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1719100000046

第46章 生活,当行云流水

[原文]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矣。

[译文]彩笔在虚空中描画,笔不留下什么颜色,而虚空也不受笔染;用利刃切割水,刀刃不受损,水也不留什么痕迹。立身处世能达到这个境界,感与应就都非常合适,心与境也两忘了。

去年,与朋友一起去了位于陕西周至县城秦岭北麓的终南山上的楼观台。这里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传说在西周时期,有个叫尹喜的关令于此结草为楼,观星望气,楼观台因而得名。老子西游入秦,被邀至楼观讲道说经,并著下五千字的《道德经》。

终南山上松柏遮云天,翠竹环绕。走近楼观台,气势恢弘,满目滴翠,令人心旷神怡!真感觉坠入了一个幽深的旷谷林海,被绿色淹没了,新鲜的空气,沁人心脾。

置身于终南山中,你的一切烦恼和浮躁,都会去得无影无踪;满山的翠竹随风摇曳着,鲜嫩的竹笋,破土而出,给这名山增添了活力和生机。那些不知名的花树,静静地开,静静地败。春夏秋冬,明月黄昏,守望着这一片亘古的宁静。

有了这种行云流水般的意念,君子就能保持一种空灵的心境。

如果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能够保持这种“心与境两忘”的美好心境的话,就不会为不可弥补的过去而懊丧,也不会为不可捉摸的未来而忧虑,避免了精神上的自我折磨,也避免了心智上的浪费,遇事就易作出正确的应对,事毕,心境又回复到了空灵的状态,即所谓“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待人处世就能像落花随流水般地悠然,禅趣禅味也就在其中了。

生活中的我们,有了与此类似的这般云水趣味,就会自得其乐,不会因得失荣辱而耿耿于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