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1719100000119

第119章 闹中能取静,才算是修炼到家了

[原文]贫士肯济人,才是性天中惠泽;闹场能学道,方为心地上工夫。

[译文]贫穷的士子肯救济别人,这才是本性具有的恩惠;喧闹的地方能学习佛法,这才是内心深处的造诣。

一个富人,拿出点钱救济别人,我们并不能说这个人一定很伟大,很了不起。但是一个自身贫困的人,还能节衣缩食地去帮助别人,那么这个人才真值得我们佩服。

在寺庙里学习佛法,并不足为奇,但在喧闹的地方仍可学习佛法,保持心灵的平静,这才是值得我们佩服的。

喧嚣过后,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份真实的淡泊和宁静。只有在静下心来之后,我们才会想一想到底我们需要的是什么。

美食声色中获得的趣味常常显得很短,粗茶淡饭中获得的趣味才显得纯真。生活本来是一杯白开水,它给人清澈、透明、淡泊的感觉,这就要看你如何去调色;酸甜苦辣咸都品尝,未必不是好事,只有这样才能咂出真正的滋味。

很多人都知道静的可贵,很多人都懂得平静是福,很多人都向往静的境界,然而很多人就是静不下来。生活里因为有名誉、金钱、房子等各种诱惑在“兴风作浪”而难得清静。

有一个故事:国王提供了一份奖金,希望有画家能画出最平静的画。最后得奖的一幅画是崎岖和光秃的山,上面是愤怒的天空,下着大雨,雷电交加。山边翻腾着一道涌起泡沫的瀑布,看来一点都不平静。但当国王靠近时,他看见瀑布后面有一细小的树丛,其中有一母鸟筑成的巢。在那里,在怒奔的水流中间,母鸟坐在它的巢里――是那样的平静。

平静并不等于完全没有困难和辛劳,而是在那一切的纷乱中间,心中仍然平静,这才是平静的真正意义。

古人有这么一句话:“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在万籁俱寂的环境中所得到的宁静并非真宁静,只有在喧嚣环境中还能保持平静的心情,才算是合乎人类本然之性的真正宁静;在狂歌热舞环境中得到的快乐并非真快乐,只有在艰苦环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的情趣,才算是合乎人类本然灵性的真正乐趣。

平静是一种幸福,闹中能静更是人生难得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