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1719100000158

第158章 栖心于淡泊才能甘苦俱忘

[原文]趋炎虽暖,暖后更觉寒威;食蔗能甘,甘余便生苦趣。何似养志于清修,而炎凉不涉,栖心于淡泊,而甘苦俱忘,其自得为更多也。

[译文]靠近火焰虽然暖和,暖和以后会觉得更加严寒;食用蔗浆觉得甘冽,甜过之后就会产生苦涩的意趣。何不在清静修省中保养志向而炎热凉冷不去涉及,在恬淡寂泊中栖息身心而甘甜苦涩全都忘记,他就会感觉更加自在些。

靠近火焰虽然暖和,但暖和之后(离开炭火)就觉得寒冷倍增。所以,不能穿得暖,民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为什么要“秋冻”?穿得太暖和了,更冷的天气来临的时候,人的身体受不了。

吃甘蔗虽然觉得甘甜,但甘甜之余(吃别的东西)更生出一种苦味。所以,太甜的东西不要吃,否则,吃别的东西就没有滋味了。

吃香的喝辣的,不如淡一点。

人也一样。太幸福、太享受都不好,否则,没有条件享受的时候会更难受。有钱人从一个亿到最后剩下1000万就想自杀,穷人从一块钱积攒到10万就算是过上好日子了。平时淡泊一点,那么平时就是幸福,多一点幸福就会像中了彩票一样兴奋。

郑板桥“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而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仍然“不改其乐”,这份淡泊,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把生活与世间的一切馈赠报以感激,即使清贫也当成欢乐,还原出人的本性与高尚。

喧嚣的红尘中,宁静与淡泊愈发显得如沧海滴水桑田粒种,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但是,只有在宁静与淡泊中,人们才会走入花繁柳密处拨得开,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的纯净境界和心灵境界,才会对人生作最深入、最细微、最独到的品味,所以,让我们守住烦躁的心中仅存的那一分宁静,一分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