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1719100000262

第262章 经常反省自己

[原文]处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矛。一以辟众???之路,一以?诸恶之源,相去霄壤矣。

[译文]能够时时进行自我反省的人,不论他所接触的是什么东西,都会变成使自己警惕的良药;只知道对别人挑剔埋怨的人,不论他所闪现的是什么念头,全都是杀气腾腾的恶毒打算。可见自我反省是使一个人通往行善的唯一途径,而怨天尤人却是走向各种罪恶的源泉,两者之间的分野真是有天壤之别。

丘吉尔说:“人们偶尔在摔倒的时候也能碰到真理,可是大部分人却在他们爬起来后就匆匆走开了,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人生经历一次失败并不可怕,失败了要勇于承认,敢于面对,但是如果不作自我反省,思考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仍然会一败再败。反思失败就是要找出失败的原因,总结和吸取失败的教训,然后以一切从零开始的勇气,“而今迈步从头越”,排除杂念,轻装上阵,重上战场进行拼搏。

古今中外,不知反思只知蛮干,一败再败的例子多不胜数。

1984年春,日本富士银行纽约分行的一位主管,从事外汇投机买卖连续干了20次,亏损似滚雪球那样骤增,达115亿日元之巨。“败莫大于不自知”。若他头几次买卖发生亏损后,立即进行反思,败局不致如此,甚至还可以反败为胜,但此人不进行反思,继续滑下去,最后掉进痛苦的深渊。

在人生的旅程中,大部分人在失败或陷入困局后更愿意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外因,即抱怨客观原因,甚至认为运气不好,从而有利于心理平衡。这样做固然可以使当事人摆脱挫折后的消极心理状态,但正是这一“有利”的做法妨碍对失败的反思,不能把失败作为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每个陷入困局或失败后的经营者应认真剖析导致失败的内因和外因各占多少,以免重蹈覆辙。

具体地说,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埋怨任何人。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遇到了种种矛盾往往埋怨对方,碰见了冲突总是指责对方,什么事总是自己对,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这种人对物质利益显得自私,在人际交往上同样自私。因为不能自省,所以总觉得不平衡,总难进步。

(2)正确地看待失败。竞争的失败能使人的认识产生一次飞跃,失败的教训将成为宝贵的财富。反思失败的目的是要去克服失败。

(3)剖析自己的失败,主要是要善于总结教训,找到导致败局或失利的症结和关键。

(4)自我检讨。一个人肯多作自我检讨,万事都可变成自己的借鉴,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内省”就是一种“反己”功夫。

如果一个人真正能从其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发生改变。这样,他获得的就不是经验,而是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