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孙中山
16971400000052

第52章

孙中山正在办公,查找文件,他突然问宋庆龄:“你把第18号委任令发下去几天了,怎么不见回音?”

宋庆龄走过来看看,说:“是任命程天斗的吧?这个是胡汉民经手,我去问问他。”

孙中山摇了摇手,忽然一拍桌子,说:“胡汉民不止一次地扣发我的文件、命令,长此以往,这还了得?”

宋庆龄说:“你不可为这个发火,你要弄清他为什么扣压,看看属于什么性质。”

事有凑巧,胡汉民拿着文件上楼来了,对孙中山说:“这是给英国海关的照会,大元帅要签字的。”

孙中山故意说:“我这被架空了的大元帅有必要签字吗?”

听出话里有话,胡汉民说:“要批评,我当面听好了。”

孙中山问:“我任命程天斗的命令你发下去了吗?”

胡汉民坦然承认:“我扣下了。”

“为什么?”孙中山咄咄逼人地问。

胡汉民说:“我扣下的不止一件,一共有21件了,我会一件件拿来说清原委。”

孙中山问:“你不感到你越权了吗?”

胡汉民丝毫不惧,说:“即使****时代,也有大臣驳回诏书,皇帝收回成命的事。”

孙中山说:“你还振振有词。”

胡汉民诘问道:“当年先生亲手拟定中华革命党誓词时,有’慎施命令‘一条,先生还记得吗?”

孙中山说:“有这一条。”

胡汉民说:“调和鼎鼐、燮理阴阳是宰相分内的事。我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其实。请问先生,我扣发了一个命令,是不是我职权之内的事?况且自有原因,你任命的这个程天斗,我们正怀疑他有私自发行钞票的罪行。”

孙中山问:“怎么回事?”

胡汉民说,在陈炯明叛乱前,政府不是印好了粤币准备发行的吗?后来因局势动荡,把钞票存起来了,暂不发行。前几天有人在香港市面看到了已有粤币在流通,他想,这是程天斗干的,已把他抓了起来,元帅却还要任命要职。

孙中山认为先抓了人不好。先要弄清真相,也许是别人盗出钞票,拿到香港去的呢,千万不可冤枉好人。

胡汉民说:“在程天斗的问题没有查清之前,先生说,该对他重用吗?我扣压大元帅令不发,有什么越权吗?”

孙中山说:“说来说去,你总是有理。”

宋庆龄说:“这件事,胡先生没错。”

胡汉民说:“先生说我总是有理,只不过是理屈词穷、无词自解而已,你心里并没有认错。”

宋庆龄出来解围说:“到12点了,我来做个小东,一道渡河去吃肥鸽,怎么样?”

孙中山说:“好吧,不过,似乎应当由我出钱做东。”

胡汉民问:“为什么?”

孙中山说:“你非逼我说出这句话来:’我错了‘,还不行吗?”

几个人都乐了。胡汉民说:“你做东还不是夫人掏钱,钱不在男人手里呀。”

几个人都笑个不住,气氛一下子和缓下来。

他们在渡河去吃肥鸽的路上,孙中山问起共产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

胡汉民说正在广州召开,他说****的骨干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张太雷、******、蔡和森、邓中夏、向警予、谭平山、张国焘等都到会了。

孙中山事先与李大钊交换过看法,他们可能在这次会议上重点讨论国共合作的议题。

孙中山没有说错,主持第三次党代会的李大钊把他起草的《关于国民党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付诸表决时,与会代表全数通过。

李大钊在表决后发表讲话,他认为,前一阶段,在共产党内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对国共合作执行不力,这次的第三次代表大会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全体共产党员均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这是统一战线的需要,是完成中国革命的需要。

陈独秀发言指出,要努力帮助孙中山先生进行国民党的改组工作,力争每省有一名国民党中的共产党员当选为国民党一大代表,同时协助国民党****当选。

李大钊又说:“孙中山先生的声誉,是国民党最大的财富,列宁说过,孙中山有他独特的少女般的天真,值得信赖。对于我们来说,同这样天真的、坦诚的人合作,我们要不存杂念,不玩权术。”

******说:“很对。不过,孙中山先生周围的人可不都那么天真。”

李大钊说:“当然,国共合作也不会是一帆风顺没有坎坷的,为了加速中国革命的进程,我们需要这样做,这是民族赋予我们的重任。”

7月10日,航空局长杨仙逸来到元帅府报告喜讯,他们自己研制的中国第一架飞机已经成功了,请示孙中山,是否要举行一次试飞庆典。

“当然。”孙中山一向重视空军的建设,素有“航空救国”的主张。早在1917年,他就曾派杨仙逸去美国购买过飞机。杨仙逸是组建空军的功臣,孙中山向他颁发过勋章,那圆形的有青天白日国徽和嘉禾图案中间有孙中山像的勋章一直佩戴在杨仙逸胸前。

