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1719100000044

第44章 辨人宜明,做人宜正

[原文]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译文]让人当面赞誉自己,不如让人不在背后诽谤自己。使别人与你有初次相逢的欢快,不如使他不会有与你长久相处后所产生的厌烦。

人都是要面子的,有时候甚至有一点点虚伪。所以,要让他人当面赞美自己并不困难,因为这样能让你耳顺,心里畅快,或者有求于你,或者想讨好你。

获得别人当面的奉承不难,而要他人背后不批评自己,却不是容易的事。平常人们相交,点个头问个好也就了事了,即使有不对的地方,由于碍于情面,或是利害关系,不会太多地说你的缺点,更鲜有愿意撕破脸的。在背后就不同了,别人可能更多地说出自己的真实观点,指责你的缺点错误。

要他人背后不骂自己,除非自己不犯错,没有可被人评议之处才能勉强做到。要别人在背后尽量少地议论你,要注意两点:

一是自己做事认真,考虑周全,切合客观实际,公平正直。不光是做事,做事的同时也是在做人。

二是与其刻意去追求别人的奉承,还不如时时处处修养德行,严于律己,与人为善,这样不仅背后不会有人议论,相反还会有很多由衷的赞誉之声。

使人无背后之毁,是我们个人所可能也应当做到的,这会使我们的修养趋于完美,使我们的认识变得理智。当然,在现实中,背后之毁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对此,还应予以正确的对待,尤其是对于背后之毁所包含的那些合理的因素,更应予以虚心接受。

人初相识总是充满着一份好奇感和新鲜感,因彼此的契合而欢喜,然而这时的交往就个人而言,不过是冰山尖端的互望而已。人在初见面时不会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表现出的往往只是好的一面,因此,第一印象远较平日来得完美。但是,日久见人心,一旦新鲜感消失,最初的亲切感也会因为缺点的增加和距离的拉长而改变。

事实上,最初的亲近和欢欣经常只是幻象,交往长久后的亲切才是真正的亲切,因为那时整个缺点都已被了解和接受,而能以完整的人格交往,此时的欢喜才是真正的欢喜。“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一方面,要我们不要在初见时掩藏自己,只以好面目与人交往,这样才不会有日后感到不实的厌恶感。另一方面,在相处过程中,我们也要做到慎终如始,抱着长期交往的心态,这样才能不会让人日久生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