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新编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百科
17139100000023

第23章 新生儿养护:父母的必修课(1)

自从宝宝呱呱坠地,如何科学育儿就成了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年轻的新妈妈由于缺乏养育经验,往往在宝宝的喂养和护理等问题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其实,新妈妈应该用爱心和细心来寻找适合宝宝的最佳养育方案,这样才能培养出聪明、健康的宝宝。

可爱的小宝宝

新生宝宝可爱极了,手指碰碰他的嘴唇,他就着急地吮吸;动动他的身体,他就舞动手脚,像在求拥抱。他是个小小吃货,能品咂甜甜的味道,闻得出妈妈的奶香。他最爱看妈妈的脸,尤其是眉眼。他还爱哭,爱睡,爱放屁!

健康宝宝的标准

出生后满28天内的宝宝,称为新生儿。

宝宝出生后,哭声较响亮,啼哭之后开始用肺呼吸。出生前2周每分钟呼吸在40~50次。

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开始两天大便呈黑绿色黏冻状,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金黄色或浅黄色。

新生宝宝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克,正常体温在37~37.5℃,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

新生宝宝出生后就有觅食、吸吮、伸舌、吞咽及拥抱等原始反射。

出生后3~7天新生宝宝的听觉、视觉逐渐增强。

宝宝身高的测量

身高是宝宝骨骼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包括头、脊柱和下肢长的总和。身高增长的规律是年龄越小增长速度越快。让宝宝仰卧在量板的底板中线上,头接触头板,面向上。测量者站在宝宝的右侧,用左手按直宝宝的双膝部,使两下肢伸直、并拢并紧贴量板的底板;右手移动足板,使其紧贴宝宝的足底,读取身长的刻度。也可让宝宝躺在桌上或木板床上,在桌面或床沿贴上一软尺。在宝宝的头顶和足底分别放上两块硬纸板,读取头板内侧至足板内侧的长度,即为身长。足板一定要紧贴宝宝的足底。

宝宝体重的测量

由于宝宝的身体太软,在测量体重时应格外小心谨慎,以免弄伤宝宝。

测量宝宝的体重最好选用杠杆式秤,如钩秤、磅秤等。宝宝体重的常用测量方法有以下两种。

用婴儿磅秤测量。这种婴儿磅秤最大称量值一般不超过15千克,测量时将宝宝放在秤盘中央即可读取毛体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忘了在秤盘上垫上一块绵软的布,以防宝宝着凉。

用婴儿布兜加钩秤测量。这种方法用的秤一般最大称重不超过10千克。婴儿布兜可用一块较结实的边长50~60厘米的布制成,在其四角缝上较牢固的带子。测量时将宝宝放在布兜中央,拎起带子将布兜挂在秤钩上即可测量毛体重。将所称得的毛体重减去宝宝身上的衣服、鞋帽、尿布等的重量,这样得出的才是净体重。

宝宝头围的测量

新妈妈在家里就想知道宝宝头围的大小,怎么测量呢?

准备好一根软尺。寻找宝宝两条眉毛的眉弓,想象左右两眉中有一条线,并找到这条线的中心点;将软尺的零刻度放在眉弓连线的中点上,以此为起点,准备开始测量头围;将软尺沿眉毛水平绕向宝宝的头后;寻找宝宝脑后枕骨结节,并找到结节的中点,这是宝宝头围测量中脑后的最高点;将软尺绕过宝宝后脑结节中点,并将余下的软尺绕回前脑;将软尺重叠交叉,交叉处的数字即为宝宝头围。

1周宝宝的发育状况

宝宝在刚出生后的一段时间看起来是蜷缩着的,他的胳膊和双腿还没有完全伸展开,很可能还有点罗圈腿。不用担心,随着宝宝的生长,双腿会自然伸展开。

离开了温暖安全的子宫后,宝宝会喜欢被舒舒服服地包裹在轻柔的毯子里,这样可以找到安全感。

宝宝出生后会带有一些反射。当感觉到很大的声音或突然的动作时会自动拱起背来,伸开手臂和腿,有时,还会放声大哭。你用力挠宝宝脚心时,他的大脚趾会向后弯曲,其他几个脚趾则呈扇形张开。

当宝宝的脚碰到坚固的平面时,他好像要迈步或者跳舞。当你把东西放在宝宝的舌头上时,他会把舌头吐出来。

宝宝睡觉也是断断续续的,一天24小时里,宝宝可能有16~17个小时在睡觉。不管是在白天还是晚上,每2~3个小时就要吃一次奶。

2周宝宝的发育状况

现在你的宝宝看东西还是模模糊糊的,只能看清眼前20~25厘米的东西,只有你紧紧抱着他时,他才能看清你的脸。

宝宝对光线很敏感,而且能够分辨立体的东西。当你用东西贴近宝宝的眼睛时,你会发现宝宝能眨眼。

刚出生的宝宝每天可能要大便8~12次,但只要他每天至少能大便1次就应该是正常的。如果是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会比较稀软,有点像拉肚子时的大便。

