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1719100000153

第153章 读书就读积极向上的书

[原文]心游?玮之编,所以慕高远;目想清旷之域,聊以淡繁华。于道虽非大成,于理亦为小补。

[译文]心在瑰丽奇伟的文字中畅游,以此来寄托高远的志向;眼睛盯着开阔的区域,以此来淡化世间的繁华。如果能这样,虽然不能真正地脱俗,但对人的修养和心境也是有好处的。

这里的“?”原指马带上的饰玉;“玮”,玉名。“?玮”这里指美好的、积极向上的。编,古代指书。如韩愈《进学解》有“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句。

现在可读的书太多了,一不留神就会浪费精力在无聊的书上面。

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既然是药,就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一是毒药,置人于死地。不是吗?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不少人因看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受其不良影响而沦为纳粹的殉葬品。

不好的书就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害了你。学校里的一些同学迷上了武侠或言情小说,整天看那些庸俗怪诞的书籍,而把功课丢在一边,导致学习成绩一直往下降,最后造成竹篮打水一场空。试想,“开”这样的书“卷”,能说是“有益”的吗?“一本好书胜过珍宝,一本坏书比一个强盗更坏。”因此,开卷是否有益,得先看开什么卷。

有位哲人曾说过,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理,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见书就读的人,而是会读书的人。有的人看书不认真思考,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地随便翻翻,有的人去读不适合自己的书,有的人甚至抱着猎奇的态度去读书,试问,这样的“开卷”,又何益之有?

读书,要有所选择,有所放弃。

作为一个思想旷达的人,要站得高,看得远,不能局限在一个小的世界里,这样才能淡化世界的繁华,活得更洒脱些。如果能读有益的书,心胸再开阔的话,那么对人的修养就会产生莫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