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文人骚客
1740200000002

第2章 孔子小传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其五代祖木金父因其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而离宋避祸至鲁。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著名的勇士,在パ糁战和防邑突围战中立下大功。叔梁纥立功归来已六十多岁了,因先前妻妾只生养了一个跛足儿子,于是又娶颜家幼女颜徵在,于公元前551年生下孔子。据说因当时望儿心切,叔梁纥夫妇到尼丘山“祈祷”,随后去附近山洞中休息。孰料在洞中分娩,故而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其父去世,颜徵在领着孔子离开婆家,迁居到鲁国都城曲阜城内的阙里。

幼年失怙的孔子,在母子相依、勤劳俭朴的清贫生活中变得早熟。他从小喜欢祭礼,常常摆设祭器练习行礼。年岁稍长,便习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很快便娴熟地掌握了这些贵族的基本功。年轻的他曾在鲁国做过管理牛羊的乘田、管理仓储的委吏等“芝麻官”,勤勤恳恳,恪尽职守。孔子从小虚心好学,时时事事注意学习,“子入太庙,每事问”。他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任何一门学问,孔子都着力深入地探究。据说孔子向师襄学琴时,师襄见孔子很快就学会一曲,便要教他学新曲,但孔子数次谢绝师襄的提议,从该曲的曲调、技巧、志趣、神韵直到作者及其人风貌等,他逐步探求推敲,终于明了所学之曲为《文王操》。师襄闻之大惊,对孔子连连作揖,佩服不已。通过向社会的广泛求教,而立之年的孔子已成为知名的博学大师,并开始广招门徒,传授《诗》、《书》、《礼》、《乐》等古代文化典籍。

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了“斗鸡之变”。鲁国公室衰微已久,鲁昭公想打破政在季氏的局面以恢复公室权力,于是借季氏与κ弦蚨芳ζ鹁婪字机,发兵讨季氏,大败后被迫亡齐。“斗鸡之变”后,鲁国权归三家(季氏、叔孙氏、孟氏),“政在大夫”的局面发展到了顶点。孔子随之离鲁至齐,并在齐景公问政时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政在节财”的主张,虽得景公赞赏,但终未得到重用。此后,孔子仍回鲁国讲学。

公元前501年,孔子“仕鲁”,任中都宰。这是孔子第一次真正做官。孔子在这个县官任上政绩卓著,很快被提升为小司空。翌年初,他又被提升为大司寇,位与三卿同。公元前500年,鲁定公、齐景公在夹谷会晤时,孔子被任命为鲁国相礼(司仪),随侍鲁定公侧。由于他周密部署,随机应变,鲁定公得以免遭劫持,并使齐国将鲁国阳虎叛乱时献给齐国的“汶阳之田”归还鲁国,维护了鲁国的基本权益。公元前498年,“与闻国政”的孔子提出“堕三都”(即拆毁季氏的费邑、孟氏的成邑、叔孙氏的σ兀┑闹髡牛但实施的结果却使孔子加强鲁君权势的本意落空。公元前497年春,孔子结束了政坛生涯,弃官离开鲁国。

孔子为了“求仕”,推行“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奔走于各国,希望能遇到赏识自己的才学并信任自己的明君,干一番事业。但是,他在周游列国的十余年中备受冷遇。然而,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困苦,孔子都不放弃自己的政治抱负。公元前484年,孔子决心返回鲁国,终老于教育。这时,孔子的一些弟子如冉有、子贡、樊迟等都在鲁国做了官,并取得了政绩。鲁国的执政季康子礼聘孔子返国,让他从事讲学并整理文化典籍。晚年的孔子被尊为鲁国的“国老”,有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讨论。公元前479年,孔子病故。鲁哀公为他写了悼词,弟子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服丧三年。

作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有博大庞杂的思想体系,其总纲是“仁”。他的政治学说,以仁政礼治为根本原则(仁是人的内在本质,是人们应遵守的道德原则;礼是周礼,即宗法等级社会的制度、规范,也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崇尚文德,贬抑暴力,设计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改良主义道路。他的伦理学说,以仁为内容,礼为形式,强调人的道德自觉与遵守礼制的统一。他的教育学说,从仁爱出发,主张“有教无类”地施教,提倡全面教育。

孔子一生的主要成就在于对文化思想特别是教育方面的贡献。春秋之前,只有官府才能办学,贵族才能学习文化知识。孔子首创私学,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以培养人才,这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教育家。据《史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凡七十二人。孔子死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为教士大夫”,他们在政治上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世卿世禄制,为专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建立官僚体制奠定了基础。他们在学术上传播古典文献,为战国时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创造了条件。这不能不说是孔子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

但是,孔子也曾提出许多错误的观点,如“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者上也”等。他歧视劳动人民,把他们视为不可教诲的下愚。这些都表现了他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和偏见,因而为后人所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