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1719100000224

第224章 无论贫富,都应保持精神上的超越

[原文]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

[译文]一个贫穷的家庭要经常把地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个贫穷家的女儿要经常把头梳得干干净净。摆设和穿着虽不算得豪华艳丽,但是却能保持一种脱俗高雅的风范。因此,一个有才德的君子,一旦际遇不佳而处于穷愁潦倒的景况,绝对不应该委靡不振,自暴自弃。

心理学家告诫人们说:“假如你意志消沉或委靡不振,等待你的将是更糟糕的未来。”

人的气质品性不完全是外界物质所能决定的。一个人如果很富有,但精神很贫乏,那这个人也很难有品位,顶多算个暴发户而已;一个人虽然很清苦,但活得很充实,穿着整洁、大方、得体,对世界和人生都很有想法,有自己的追求,这样的人同样可以说是很有品位的人。

正因为如此,无论我们生在贫困的家庭还是富裕的家庭,都应保持精神上的超越。一个人生长在贫穷人家,即使身居茅屋草舍,假如能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也会使精神愉快,培养出清雅气象。一个贫困的女孩子,所穿的虽然都是粗布衣裳,但是如果干干净净,仪态大方,精神充实,举止有度,自然也能增加高雅气质,让人刮目相看。

小王毕业后分到了西部一座小城的居委会。

那年冬天,小王所在的城市划出了最低生活标准线,不上这线的便属贫困户,在年前可以获得一些帮助。

小王与同事们背着大米与菜油等挨户走访这些人家。他们看到了露出棉絮的被褥,看到补了还漏的搪瓷脸盆,那些黑糊糊、灰蒙蒙的贫困状况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可是当他们循着地址推开了又一户时,当时小王以为,他们一定是走错了人家。

这一家窗明几净,有冰箱,有洗衣机,有漂亮的窗帘和门帘,有立得很整齐的书籍……然而,他们没走错。

这家的男人几年前病逝,女人一份薪水养3口人,还要还债,经济状况可想而知。

但女主人的笑容就像她的屋子一样明朗,她说,冰箱、洗衣机都是领导淘汰下来送给她家的,用用也蛮好;孩子懂事,做完功课还帮她干家务……

这时,小王才发现,漂亮的门帘是自己用纸做的,那些书全是孩子每个学期用过的教科书,灶间的调味品只有油和盐两种,但油瓶和盐罐擦得发亮。小王渐渐看出了这一家确实贫困,但他亦渐渐看出了这一家的不贫困,他深信他们不会贫困太久的,这是因为,他们即使贫困如此,也不潦倒。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贫穷而生的虚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