3周宝宝的发育状况

现在你还看不出宝宝太多个性,因为他都是在睡觉、安静的清醒和活跃的清醒这三种状态中度过的。这时,宝宝只会通过哭与人交流。

你可以通过说话和抚摸来与宝宝交流。宝宝喜欢被抱着、被爱抚,喜欢有人亲亲他、抚摸他、给他按摩。当你在人群中时,他会急切地想找到你。

宝宝每次连续哭闹3个小时以上,一周超过3天都是这样,而且持续至少3周,这有可能是宝宝过度哭闹。你可能发现一天快结束时,宝宝会变得易怒或焦躁不安,这是正常的。给宝宝做按摩、抱抱他或摇摇他,都能帮助他安静下来。

在宝宝出生后的两周里,残余的脐带开始脱落。当脐带完全脱落,宝宝的小肚子上就留下了一个可爱的肚脐眼。

4周宝宝的发育状况

宝宝学会了自我安慰,喜欢并且需要吸吮。你可能已经发现,安抚奶嘴能够很神奇地帮助宝宝安静下来。即使安抚奶嘴或你的手指不在宝宝身边时,宝宝也能够找到自己的拇指或其他手指来嘬,安慰自己。

宝宝应该仰卧着睡觉,但他每天也需要趴一段时间。这会帮助他支起胸部、翻身、坐起来和爬行,也能够避免宝宝由于总是仰卧,使后脑勺变平。

到本周结束时,宝宝趴着时可以把头抬起来一小会儿了,也许还可以左右转转。你的脸正对着宝宝的脸,逗引着他抬起头来看你。可以把一条毛巾或卷起来的小包被垫在他的胸前,帮助他开始试着支撑起胸部。这样,要不了多久,他的神经系统和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就会发育成熟,他原先笨拙的动作也会变得更加流畅。

呵护宝宝的囟门

人的头颅是由2块顶骨、2块额骨、2块颞骨及枕骨等骨组成。宝宝出生时,这些骨骼还没有发育好,骨缝没有完全闭合,在头顶前有一个菱角空隙,为前囟门,又称大囟门。在头顶后还有一个“人”字形的空隙,为后囟门,又称小囟门。

前囟门出生时约为2.0厘米×2.0厘米大小,随着宝宝生长,一般在1岁~1岁半时闭合。后囟门出生时就很小,一般在2~4个月时就闭合了。

囟门是人体生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用手触摸前囟门时有时会触到如脉搏一样的搏动感,这是由于皮下血管搏动引起的,没什么可紧张的,未触及搏动也是正常的。

不要随意抚摸、按压宝宝的头,否则有可能会对大脑造成损伤。避免家中家具的尖锐硬角弄伤宝宝的头部。如果宝宝不慎擦破了头皮,一定要立即用酒精棉球消毒以防止感染。

宝宝的囟门特别娇嫩,一定要注意囟门的清洁护理。前囟门的清洗可在洗澡时进行,可用宝宝专用洗发液而不宜用强碱肥皂,以免刺激头皮诱发湿疹或加重湿疹。清洗时手指应平置在囟门处轻轻地揉洗,不应强力按压或强力搔抓,更不能以硬物在囟门处刮划。如果囟门处有污垢不易洗掉,可以先用麻油或精制油蒸熟后润湿浸透2~3小时,待污垢变软后再用无菌棉球按照头发的生长方向擦掉。

警惕宝宝囟门异常

囟门是一个观察疾病的窗口,如果囟门过度饱满或隆起时,则表示宝宝有颅内高压的疾病,如脑膜炎、颅内出血、脑瘤等;如果囟门过度凹陷,可能是由于进食不足或长期呕吐、腹泻所造成的脱水引起的。

保护好宝宝的皮肤

宝宝皮肤非常娇嫩,并且代谢快,易受汗水、大小便、乳汁和空气中的灰尘刺激,而发生糜烂甚至发生感染。因此,要经常给宝宝洗澡,保持皮肤干净,减少感染的机会。

宝宝皮肤角质层较薄,皮肤缺乏弹性,轻易就可能受到损伤和感染。因此,宝宝的衣着、鞋袜要注意柔软、透气。浴后涂上婴儿润肤露,减少表面摩擦。

宝宝皮肤薄、血管丰富、有较强的吸收和通透能力,因此,不要随意给宝宝使用药膏,尤其是含有激素类的药膏。给宝宝洗澡时,要使用刺激性小的婴儿皂、中性皂,不可使用成人用的香皂或药皂等。

宝宝皮肤上的汗腺、皮脂腺的分泌功能较强,皮脂容易溢出,多见于前囟门处、眉毛、鼻梁、外耳道以及耳后根部等处,如不经常清洗,就会与空气中的灰尘、皮肤上的碎屑形成厚厚一层痂皮。清洗时应先用植物油涂擦在痂皮上面,浸泡变软后,再用水清洗干净。绝不可用手撕下痂皮,以免损伤皮肤。

