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新编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百科
17139100000013

第13章 坐月子:精心呵护的产褥期(6)

小米宜与大米一同熬煮成二米粥食用。小米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同时其又有滋阴的功效。大米能益气补中,健脾和胃。二者搭配食用可补血养心,对坐月子的新妈妈来说,是很好的滋补品。

小米忌与杏仁同食,小米能健脾和胃,使人安眠,杏仁则清热解毒,两者同食,易导致新妈妈出现呕吐、恶心的症状。

小米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虽然很高,但由于小米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并不十分理想,所以产后不能完全以小米为主食,应注意搭配其他类面,以免缺乏营养。

产后新妈妈的饮食原则

新妈妈产后饮食应以精、杂、稀、软为主要原则。

这里的精并非指精制食品,而是要选择富有营养价值的食物。高热量、低营养饮食除了会让新妈妈体重进一步增加外,对提高母乳质量和产后恢复并无益处。

产后进食的品种越丰富,营养越平衡和全面。除了明确对身体无益的和吃后可能会过敏的食物外,荤素菜的品种应尽量丰富多样。

乳汁的分泌是新妈妈产后对水的需要量增加的原因之一,此外,产后出汗较多,体表的水分挥发也大于平时。因此,饮食中的水分可以多一点,如多喝汤、牛奶、粥等。

新妈妈的饭要煮得软一点,少吃油炸食物,少吃坚硬带壳的食物。

新妈妈产后由于体力透支,很多人会有牙齿松动的情况,过硬的食物对牙齿不好,也不利于消化吸收。

产后喝汤有讲究

产后新妈妈应多喝汤补充水分。不过,新妈妈大多乳腺管还未完全通畅,不要太急着喝催奶的汤,不然在产后最初两三天的胀奶期可能会痛得你直想哭。可以喝一点蛋汤、鱼汤等较为清淡的汤,注意不要过咸。

月子餐的搭配原则

新妈妈刚生完宝宝,身体虽然很虚弱,但不能一味地进补。要分阶段及个体情况,一边调理一边进补。制订月子餐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干稀搭配

新妈妈多喝鸡汤、猪蹄汤、鱼汤、馄饨、面条、面片、面疙瘩、粥类等稀的饮食,一方面可增加水分的供应,以补充新妈妈分娩时、产后多汗所损失的体内的水分;另一方面,又可保证胃肠道有充足的水分,防止产后便秘,同时也能为泌乳提供有力保证。

荤素搭配

即饮食搭配要结合鱼、肉、禽、蛋等动物蛋白、植物蛋白(豆制品)和蔬菜水果。如鸡蛋中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一般新妈妈每天吃2个就足够了。超量食用鸡蛋不但是一种浪费,而且会增加肠胃的负担,易引起消化不良。水果、蔬菜对新妈妈也是十分有益的,其中所含的维生素不但是母体自身必需的,也可以促进乳汁的正常分泌,给宝宝充足乳汁。饭后稍晚些时候可吃1个水果,如苹果、橘子等。

粗细搭配

主食也不是吃得越精越好,而是在主食中一定要适当加些粗粮,如玉米窝头、杂面煎饼、小麦(包括麦片)粥、小米稀饭、烤红薯等,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的需要。

产后应多吃鲤鱼

民间多产后新妈妈吃鲤鱼的习俗,但对于这样做的好处,有的说“鱼能撵余血”。所谓“余血”,主要是指恶露。营养丰富的饮食确定能提高子宫的收缩力,帮助排出恶露。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中医认为,鲤鱼性平味甘,有利小便、解毒的功效,能治水肿胀满、肝硬变腹水、妇女血崩、产后无乳等病。

《食疗本草》也有记载:“鲁鱼鳞烧,烟绝,研细,用酒送服,方七七(约3克),可破产妇滞血。”也就是说可以食疗新妈妈产后淤血留滞子宫。这些记载说明,产后吃鲤鱼确实可帮助子宫收缩。此外,鲤鱼还有催乳的作用。所以,产后适当多吃些鲤鱼是有道理的。

吃一些补血食物

新妈妈可以适当吃一些补血的食物。

桂圆:是民间熟知的补血食物,所含铁元素丰富。桂圆汤、桂圆胶、桂圆酒等都是很好的补血食物,适合产后妈妈食用。

黄花菜:黄花菜含铁量很高,另外,它含有的其他营养素有利尿及健胃作用。

胡萝卜:胡萝卜含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C、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对补血极有益,所以将胡萝卜熬煮后,是很好的补血汤。

咸萝卜干:萝卜干本来就含铁丰富,咸萝卜干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面筋:面筋的铁含量相当丰富,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美味食物。

菠菜:菠菜是很好的补血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和海藻类

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海藻类还可提供适量的碘。这些食物既可增加食欲、防止便秘、促进乳汁分泌,还可为新妈妈提供必需的营养素。