孙中山不用谁请求,自动写了“航空救国”4个大字,赠给航空局。

刚刚回国不久的宋子文正好在场,他将条幅拖到地上晾着。陈友仁说:“既然咱们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要试飞,要有个名字,大家请大元帅给起一个。”

“叫航空局长杨仙逸起好了。”孙中山指着穿飞行服的杨仙逸说,“他是中国的航空之父。”

杨仙逸说:“我倒有个现成的名字,洛士文号,这是广东音,英文就是罗莎蒙德。”

宋子文道:“这不是二姐的名字吗?”

宋庆龄正好这时从里面出来,问:“谁叫我的名字?”宋子文说,要用她名字命名飞机呢。

宋庆龄忙推托以她的名字命名可是不大好。

孙中山说:“那么以段祺瑞来命名吗?”

大家都笑了。

孙中山感慨地说起23年前的往事,当时他在美国,委托冯如制造过一架飞机。那年10月,冯如参加了国际比赛,起飞高达230多米呢,飞了30多公里。

“时速呢?”宋庆龄问。

“时速也有104公里。”孙中山说,“这是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在1910年的比赛里,拿了冠军。可惜,1912年冯如在广州一次试飞中失事牺牲了。他才29岁。”

宋庆龄说:“若想强大,我们必须有空军才行。”

宋子文问:“当年,听说宋教仁创办东北军不是在山东用上了空军吗?”

孙中山笑了,那只是在初级飞机上带了几个大铁桶,装上炸药扔下去,不过也把敌人吓得晕头转向,不知是什么怪物。

这时胡汉民进来了,向孙中山报告,程天斗咬紧牙关不承认,他说他不知道粤币现钞是怎么流通在香港市面的。案子审不下去了。

宋庆龄见胡汉民来谈事情,就拉了弟弟宋子文出去了。

孙中山问:“那怎么办?”

胡汉民说,只有用刑了,不给他点厉害,他不会招供的。

孙中山连忙摆手,说:“别,别上刑。那太残酷了。只有最野蛮最愚蠢的国家才用酷刑折磨人。”

胡汉民说:“你对坏人也这么仁慈?”

孙中山思忖了一下,说:“这样吧,给他吃硬饼干,然后不给他水喝,这他就很难受了,看他招不招。”

胡汉民简直是捧腹大笑起来,杨仙逸、马湘和几个小秘书也笑个不住。

胡汉民要走,孙中山说:“你先别走。派人去苏联考察的事情,苏方同意了,你考虑谁去合适?”

“******不是一再要去吗?”胡汉民说,“他这人,来来去去,干什么都干不长,眼高手低。”

“他还是有本事的,”孙中山说:“而且,忠义可嘉。我看,就派他当团长好了,在共产党里面找几个懂俄语的,又可以当翻译,又便于与苏联沟通。”

“我看张太雷行,此人是个谦谦君子。”胡汉民说,“能操一口流利的俄语。”

孙中山说:“代表团有个名字才好。”

胡汉民:“可以叫孙文博士考察团,非官方旗号,可伸缩。苏维埃毕竟是西方人视为洪水猛兽的制度,不可过分刺激他们。”

“也好,”孙中山说,“你发信给******,叫他马上回广州来,准备启程。”

胡汉民说:“我马上发信。”

“苏联不是要给我们派个顾问来吗?有人选了吗?”孙中山又问。

“听李大钊说,可能派鲍罗廷。”胡汉民介绍,据说他有着苏联政府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双重身份,是个很能干的人。才39岁,先后代表共产国际去过西班牙、美国、墨西哥、英国,坐过牢。

孙中山点了点头。

广州大沙头飞机场这一天热闹非凡。

来参加洛士文号飞机试飞典礼的官员、军人和工农商学各界的人挤满了会场。临时搭起的席棚上,挂着国旗和孙中山的戎装像,悬挂着“洛士文号试飞大典”的横幅,孙中山题写的“航空救国”题词也悬挂起来,特别醒目。

孙中山和宋庆龄坐在主席台第一排。宋霭龄、宋美龄和宋子文等也在台上就座,他们指点着场上的飞机,议论着。

宋美龄说:“二姐真了不起,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就以她的名字命名。”

宋霭龄说:“你别眼气,将来你也嫁一个孙中山这样的伟人,不也有个美龄号飞机了吗?”