警惕宝宝口唇发紫

宝宝口唇处出现青紫,可能与宝宝血红蛋白高有关。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1周后消退。如果没有消退,提醒新爸爸妈妈要注意病理性的青紫。

病理性口唇发紫最主要的原因是缺氧,如宝宝肺炎、先天性心脏病、伤寒、高热惊厥、癫痫等都能引起缺氧。应及时带宝宝就医。

宝宝对外界气温较敏感

刚出生的宝宝,对外界气温的变化非常敏感。

新生宝宝神经系统功能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较差。按体表面积计算,每千克体重体表面积要比成年人多2.7倍。因为体表面积相对较大,而皮下脂肪层较薄,产热贮备力不足,如受到长时间的寒冷刺激,体内热量就会大量散失。当体温降到35℃以下时,皮下脂肪组织就会发生凝固,皮肤变硬。因此,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以上,早产儿不应低于30℃。此外,衣服要包裹好,还要注意喂养,补充热量及水分,增强宝宝的抗寒能力。新生儿代谢旺盛,能量需求相对比成人高,需要的水量比成人大,但对缺水缺氧的耐受性却比成人差。

宝宝有独立的循环系统

出生前,胎宝宝和准妈妈都有自己独立的循环系统、都有自己的心跳,但胎宝宝是通过脐带把用过的血液送往胎盘并将代谢产物转给准妈妈,再把干净的血液输回给自己的。

出生后,宝宝必须通过自己的循环系统并借助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来完成这一功能;同时,由于呼吸的建立,肺部血液循环发生了较大改变,肺循环血流量明显增加。因此,宝宝的循环系统要发生较大改变,心跳快而且不规则,生后7天以内的心率一般在85~160次/分钟,血压也较低,以后逐步升高。

宝宝的消化功能较弱

新生宝宝吃奶时,一旦过急、过快或吃得过多就很容易发生吐奶现象,这是因为宝宝的消化功能弱。

宝宝的胃呈水平状,肌层发育差,贲门较松弛,而幽门括约肌相对较发达,容易发生痉挛,同时宝宝的胃容量小,所以易发生吐奶。

宝宝的胃解脂酶含量较低,胃酸酸度较低,这也使他们的消化功能比较弱,并且只能消化乳类,尤其是人乳,因为人乳中含有解脂酶。

另外,宝宝的肠道蠕动较快。出生时咽下的空气2小时内就能在回肠见到,3~4小时到达直肠。肠道相对较长,与身长之比约为1∶6,肠系膜相对也较长,肠壁肌层薄,所以,蠕动功能容易紊乱而引起呕吐、腹胀,甚至发生肠扭转、肠套叠。

警惕宝宝无尿

绝大多数宝宝要到出生36小时后才开始有尿,实际上36小时内无尿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一方面是由于肾脏功能尚不完善,尿中有较多的尿酸盐结晶将肾小管堵塞;另一方面由于已从皮肤和呼吸丧失了不少水分,而刚生下来又饮食不多,体内缺少水分,尿自然就少了。据统计,99%的宝宝要在出生后36小时才会开始有尿,以后根据入量逐渐增加,一昼夜可达20次。但是,如果出生后无尿时间超过48小时,则要考虑有无泌尿系统畸形。如果给宝宝喂5%葡萄糖后仍不排尿,那就不是正常现象了,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宝宝的排便状况

宝宝一般在生后12小时开始排胎便。胎便呈深黑绿色或黑色黏稠糊状,这是胎宝宝在母体子宫内吞入羊水中胎毛、胎脂、肠道分泌物而形成的大便。3~4天胎便可排尽。若宝宝出生后24小时尚未见排胎便,则应立即请医生检查,看是否存在****等器官畸形。

爱睡觉的宝宝

大多数新生宝宝爱睡觉,饿了才醒来吃奶,吃饱了又睡,一天中大概有20个小时都在睡觉。当然,他不是故意偷懒,而是醒不过来。小宝宝的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大脑皮层部分还没有起作用,需要时间慢慢发育。所以,不要过多地打扰新生宝宝,让他好好睡。新妈妈要做的是,当宝宝醒来时,有你温柔的拥抱和抚摸,有甜美的乳汁。在他有兴致的时候,帮他动动小手小脚。不过,时间要短些,他很快就会累的,宝宝不喜欢太累。

有些宝宝特别爱睡,吃奶的时候也在睡,这时妈妈可以轻轻摇动****,抚摸他的小手,捏捏他的小鼻子,暂时唤醒宝宝,让他打起精神来吃奶。这样过一两个星期后,他就能自己醒了。

观察宝宝的体重

正常宝宝出生后3~5天,体重会有所下降,一般减少140~240克,不超过250克。到出生第10天应恢复到出生前的体重。如果在体重应该增的时候出现体重不增,甚至下降,应积极寻找原因。

宝宝体重不增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喂养不当和疾病影响。人工喂养的宝宝,有些父母担心牛奶过稠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给宝宝喂奶时,加水太多,使宝宝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影响体重增加。在宝宝患病期间出现也可能出现体重不增,特别是患感染性疾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