吃山楂有利子宫复旧

对于新妈妈来说,可以多吃山楂。因为它能帮助子宫复旧,有利于恶露排出,减轻腹痛。山楂有助于产后消化,增进食欲。

脾胃为生化之源,消化功能旺盛后,新妈妈就能从食物中获取更多的营养成分,有利于乳汁的分泌,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吃丝瓜的益处

丝瓜含皂苷、脂肪、蛋白质等,丝瓜藤还含有植物黏液、糖胶、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丝瓜水含硝石,嫩瓜可做菜,老瓜可入药。丝瓜全身均可作药用,具有祛风化痰、凉血解毒、通经络、利血脉、下乳汁等作用。《罗氏会约医镜》中曾记载:“丝瓜凉血解毒,除风化痰。”

丝瓜络15克,水煎服,每日2次,可用于治疗妊娠呕吐;一条丝瓜络切碎后焙至焦黄,研细成粉,分2次用黄酒少许冲服,可用于食疗腰痛;丝瓜藤60克,晒干切碎,微炒后研成细粉,每次服1.5克,每日3次服用,可用于食疗便血;鲜丝瓜叶或嫩丝瓜捣烂后敷于患处,每日2次,可用于痈疖、无名肿毒等。

此外,多食用丝瓜,对产后出血过多或乳量不足,以及便秘、大小便带血、疮肿等,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适当吃些桂圆

产后体质虚弱的新妈妈,适当吃些新鲜的桂圆或干燥的桂圆肉,既能补脾胃之气,又能补心血不足。需要注意的是,要等产后恶露完全干净后再用桂圆进补,因为桂圆是活血的食物,如恶露还没干净,新妈妈吃了不但不能起到补血的作用,反而会增加出血量,甚至可能会出现大出血。

遵循吃肉的原则

新妈妈饮食遵循四大原则,完全不用担心吃肉会长胖。

原则一:低脂、高蛋白的鱼肉、鸡肉、虾肉、兔肉和牛肉是首选即使再瘦的猪肉里也会隐藏很多你看不到的脂肪,而鸡肉、鱼肉也要选对部位。同样的肉,不同的部位,因为脂肪含量不一样,热量也不一样。因此吃哪块肉非常关键。比如鸡翅尖多是鸡皮和脂肪,热量就比鸡胸肉高。而且鸡翅尖是鸡全身激素密度最高的部位之一,常食鸡翅尖对减肥无益。

原则二:用文火长时间炖煮

肥肉用文火长时间炖煮后,饱和脂肪酸会下降30%~50%,每100克肥肉中胆固醇含量可由220毫克降到102毫克,新妈妈适当吃肉不仅不会发胖,相反还会增加皮肤弹性。

原则三:肉菜结合

肉是酸性食物,蔬菜是碱性食物,吃肉时吃些蔬菜,既可调节口味,也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原则四:汤肉共进

对新妈妈来讲,肉汤更不可少,有人认为,肉汤的营养主要在汤里,其实不然,肉汤的营养主要在肉中,汤肉共进,不仅节约,而且也科学。

肉类进补不过量

产后新妈妈元气大伤,需要适当进食一些高蛋白食物,如鸡、鱼、瘦肉、蛋、奶等。但如果新妈妈在坐月子期间,尤其是在吃得多动得少的冬季大量进补,很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反而不利于体形的恢复。因此新妈妈进补肉类要注意适可而止。

正确的进餐顺序

新妈妈在进食的时候,最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被人体消化吸收,更有利于新妈妈身体的恢复。正确的进餐顺序应为:汤→青菜→饭→肉,半小时后再进食水果。

饭前先喝汤。饭后喝汤的最大问题在于冲淡食物消化所需要的胃酸。所以新妈妈吃饭时忌一边吃饭,一边喝汤,或以汤泡饭或吃过饭后,再来一大碗汤,这样容易阻碍正常消化。米饭、面食、肉食等含淀粉及含蛋白质成分的食物则需要在胃里停留1~2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要在喝汤后再吃。

水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胃内消化时间短,很快便进入小肠被吸收。如果新妈妈进食时先吃饭菜,再吃水果,消化慢的淀粉、蛋白质就会妨碍消化快的水果,食物在胃里会搅和在一起。如果饭后马上吃甜食或水果,最大害处就是会中断、阻碍体内的消化过程。胃内腐烂的食物会被细菌分解产生气体,长期如此易形成肠胃疾病。

产后适宜药膳调理

一般认为“药补不如食补”。

而将中药与食物结合所研究出来的药膳,不但可以改善体质,更具有滋补养生之效,甚而兼具色香味美,可谓“食中极致”了。药膳可以利用中药的药效,让新妈妈的筋脉气血得到最适当的调养,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这项流传数千年的古老传统,但一定要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进行。

