,各人读各人的书吧!”

幼年机智的神医

华佗的祖上本是望族,到了父辈这一代,家境已经衰败。

华佗7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没有钱让儿子继续读书,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让孩子学一门手艺,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领,将来母子的生活也有着落。

父亲生前有一个行医的好朋友蔡大夫,在华佗的家乡很有名气。他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有时还免费给穷人治病。华佗的母亲就请人带着华佗去拜师。

见了蔡大夫,华佗立即施了个大礼:“弟子拜见老师。父亲病逝,孩儿受母亲之命,前来拜您为师,请收下徒儿。”蔡大夫见这孩子言谈举止规矩礼貌,就有点儿喜欢,况且是朋友的儿子。可是行医人命关天,不能有半点闪失,需要反应敏捷、头脑聪明。于是,他决定出题考考这个孩子。

出什么题呢?蔡大夫环视四周。这时候,他的几个徒弟正在院子里采桑叶,桑树底下的枝条已经采完了,只剩高处的枝条。他们跳着脚也够不着,想爬树又爬不上去,几个人在树底下团团转,无计可施。蔡大夫看到这情景,便对华佗说:“你能想个办法,帮他们把高处枝条上的桑叶采下来吗?”

小华佗想了一下,说:“我有办法,您等一会儿。”他找来一根长绳子,系上一块石头,往上一抛,绳子越过枝条,使劲一拽,枝条被压了下来。几个人上去,很快就把桑叶采到了筐里。

蔡大夫微笑地点点头。这时他看见大门口有两只山羊正在斗架,眼都斗红了,怎么拉也拉不开,就对华佗说:“你能把这两只山羊拉开吗?”

华佗看了看说:“这好办。”说着,他跑到门外的草地上,采来两把鲜嫩水灵的青草,放在两只羊的嘴边。

这两只羊早就斗饿了,见到鲜草,立刻低头去吃,不再斗架了。

蔡大夫看这个孩子如此聪颖机智,就说:“好孩子,我收下你了。”

从此华佗开始了他的医学生涯。通过多年的医疗实践,华佗发现一些民间的偏方可以治疗常见病。比如用青苔炼膏,治疗马蜂螫后的肿痛;用紫苏治疗鱼蟹中毒;用黄精治疗身体虚弱。这些疗法,既简便易行,又收效奇快。

从小的信念

一天,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来到她的大臣尼古拉·培根的家里。尼古拉带领全家热烈欢迎女王。很快,女王对这位大臣的小儿子弗朗西斯·培根产生好感,她把天真活泼的小培根拉到面前,抚着他的小脑袋问:“你今年多大啦?”“尊敬的陛下,我比女皇幸福的朝代小两岁。”小掊根回答机智巧妙。女王听了,不由得眉开眼笑,连声赞扬:“好孩子,你真聪明!真聪明!”并吩咐尼古拉常带小培根到王宫里去玩。

从这以后,小培根时常跟着父亲出入宫廷。他聪明过人,懂事很多,那些出人意料的谈吐深得大臣们特别是女王的喜欢。女王很喜欢和他谈话,常常用一些问题考他,而他的回答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因此,女皇称他为“小掌玺大臣”。然而,小培根并不是为王权而生,他将担负起开拓近代西方文明的使命。

在他12岁时,就被父亲送进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读书,跟着院长辉特基夫特博士系统研究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形而上学,以及圣·托马斯的神学。当时,英国正在迅速发展生产力,朝着工业革命的目标奔跑。人们运用科学技术开采矿石,冶炼金属,制造机器。小培根在未人学之前就感受到英国前进的步伐,阅读了许多当代人的科学著作。可是,学校教给他的却是如何用古代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去证明神学“真理”的成立。对这死气沉沉、毫无意义、甚至根本有害的学科,小培根极为反感。一次,教师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讨论题:在一根针尖上同时可以容纳几个神跳舞?

