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文人骚客
1740200000081

第81章 苏轼小传(2)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三月,苏轼奉命移知湖州(今浙江吴兴)。但苏轼至湖州才三个月,便发生了举国震惊的“乌台诗案”。苏轼对朝廷新法不利于民的措施大胆直言,而且寄讽谏于诗歌,希望对国家有所补益,这些都刺痛了主张变法的大臣们。恰好苏轼在《湖州谢表》中用了“新进”、“生事”等字眼。御史李定等人便抓住这些话,并且和他的诗歌联系起来,说苏轼在诽谤朝廷,把他逮捕并押解到了台狱,想置他于死地。朝中许多大臣出来为神宗辩护,当时正在生病的曹太后(仁宗之皇后)也劝神宗不要因为苏轼的过失而毁了人才。最后,神宗以团练副使的名义把苏轼安置到黄州。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苏轼来到黄州,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定居下来。他的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过去的营防废地数十亩让他开垦耕种。苏轼于是和田夫野老一起游玩于山水之间,并自号为“东坡居士”。

苏轼在黄州五年,躬耕于东坡之上。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宋神宗以“苏轼被贬黜后,闭门思过,经历的岁月很长了,人才实在难得,不忍心终身让他弃置在外”为由,改苏轼为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苏轼没有去汝州,他上书神宗说自己处境饥寒,他有田产在常州,希望能够回常州定居。神宗于是批准了苏轼的请求。

苏轼回常州,路过金陵(今江苏南京),在那里,苏轼去拜会了已贬官金陵的王安石。虽然此时都是天涯沦落人,但两人的政见依然存在分歧。苏轼对王安石说:“大的兵灾,大的狱讼是汉、唐灭亡的先兆。祖宗用仁厚治理天下,正是希望革除这种情况。现在对西夏连年用兵,东南又大兴狱讼,你为什么不说一句挽救这种危局的话呢?”王安石认为自己身在外,不可随便说话。苏轼不同意这种说法,无论身在何处都应为朝廷社稷着想。两人又谈到交友的原则,王安石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做一件不义的事,杀一个无罪的人,即使能得到天下也不去做,才可以同他相交。”苏轼听了便开玩笑地说:“现在的君子,为了争着减少半年磨砺的年限,即使叫他杀人也是肯干的。”王安石笑而不言。

苏轼回到常州,正值神宗驾崩,哲宗即位。朝廷又起复苏轼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不久又召为礼部郎中。元淘年(公元1086年)苏轼又迁中书舍人。

当时朝廷是司马光当政。司马光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上任之后便尽行废除新法。当初在神宗时,差役法已产生了流弊,偏户充当役夫的人不习惯服役,役头又用暴虐的方法役使他们,造成编户大量破产,狭乡的百姓甚至有的终年得不到休息。王安石做宰相后,改差役法为免役法,使编户按等级的高低出钱雇用役夫,而执法的人员常常超过标准索取,成为人民的祸害。司马光做了宰相,只知道免役法给人民带来的灾害,而忽略它有利的一面,于是决定恢复差役法,并派遣官员去筹备,苏轼也被派参与这项工作。苏轼虽然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但对司马光的做法也不赞同,他对司马光说:“差役法、免役法,各有利弊。免役法的流弊,在于聚敛百姓的钱财,以至十室九空,上面聚敛了很多钱财,下面却给老百姓带来了灾难。而差役法的流弊,在于人民常在官府服役,不得专力农耕,而贪暴的官吏和奸猾的差役得以借此做坏事。这两种役给人民带来灾难的轻重,大概是相等的。”司马光听了心里不舒畅,他还是想听听苏轼的高见。苏轼认为一切政策法令,前后应该互相衔接,这样事情就容易办成,做一件事情,一点一点地逐步进行,老百姓也不会受到惊扰。苏轼又以历史上兵制的变革来作为例证:夏商周三代时兵农合一,到秦王朝时才开始一分为二,到唐朝中叶,又把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士兵一生都在军队里。自那时以后,民不知道兵,兵不知晓农,农民拿出粮食和布帛来养兵,士兵拿出性命来保卫农,天下百姓都感到方便。他认为今天的免役法,其实和上面所说的差不多。现在骤然取消免役法实行差役法,就正像要取消常备兵而恢复民兵,这是不容易的啊!司马光不以为然。后来,苏轼又把自己的这些看法在政事堂上陈说,司马光很生气,想打断他的话,苏轼一点也不在意,反而对司马光说:“从前韩琦指责陕西义勇,您为谏官,争论得很厉害,韩公不高兴,您也不顾。我从前听您详细地讲过这个故事,难道今天您做了宰相,就不允许我把话讲完了吗?”司马光听了,只好苦笑,但从此嫉恨于苏轼。