“大姐坏!”宋美龄打了宋霭龄一下。

宋子文介绍,这种飞机属于金尼式飞机。

宋庆龄说:“6年前,孙先生曾派杨仙逸到美国去购买飞机,但没想到我们这么快能造飞机了。中国有空军,杨仙逸是首功。”

“哪个是杨仙逸?”宋美龄问。

宋庆龄指着飞机旁与几个飞行员检查飞机的人说:“那个就是他。”

“好英武啊!”宋美龄说。

宋子文打趣妹妹说:“三妹开始务色大人物了。”

宋美龄噘起了嘴:“你们都没好话!”

宋霭龄说:“自己造的,能不能飞起来呀?”

“可别飞到半空掉下来呀。”宋美龄说。

宋子文说:“说点吉利的好不好?”

这时军乐队奏起了进行曲。

只见杨仙逸迈着雄健的步伐走到主席台前来,向孙中山敬礼:“报告大元帅,中华民国航空局局长杨仙逸报告,洛士文号飞机调试完毕,等待命令起飞。”

孙中山起立,主席台上所有的官员、贵宾起立。孙中山把一块嵌有他题写的“志在冲天”

四个大字的匾赠给了杨仙逸,孙中山说:“为表彰你对中国航空事业的贡献,特赠此匾,以资鼓励。”掌声四起,乐队再次奏乐。

孙中山待乐声停止,大手一挥,下令道:“可以起飞!”

杨仙逸又一次敬礼,并且说:“飞机上有一个乘客的位置,请问哪位嘉宾愿意登机领略这殊荣?”

在场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这个胆量应声。

只见宋庆龄不慌不忙地站起来,向台下走去。

宋美龄拉住了她:“二姐,你疯了?”

孙中山也怔住了,但当他的目光与宋庆龄对视时,他想阻止,来不及了,也有失面子。孙中山只好对平稳镇定面露笑容的宋庆龄投去了鼓励的一瞥。

宋庆龄迈着沉着轻捷的步子走向飞机。

全场欢声雷动,军乐大作。

杨仙逸把自己的飞行帽给宋庆龄戴上,正步走在她身边,陪她走到了飞机旁。

飞行员在飞机翅膀下立正,向宋庆龄敬军礼:“飞行员黄光锐问候夫人!”

宋庆龄微笑颔首致意,黄光锐和杨仙逸扶着她坐了上去。

飞机发动了,人们屏息注视着。

宋庆龄戴上了墨镜。

宋美龄紧张地抓住了姐姐的手。

孙中山若无其事地注视着,内心却极度紧张,有点怪宋庆龄多事。

飞机向前滑行了,由慢到快,快到跑道尽头时,忽地腾空而起。

宋庆龄在洛士文号飞机上惬意极了。

蓝天上游荡着几丝白云,显得高渺寥廓。

机场上的人群仰望着洛士文号在隆隆声中拔高。

孙中山的两手不能自制地握成了拳头,手心都出汗了。

人们在向飞机招手、欢呼、跳跃。

飞机渐渐爬高,机场、人群、房子渐渐在缩小,珠江、南海在她视野里扩展开来。

前面是白云山了,宋庆龄颇为兴奋。

飞机做了特技表演,当飞了几圈在大沙头机场平稳降落时,飞机还没有停稳,欢呼的人群拥到了停机坪前面,一束束鲜花扔过去,几乎把宋庆龄的坐舱填满了。

宋美龄抱住宋庆龄说:“你是我们宋家的大英雄啊!方才你飞上天时我的心吓得都快从喉咙里跳出来了。”

孙中山没有热烈上前,他只是平淡无奇地在一边与杨仙逸交谈着,似乎他把宋庆龄这次飞行看得极为平常。

但回到家里,孙中山却想发作一次,晚饭后宋庆龄在洗浴,孙中山板着面孔站在窗前。

宋庆龄从浴室里出来,红光满面。她并没有看孙中山的表情,问:“你明天要亲自东征,去打陈炯明?”

孙中山含糊地“唔”了一声。

宋庆龄多少还有些陶醉在白天飞上天空的喜悦中,她往床上一仰说:“飞上天的感觉太好了,那才叫飘飘欲仙。”

孙中山没有出声。

宋庆龄柔声问:“我上了飞机,你没害怕?”

孙中山冷冰冰地说:“你还笑!我当时差点骂出来了。”

宋庆龄从床上坐了起来,很惊异地说:“那你当时怎么不制止呀?”

孙中山说:“我总得在众人面前顾一顾脸面呀!我怎么制止?怕自己的夫人摔下来?”

宋庆龄笑道:“好啊,我的命还不如你的面子值钱。”

孙中山说:“你够调皮的了。”他嘘了口气。

宋庆龄说:“结果呢?”

