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1719100000081

第81章 练一身过硬的“柔道”功夫

[原文]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及圆融。

[译文]生活中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那就是牙齿掉光了而舌头依然还在,由此可见,刚强的事物终不如柔弱的事物生存得长久。门户腐朽了未尝听闻门轴被虫蛀蚀,偏激固执岂能及得上圆满融通。

中国人一向贵柔,主张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柔中含刚,刚中存柔,刚柔相济,不偏不倚,被认为是中国人处世之道的正宗。

为什么“贵柔”呢?外国人肯定不理解。因为他们不懂得“刚强终不胜柔弱”的道理。举个例子他们就明白了。

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有一位知识渊博,对许多问题都有奇特而独到的见解的老师,名叫常枞。一天常枞病了,老子去看望他。

常枞张开口问:“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看看说:“在!”

常枞又问:“那么,还有牙齿吗?”

老子说:“没有了。”

常枞问:“你懂得我的意思吗?”

老子说:“懂了,就是说,坚硬的已经掉了,柔软的还在。”

常枞高兴地说:“好好!是这个意思。”

风、水很柔弱,看起来谁都能战胜它,一个指头就能戳透它,但最终以柔克刚,风能刮断大树,吹垮房屋,水能冲决大堤,淹没山陵。用兵逞强就会遭受败灭,树木强大就会遭受砍伐。凡是强大的,反而居于下位;凡是柔弱的,才欣欣向荣。

所以哲人说:“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

还有,早晨到公园里面打太极拳,看到人家的动作软绵绵的,但是太极高手,一推手,可以把一个大汉掀翻在地。什么原理?这合了这句话,“刚强终不胜柔弱”。

户朽未闻枢蠹,这是一句很普及的话了。活动的门当然不会有虫子蛀蚀,这谁都知道。但原因呢?是因为活动。所以,我们做人做事也一样,要活要圆,不能死守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