新妈妈合理摄入盐

盐中含有人体内必需的物质钠,成人每天需盐量为6克左右,正常量的盐摄入会通过消化道全部吸收,不会给人体带来损害。如果人体内缺钠,就会出现低血压、头昏眼花、恶心、呕吐、无食欲、乏力、容易疲劳等。所以,人体内应该保证一定的钠平衡。

月子里的新妈妈不能过多食盐,也不能忌盐。盐吃多了,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还会使血压升高;盐吃得太少,限制钠的摄入,影响了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就会影响妈妈的食欲,进而影响泌乳及宝宝的身体发育。

产后新妈妈是可以吃盐的,但一定要掌握好度。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口味科学地安排月子饮食,努力把身体恢复到最好。

不宜多吃母鸡

产后特别是剖宫产后,新妈妈的胃肠道功能还未恢复,不能吃太过油腻的食物。老母鸡、蹄膀等食物脂肪含量较高,不适合产后马上吃。

产后体虚是因为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过大,分娩后又要哺乳所引起的。

这时,新妈妈可进食一些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虾仁烩面、红薯粥等。

吃鸡蛋要适量

分娩后数小时内,最好不要吃鸡蛋。

因为在分娩过程中,新妈妈体力消耗大,出汗多,体液不足,消化能力也随之下降。若分娩后立即吃鸡蛋难以消化,会增加肠胃负担。分娩后数小时内应吃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在整个产褥期间,根据国家对新妈妈营养标准规定,每天需要蛋白质100克左右,因此,每天吃鸡蛋3~4个就足够了。过量食用鸡蛋也会增肠胃负担,甚至容易引起胃病。

新妈妈避免营养过剩

过量摄取营养,会使新妈妈的身体肥胖起来。肥胖不仅使体形难以恢复,不利于心理健康,更重要的是容易导致体内糖和脂肪代谢失调,增加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率。

过度摄取营养还可使奶水中的脂肪含量增多,使吃母乳的宝宝也过多吸收脂肪,引起肥胖。有研究报道,过多摄入脂肪的宝宝,在肥胖的同时还常常伴有扁平足一类的发育异常。

另外一些消化能力比较差的宝宝,不能吸收妈妈奶水中过多的脂肪,可能会出现脂肪性腹泻。长时间的脂肪性腹泻会使宝宝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明显影响。

产后不宜挑食、偏食

产后新妈妈不能挑食、偏食,要做到食物多样化,粗细、荤素搭配,合理营养。由于产后胃肠功能较弱,过饱不仅会影响胃口,还会妨碍消化功能。因此,新妈妈要做到少食多餐,每日可由平时3餐增至5~6餐。

新妈妈不宜盲目节食

新妈妈所增体重大多是脂肪和水分,如果给宝宝哺乳,增加的脂肪不一定够用,还需动用身体里原来储存的脂肪。而节食则使妈妈不能保证每天吃到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而且造成热量不足,由此不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要,保证自身的康复。产后不宜采取节食的方法减肥,特别是母乳喂养的新妈妈。如果体重过重,可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适宜的健身锻炼。

产后不宜立即吃人参

新妈妈产后急于用人参补身子是有害无益的。人参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这些成分能对人体产生广泛的兴奋作用,其中对人体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能导致服用者出现失眠、烦躁、心神不安等不良反应。而新妈妈刚生完宝宝,精力和体力消耗很大,十分需要卧床休息,如果此时服用人参,反而因兴奋难以安睡,影响精力的恢复。

人参是补元气的药物,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液流动。这对产后新妈妈十分不利。因为分娩过程中,内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损伤,服用人参,有可能影响受损血管的自行愈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

因此,新妈妈在生完孩子的一个星期之内不要服用人参,分娩7天以后,新妈妈的伤口已经愈合,此时服点人参有助于新妈妈的体力恢复。但也不可服用过多。人参属热,会导致新妈妈上火。

新妈妈不宜喝茶

产后新妈妈身体相对弱,特别是生产过程失血较多,气血虚,需要进行身体调养,特别是补血。

茶中含有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结合,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不利于新妈妈特别是贫血的新妈妈。所以,产后不宜喝茶,尤其是浓茶。

茶里含有咖啡因,一般浓茶中咖啡碱的浓度高达10%,进入母乳会影响宝宝,造成宝宝精神亢奋、无法安眠等后果。另外,产后需要休息,夜间哺乳本身就消耗体力,喝茶也影响自身休息。所以,新妈妈产后不要喝茶,特别是浓茶会对妈妈和宝宝都产生不利影响。

不宜吃生冷食物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新妈妈由于分娩消耗大量体力,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大大下降,新生儿和胎盘的娩出都使得新妈妈代谢降低,体质大多从内热到虚寒。因此,中医主张产后宜温,过于生冷的食物不宜多吃。如冷饮、冷菜、凉拌菜等,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果和菜最好温热过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