孙中山说:“结果是你为我赢得了更大的面子,你为我赢得了骄傲。”

他笑了,张开了双臂,宋庆龄跑过去扑进他的怀中。

孙文博士考察团出发前,******来到孙中山办公室当面聆听指示。事先孙中山与俄方沟通好了,张太雷、王登云、李章达是他的团员,他们准备从上海乘船,到大连,乘火车经满洲里出境,走西伯利亚大铁路到莫斯科去。

******问:“我的任务呢?”

孙中山说:“你连参谋总长都没兴趣,却一心想去苏联考察,你会没有成竹在胸吗?”

孙中山这样说,是有所指的。前些天,******从浙江老家给孙中山写来一封信,专谈请准去苏俄考察。孙中山也弄不清******何以忽然对北面的苏联有了这样异乎寻常的兴趣,他竟然在信中说:“为今之计,舍允我赴欧外,则弟以为无一事是我中正所能办者,如不允我赴俄,则弟只有消极独善,以求自全。”

孙中山对******这种口吻多少有些反感,但仍然倚重他的军事才干,还是同意了。孙中山知道苏维埃政权是个引人入胜的谜,这个全新国度的政治、军事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他急欲知道,他尤其想让******从军事考察入手,回来好真正组建自己的军队。

孙中山告诉他,昨天,他已经给列宁、托洛茨基写了内容相同的信。他告诉他们,蒋是他最可信赖的参谋总长,请他们与蒋讨论共同关心的大事,讨论可能从苏联得到的援助。他有一个想法,如果他们答应,孙中山想在西北地区动手,从那里得到苏联的援助更近,对攻打北京是再方便不过了。

******说:“开辟北方战场是最便捷的了。”

孙中山又嘱咐说:“你脑子灵活,你不要光听苏联人向你介绍什么,让你看什么。你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脑子分析,回来时,我要听你的结论。”

孙中山还告诉******,早在3年多以前,列宁就曾邀请孙中山访苏,并且在孙中山没到场的情况下,选举了孙中山为旅俄华工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名誉主席。这以后,列宁又从伦敦给孙中山发来了另一封电报,邀他访苏。

就在孙中山避难永丰舰上时,秘书陈友仁还从苏方达林那里传来信息,苏联人仍在支持他,孙中山当时大为感动。正因为有过两次邀请,孙中山觉得******此行是“代行”,因此才主张命名代表团为“孙文博士访问团”。

******对孙中山的意图心领神会。

******说:“我明白。你与共产党的合作,要借助苏联援助的政策,在我们党内是有阻力的。”

孙中山说:“他们怕我****了。”

******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永远是需要的。”

孙中山问:“你今年多大了?”

******说:“35岁。”

“年轻有为。”孙中山说,“好好干吧!”

打发走了******,孙中山就亲自到惠州前线督战去了。孙中山赶到惠州时,梅湖一带正打得激烈,革命军的炮火在轰击陈炯明的阵地。

孙中山带着孙科、杨仙逸等人来到了炮兵阵地上,孙中山举起望远镜看着惠州城。

孙中山问:“怎么一连几天攻不下惠州来?”

杨仙逸说:“惠州是陈炯明经营多年的巢穴,城墙有一米多厚,十分坚固,连重炮都摧不垮。”

“是吗?”孙中山放下望远镜,来到一门重炮前,让一个瞄准的炮兵走开,他亲自去瞄准。

战士们都好奇地围过来看。

孙中山说:“散开!这有什么好看的?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准备吃炮弹吗?”

话音刚落,对方连续射过来几炮,在炮兵阵地炸开来,烟尘、土块飞扬。

杨仙逸上来拖孙中山:“快下来,危险。”

孙中山不听,命令士兵:“填炮弹。”

孙中山瞄准了对方的炮兵阵地,喊了声“看炮”,一拉,炮弹飞出膛,准确地命中了敌人的炮兵阵地,敌炮哑了。

趴在地上的战士跳起来,为孙中山鼓掌。

孙中山对杨仙逸说:“你的空军出动吧,让陈炯明尝尝空中吃炸弹的滋味。”

杨仙逸说:“你不是一直反对空军上阵吗?”

孙中山说:“我主要是怕伤着老百姓。”

“挑鱼刺总会带出些好肉来,”杨仙逸说,“那是没办法的事。”

孙中山说:“要看准,专炸军事目标,别误投到民用建筑上。”

杨仙逸敬礼:“是。”

杨仙逸亲自驾机,率6架飞机飞上惠州上空,不断地投弹。

惠州城里烟柱升起,火光冲天。

陈炯明光着头跑出来,仰望着俯冲投弹的飞机,惊骇大叫:“这孙大炮什么时候拉起空军来了?”

又是接二连三的爆炸。

没办法,陈炯明只得下令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