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1719100000007

第7章 你还在烦恼的原因是你还没有放下

[原文]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柢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译文]过去的过错不可保留,保留则死灰复燃,世俗情感最终要连累到情趣意向。今天认为正确的东西不可太执著,太执著就意味着从未得到事物的精髓,反而使充满趣味的事理追求变成了欲望的根源。

昨日之非,指过去的错误。陶潜有云“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既然前事已非,何???再留些牵挂,有牵挂说明抛弃得不够彻底,还有再次复燃的可能,痛改前非才是上策。

今天正确的事情,也不能过于执著。陷得太深,就会加重欲望,痴迷不舍,所以“舍不得夕阳,就会失去满天繁星”。佛家说:“过去事,丢掉一节是一节;现在事,了去一节是一节;未来事,省去一节是一节。”对任何事都不必太执著,太执著可能会走向事物的反面。

普希金的抒情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最后一句是:“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显然,有时失去不是忧伤,而是一种美丽。当你遇到挫折时,切勿浪费时间去算你遭受了多少损失;相反的,你应该算算看你从挫折当中,可以得到多少收获和资产,你将会发现你所得到的,会比你失去的要多得多。踮起脚尖儿,又是另一条生命,另一种活法,另一番境界。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却难。

一个长相俊俏的女孩子去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老艄公救上了船。艄公问:“你年纪轻轻的,为何寻短见?”

艄公问:“你年纪轻轻的,为何寻短见?”

女孩子哭诉道:“我们在一起两年,我爱自己的男朋友,男朋友却遗弃了我。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艄公又问:“两年前你是怎么过的?”

女孩子说:“那时候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那时你有男朋友吗?”

“那时你有男朋友吗?”

“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了两年前,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女孩子听了艄公的话,心里顿时敞亮了,便告别艄公,轻轻松松地跳上了岸。

因此,做一个明智的人,既然“拿得起”那颇有分量的幸福,也同样应当“放得下”它,从而使自己步入柳暗花明的新天地,作出另一种有意义的选择。这样,我们又有什么惆怅或遗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