苏轼多次在朝议中肆无忌惮地反对司马光的政策,他自己也担心在朝廷无法立足。于是在元趟哪辏ü元1089年),苏轼要求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苏轼再次回到杭州,有“江山故国,所至如归”之感。他自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离开杭州起,至此已有十二个年头了。刚到杭州,便恰好碰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作。苏轼向朝廷提出请求,免除本路上贡米三分之一,又得到了朝廷赐予的度僧牒,把它换了粮食以赈济灾民。第二年春,苏轼又减低价格出售常平仓的粮食,还煮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别到各个街坊为灾民治病,被救活的人很多。这次大灾,由于苏轼救灾得力,没有引起严重后果。

杭州的灾害,多因水利不修、河道淤塞所致。苏轼于是下决心兴修水利。苏轼看到茅山有条河专门承受浙江的潮水,而盐桥的一条河专门容纳西湖的湖水,于是就开通了这两条河道以通漕运。又建造了堰闸,作为蓄积和疏泄湖水的闸门,使浙江的潮水不再进入杭州城内,河道也不淤积,而且舟楫常行。当时西湖因长年没有疏浚,湖底多淤,野草丛生,苏轼又提出了以西湖淤泥筑长堤的浚湖计划。在西湖中修筑了一条南北长达三十里的堤岸。又在堤上种植芙蓉、杨柳,在湖中种菱。每到夏季,堤上绿柳成阴,湖中荷叶葱翠,荷花点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杭州人称此堤为“苏公堤”。

此后,苏轼又致力于解决杭州百姓的用水问题。当年唐朝宰相李泌引西湖水,凿井六口,从此,杭州百姓解决了用水问题。但自唐中期后,西湖淤塞,六井也便废堙了。苏轼第一次知杭州便会同太守陈述古,亲自负锸执畚,组织百姓整治六井。这次,他又采用了老百姓的建议,以瓦筒引水,筒外盛以石槽的建议,用瓦筒把六井水引至千家万户,从此杭州城内再也不用为水而发慌。

苏轼在杭州曾计划在浙江上开凿漕河,以避开浮山险隘;又建议整治三吴水利,以加速松江水势的畅通,但这些建议都因朝廷没被采纳而作罢。

元塘年(公元1091年),苏轼被召回朝廷,但不久又因遭谗而请求外放。先后出知颖州(今安徽阜阳)、扬州。苏轼每在任上,都积极为百姓做好事。在颖州时,扫平盗贼;到扬州,又力除漕运之弊。

一年之后,苏轼被授命为兵部尚书兼侍读,第二年便带着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的头衔出知定州(今河北定县)。定州的军事、政治已经弛废败坏不堪。士兵骄横怠惰不受约束,将官贪污成风。苏轼走马上任,便着手整治军纪,将那些贪污的人发配到边远地区,修补营房,又禁止军中饮酒赌博,军中纪律开始明显好转。苏轼又加强军备,进行军事训练。第二年春天大阅兵,军队纪律井然,士兵英姿勃发,定州人说:“自从韩琦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有看到过这样的阅兵了。”

但不久苏轼的霉运接踵而来。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因御史弹劾其在掌管内外时期内所写诗词是讽刺先朝,苏轼被贬英州(今广东英德),不久又降了一级,人还没有到达英州,又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在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虽然被贬岭南,仍然关注国计民生。在惠州三年,苏轼为当地百姓修桥筑路,又兴建惠州军营三百间,消除军队扰民的情况。当地老百姓视他为父母。

但当朝宰相章度匀衔对苏轼打击不力。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轼再贬琼州(今海南海口)别驾,住在昌化(今海南儋县)。昌化远处孤岛,连药品和糕饼都没有,更谈不上歌管楼台以寄兴,骚人墨客之交游。只有置陶渊明、柳宗元的书在左右,日夕常读。他自己在那里买了土地建造住室,以著书为乐。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苏轼才遇赦北归,最后决计定居常州。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苏轼病逝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