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1719100000222

第222章 经营好今天,未来毕竟是未知数

[原文]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将来之非。

[译文]谋划尚未完成的功业,不如先保持已经成功的事业;反悔已经过去的过失,也要防止将来可能发生的错误。

有一位教授,中年丧妻。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实在叫人难以接受,但是死亡的到来不总是如此吗?

教授说他太太最希望他能送鲜花给她,但是他工作很忙,成天泡在实验室里,又觉得花那么多钱买花实在是浪费,总推说等到下次再买,结果却是在她死后,用鲜花布置她的灵堂。

也许,你会说:“这不是太愚蠢了吗?”

但这是事实,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事实。我们再看下面一组对话:

如果有人问:“人的时间无限,长生不老,所以最想做的事,可以无限延期吧?”

你的回答一定是:“不,傻瓜才会这样认为。”

然而我们却常说:

“等到我大学毕业以后,我就会如何如何。”

“等到我买房子以后,我就可以……”

“等到我最小的孩子结婚之后,我就可以……”

“等我把这笔生意谈成之后,我就可以……”

“等到我退休之后,我就可以……”

“等到我老了以后,我就可以……”

等到……等到……似乎我们所有的生命,都用来等待。

我们都以为自己有无限的时间与精力。其实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实现理想,不必在等待中徒耗生命。如果现在就能一步一步努力接近,我们就不会活了半生,却出现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结局。

有许多事,在你还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旧事。

有许多人,在你还来不及用心之前已成旧人。

美丽的风景不要错过,应把握现在,珍惜眼前的拥有。

第五十六节 立志要高,但不可好高骛远;心思宜细,但不可婆婆妈妈

[原文]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缜缄,而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译文]人的气度要宽广博大,但不可粗疏狂放;人的思想要细致周密,但不可琐碎繁杂;人的趣味要平和恬淡,但不可枯寂乏味;人的操守要严肃清明,但不可偏激。

圣人与常人只有一步之差,关键在于分寸的把握。立志要高,但不可好高骛远。心思宜细,但不可婆婆妈妈;生活要清淡,但不应过于枯燥;做事要恰如其分,千万不能过犹不及。

人必定要高洁广大,气质卑鄙的人绝不会受尊敬,也不足以担当起大的事业。然而,眼睛只知道向上面看,和世间的事物脱了节,这种行动就超出了常轨。心思考虑一件事情当然需要精密审慎,但也不能只注意到小的问题而忽略大的方面,对于某种事物的发生、经过应当从多方面去了解它,而后才能独乐其乐。对于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的人,思想过于清冷凄凉,就好像是槁木死灰没有一点生气,对于人生更不相宜。心要有固定见解,把持一个主义,严肃固执地做,否则就容易动摇,但是,如果太固执了,也容易走上偏激的道路,同样是不合中庸之道。

第五十七节 过去了就不要纠缠,跳出来,才能活出海阔天空的精彩

[原文]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译文]清风吹拂疏朗的竹林,竹林自然会发出声响,一旦风吹过后,竹林便会静寂无声;大雁飞临清??的水潭,水潭自然会倒映出大雁的影子,一旦大雁飞过,潭中的雁影也就消失。所以君子要等到事物出现在眼前时,心才开始活动;而等到事情过去后,心又立刻清静下来。

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有些必须面对,甚至必须处理,当然也必须穿越。事情来了,用心去做,最短时间内做完;事情过去了,心里还是一片海阔天空。

人生是需要随时面临选择与放弃的,不放下过去的伤痛,就永远无法尝试新的快乐;不埋葬旧的记忆,就无法面对新的开始。你有所选择,同时,你就有所失去。大自然的法则就是如此。

所以,我们说,许多的事情,总是在经历过以后才会懂得。一如感情,痛过了,才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傻过了,才会懂得适时的坚持与放弃。在得到与失去中我们慢慢地认识自己。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些无谓的执著,没有什么不能割舍。学会放弃,自然而然,生活会更容易。

每一份感情都很美,每一程相伴也都令人迷醉。是不能拥有的遗憾让我们更感眷恋,是夜半无眠的思念让我们更觉留恋。感情是一份没有答案的问卷,苦苦的追寻并不能让生活更圆满。也许一点遗憾,一丝伤感,会让这份答卷更隽永,也更久远。

如果你喜欢一件事物,享受它。

也许你会说:“太荒谬了,如果我喜欢,我当然会去享受它。”但是当你开始思考时,你或许会同意,生活中有许多我们喜欢但不享受的事情。你无法享受的理由可能是内疚和恐惧。如果在做完事情后,你感到内疚,你就不会享受你喜欢的事情,或者你担心这样做的结果你也不会享受。

如果你不喜欢一件事物,避免它。

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事物我们根本无法避免。如果你不喜欢一件事物,而且你不能够避免它,那就改变它。如果没能改变它的话,那就放下一切包袱,积极地、坦然地面对吧。

佛家语有“象由心生,象随心灭”,当风来竹子就与风因缘遇合;风过去之后,缘尽又一切皆空。所以说“风过竹不留声”,假如竹声继续不停,那就是万世因缘永不散,一切诸法之相永不空,如此天地宇宙虽大也容不下。可见一切诸法全都是空象,也就是都会飘然而过毫不留痕迹,“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也是一个道理,这两件事情使人看过以后有一种大觉和澈悟。也就是说万事万物不论是长是短是苦是乐,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所以,应当抱有随遇而安的态度,事情来了就应该尽心去做,事情过去后,心象要立刻恢复到原来的虚空平静,才能保持自己的本然真性于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