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1719100000017

第17章 参透人生才有真正幸福的人生

[原文]躯壳之我要看得破,则万有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居;心性之我要认得真,则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实则物欲不入。

[译文]我们呢,首先作为一个有“躯壳”的人,对什么都要看得开看得透,认识到万物皆空而人心也空,空则义理在;我们呢,作为一个有“性命”的人,凡事都要认真,领悟了各种道理心也就充实了,充实了以后就不再会受物欲的诱惑了。

“人”字,一撇一捺,共两笔。“人”字虽简单,但人却是最伟大的,一撇一捺涵盖天地。有人27岁已近参透人生,有人72岁仍然是个婴儿。

作为一个人,一个所谓的“人”,我们要看透,首先就要回到人的本性,人的原形,人的本真来,赤裸裸地正视它。

真正觉悟之人,有三类。

第一类,如婴儿般纯真之人。

婴儿不懂修饰,吃喝拉撒随性而为,高兴就笑,痛苦就哭,世间的俗事,无所谓有无,人生到此境界,还有什么不能看透的?

第二类,参透人生规律之人。

智者就是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如果参透一件事物的本质,就能推算出事物的规律,顺其自然,不违反规律,才是人生之本。

生命没有对与错,过程的苦与乐只是心的感受,苦,不会长久,乐,不会永恒。当人们努力追求时,不知道,短暂的愉悦过后,空虚的落寞,可以吞噬自己的灵魂,如同吸食罂粟一般,不能控制,无法自拔。千人千面,人与人的不同,本质就在心的不同,心若相同,人无区别。

第三类,懂得安静的人。

生活中,不懂得静,不懂快乐开心的人还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如果我们舍得投入一点时间,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静静地坐一坐,让过度思虑的大脑得以休息,保持客观敏锐的思维,洗去岁月沉淀于心灵的污垢,让心灵呈现一贯的纯粹和宁静,那么,你就得到了一张走向快乐之路的通行证。

最后,要明白,人生只不过是一个圆,走过了一大圈,最终还是回到了起点。一切的功名利禄、儿女情长都会随着岁月的老去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