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1719100000201

第201章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

[原文]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

[译文]生活在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时,待人接物应严正刚直爱憎分明;处在政治黑暗天下纷争的乱世,待人接物应圆滑老练随机应变;在国家行将衰亡的末世,待人接物就要刚直与圆滑并用。对待善良的君子要宽厚,对待邪恶的小人要严厉,对待一般平民大众要宽严互用。

有一句话,叫“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也就是说,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这是古人待人处世的一种典型方式,这和他们的从政态度有关。太平盛世的时候,往往有明君贤相为政,能采纳善言,表彰善行,各级官员也都能大公无私,所以一个人的言行就可以刚直严正,即使说了触犯上司的话,也不会受到迫害。相反,如果世风日下,奸臣当道,那么,一个人的言行就必须尽量谨慎,宜圆不宜方,否则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甚至影响到自己的前程。

从政如此,待人也一样。对待善良的君子没有必要苛刻要求什么,要宽厚;而对待邪恶的小人,如果太宽厚了,他就会变本加厉,所以要严厉。对待一般人,不能太宽,太宽就会失去控制;也不能太严,太严就让人敬而远之。所以,要宽严互用。

“伸缩进退变化,圣人之道也”。无论是为官,还是待人,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要“变”。根据不同的世道,选择不同的处世原则;根据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待人方法。所以,历史上能够善始善终的人,大都能够根据当时具体的情况,对自己的言行和处世法则作出变通。

一个人不能抱着满腔热情,怀着赤子之心却不顾实际环境,不看周围大众的水平而自顾自地施展抱负,在待人处世的方式上一成不变,这样的结果将是撞一鼻子灰而于事无补。

改变墨守成规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变”。有时候,周围的环境变了,我们却没变;有时候,周围的环境没变,我们却变了。这时候,如果固执一端,必然会吃大亏。明智的做法是,控制自己,该变则变,不该变时,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