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1719100000182

第182章 批评人的技巧

[原文]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译文]责备别人的过错不可过于严厉,要顾及对方是否能承受。教诲别人行善不可期望太高,要顾及对方是否能做到。

当别人有了过错可以批评,但批评必须讲究方式。

对于外向型性格者,大可毫不客气地指出其错误。因为,此种类型者在被斥责之后,通常不会留下后遗症。换言之,他们懂得如何将遭受斥责的不甘心理向外扩散,脑中余留下的只是教导的内容。甚至上司若对他们大发雷霆时,他们反而能提高接受的程度。

然而,对于内向性格的人则不可采取前述的方法。由于内向性格者在受到责骂时,情绪会变得非常紧张,且往往将不甘心理积沉于心底。如此一来,不但无法将痛苦往外扩散反而可能因此委靡不振。对于这种类型的人,可融批评于表扬之中,即先表扬,后批评,在被批评者自尊心理的天平两边各加上相同的砝码,使他保持心理平衡,理智地接受批评。

特别是身为上司者,如果能够只是指出对方的错误,而不是见了面就加以痛斥,相信下属将不致产生腻烦的想法,而觉得上司并不是在指责自己的为人,只是针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过失罢了,于是便会虚心学习,努力谋求改进。

有些领导喜欢“痛打落水狗”,下属越是认错,他咆哮得越是厉害。他心里是这样想的:“我说的话,你不放在心上,出了事你倒来认错,不行,我不能放过你。”或者:“我说你不对,你还不认错,现在认错也晚了!”

这样的谈话进行到后来会是什么结果呢?一种可能,是被骂之人垂头丧气,假若是女性,还可能号啕大哭而去。另一种可能,则是被骂之人忍无可忍,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大闹一场而去。

这时候,挨骂下属的心情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就是认为:“我已经认了错,你还抓住我不放,实在太过分了。在这种领导手下,叫人怎么过得下去?”性格比较怯懦的人会因此而丧失信心,刚强的人则说不定会发起怒来。

有的领导说:“不是我得理不让人,这家伙一贯如此。做事的时候漫不经心,出了问题却嬉皮笑脸地认个错就想了事,我怎么能不管他?”

的确有这样的人。即使这样的人,在他认错之后再大加指责仍是不高明的。不论真认错假认错,认错本身总不是坏事,所以你先得把它肯定下来。然后顺着认错的思路继续下去: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错误造成了什么后果,怎样弥补由于这一错误而造成的损失,如何防止再犯类似错误,等等。只要这些问题,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解决了,批评指责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教诲别人行善当然是好事,但也不可期望过高,把对方看成绝无私心的圣人一般,而要看对方能否做到。对方做不到硬要求别人做,其实这已不是教人行善,而是有意难为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