同学们有的查《圣经》,搜集例证;有的翻古希腊的史书和神话传说,找旁证资料;有的摘录亚里士多德的言论,寻求理论依据。

只有小培根冷眼旁观,他对这可笑的问题不屑一顾,捧着一本关于采矿和冶炼技术的《烟火书》,在一旁专心阅读。

讨论开始了,同学们引经据典,争论得非常热闹。小培根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嘴角挂着讥讽的笑。最后,老师指名培根发言。

培根站起来说:“老师,针尖就是针尖,除了能缝纫之外,上面什么也没有,如果亚里士多德能证明针尖上能站几个神,那么他不是愚人就是疯子。”小培根的话使同学们目瞪口呆,气得老师甩开膀子离开了教室。培根在剑桥大学住了3年,对剑桥的学科设置十分反感,认为英国的这种教育制度有害,对亚里士多德派学者们不顾现实、虚耗精力探讨那些空洞的、脱离现实的理论表示蔑视。这个15岁的少年在对旧观念的批判中树立起坚定信念:“我要把人类对自然的知识重新组织起来,以便利用它来改善人类的处境。”

培根生于1561年,活了65岁。他为自己少年时的壮志奋斗了一生,成为17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人们在培根以观察和实验取代思想推理的思想影响下,钻研科学技术,改善人类物质生活,使科学技术在近代得到飞速发展。

刀尖显志气

1897年9月一天中午,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操场上围着许多人,人圈中,一个脸色苍白的少年光着上身,凌空蹲在刺刀上。看上去,这少年快支持不住了,两腿发颤。但他仍紧锁眉头,紧握双拳,苦苦地支撑着。围观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少年名叫乔治·马歇尔,刚满16岁,是军校一年级新生。

军校的训练非常艰苦,光练列队正步走,一练就是几星期。开学前刚害一场伤寒病的马歇尔累得全身就像虚脱似的,腿都迈不开了。可他居然都咬牙坚持了下来,还得了个“A”。

可是,对刚入学的新生来说,比训练更难熬的是高班生的偷偷捉弄和欺侮。他们常常让新生去清扫厕所,还变着法子刁难新生,在学校里耀武扬威,趾高气扬。

这天中午,几个高班生在操场上闲逛着,正巧看到马歇尔,叫道:“喂,小子,过来!”

“干嘛?”“你敢和我们打赌吗?”说着,其中一个人拿出一把明晃晃的刺刀,刀尖朝上地插在沙坑里:“你敢在上面蹲10分钟,我们输你10块钱。”“不赌。”说完,马歇尔转身就走。“哈哈哈,别看他平时训练成绩好,其实是个胆小鬼。”

“谁是胆小鬼?”马歇尔被激怒了,“赌就赌,我蹲完了你们蹲,敢不敢!”说完,拉开马步,对着刀尖蹲了下来。

然而,这是一个大病刚愈又操练了一个上午的疲劳之身啊!

此刻,马歇尔虚弱的双腿抖得更加厉害,脸上渗出了密密的汗珠。但他绝不退却。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马歇尔的脸色白得像纸。突然,头部一阵晕眩,双腿一软,身子一歪,一下子倒了下去。

“啊——”同学们一阵惊呼,扑上前来。马歇尔大腿上早已被刺刀划破、血流如注了。那几个高班生,也吓得不知溜到哪里去了。

第二天,马歇尔跛着腿又出现在操场上,默默地完成着各种动作,没有张扬。同学们都佩服极了,那几个高班生再也不敢来找麻烦了。

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优异的成绩,一年后,马歇尔当上了学员分队长;两年后又被任命为全校学员大队长。

毕业后,他开始了戎马生涯,并成为美国陆军五星上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指挥800万美军协同盟军在全世界辽阔的战场上同法西斯作战,并赢得了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民主事业作出了贡献。

爱国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

波兰华沙,1877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刚下过一场大雪,光秃秃的树枝上堆满积雪,寒风凛冽。雪光把一所私立女子学校的教室映得明晃晃的。一个教室里,25个女孩儿安静地坐着,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面前的历史书,她们读得多么专心啊!

这时的波兰已被沙皇俄国、奥国和普鲁士三个侵略者瓜分,国家灭亡,华沙由俄国占领。俄国沙皇命令不许波兰孩子学习他们自己国家的语言和历史。但是,正直爱国的老师们冒着危险,瞅准机会让学生学习波兰语和波兰历史。

这个班的孩子中有个叫玛妮雅·斯克图别丝卡的小姑娘,刚满10岁,长着一头漂亮的金色卷发,是全班年龄最小,成绩却最优秀的学生。这时,她被历史书深深吸引住了。突然,一阵铃声传来,玛妮雅惊醒了。“是报警的铃声吗?”她惊疑地想。“啷……嘟……”,“嘟、嘟”,铃声两长两短。是的!果真是报警的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