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生存与毁灭
1744700000043

第43章 死亡的河谷(1)

生态恶化最剧烈的地方

长江上游生态恶化最剧烈、最难治理的地方在哪里?许多专家认为在干旱干热河谷,包括四川西部岷江、大渡河、雅砻江、安宁河、金沙江流域以及云南金沙江流域部分地区。仅四川境内面积就达66.7万公顷(1000万亩)左右,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这些地方是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长期演变后形成的。2000年四川省林业厅曾组织各方面的资深专家对这些地区进行了生态治理综合考察。

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地区生态恶化已经发展到危机状态。

这些地区可以称之为“死亡的河谷”,是生态环境已经很难逆转的地区。

目前干旱干热河谷半荒漠化趋势已经加剧,植被覆盖率仅0%~30%,水土流失极为严重。金沙江的年平均输沙量达2.49亿吨,约占长江上游总输沙量的一半,但这些泥沙70%来自干旱干热地区。岷江流域1985年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41.7%,10年后1995年扩大到占总面积的50.1%,侵蚀量也增加了26.3%。

金沙江、岷江、大渡河等河流,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以岷江为例,岷江水系流域面积占长江上游总面积的16.4%,年径流量却占长江上游的23.2%,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枯水季节的平均流量20世纪80年代已降至每秒124.5立方米,较三四十年代减少了1/4。目前都江堰灌区年缺水量已达12亿立方米,流经成都市区的府南河在枯水季节几乎完全没有引水!

长江上游重要水源地区水文状况的恶化,不但会制约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必然会波及全国。

访岷江干旱河谷

对于整个中国说来,长江和黄河是母亲河,但对于“天府之国”四川说来,母亲河却似乎应该是岷江。岷江不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支流,发源于松潘境内的弓杠岭和郎架山,正是千里岷江自川西北高原蜿蜒东迤,穿过茫茫草原和深山峡谷,汇集百川溪流与湔江、石亭江、绵远河、文井江等共同形成了扇状冲积平原——成都平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领导蜀先民修筑都江堰直到现在,这里都是整个四川最富庶的地方。

岷江曾被古人误认为长江之源,岷江上游到河湟地区还一直是古代氐羌民族迁徙的大走廊,早在中原的夏王朝建立以前,岷江上游已经成为羌人生活的地方。他们对岷江上游的开发早在昆仑神话时代便已经开始。传说沉没在茂县叠溪海子里的蚕陵古镇,便是黄帝妻子嫘祖的故乡;黄帝的孙子、后来称了帝的颛琐也出生在今天的叠溪山上;而黄帝的轩辕国就在今雅安岷江支流青衣江畔的蒙山一带。甚至有人认为“蜀族的形成过程和它的传承关系”是:“黄帝——昌意——颛琐——鲧——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而黄帝的另一个儿子青阳也出生于岷江,他的后代后来往中原发展,“最知名的有尧、契和后稷”。

远古的历史已不可考,但根据现在查找到的资料仍然可以知道,岷江流域曾是生态环境相当良好的地方。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岷江流域的木材和川北川东山地一样,不但产量丰富,而且材质优良,秦汉时四川的“船棺”以楠木、梓木为多;木板棺椁则多以梓木、桤木制成。

当时木料主要依靠水运。岷江和嘉陵江、涪江、沱江、金沙江等是主要的水运航道。唐代时,川西高原出产的梓、柏等已沿岷江而下,漂运至成都。

但是近年来岷江河谷的生态环境已经迅速恶化,四川境内的15万公顷(225万亩)干旱河谷正是分布在岷江上游、大渡河中游地段,其中尤其以阿坝州的汶川、理县、茂县、黑水、松潘、九寨沟、金川、小金8个县最为集中、最为典型。

2001年夏天到秋天,我曾来回顺岷江河谷地区走了三趟。

在举世闻名的九寨沟县我第一次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一出秀色可餐的九寨沟国家森林公园往左拐,在通往九寨沟县城的路上,沿白水江两岸80多公里,竟完全是光秃秃的荒山,不要说森林,连野草和灌木都很少,和九寨沟内的景色真有天地之差!

这就是干旱河谷,它处于嘉陵江的上游。

以后南坪林业局的职工们告诉我,自1998年以来,他们就在这里坚持造林,但是由于生态环境太恶劣,造林十分困难。整地时要挖大窝,育苗时要用特制的营养袋,栽种时要提灌加人工背水,常常每天劳动12个小时以上,但效果仍然不好,去年种下的,到今年只存活了一半左右,补植后还不知道效果到底咋样……

是的,沿途的荒山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人工栽种的树苗,但是它们实在太弱、太纤细,还没有泛出生命的绿色,以致常常被人们忽略,更不用说发挥水土保持的功效了。

四川干旱干热河谷地区的气候特点都是极端地水热失调、干湿季分明。干旱河谷几乎全部在川西的高山峡谷区,夏半年由太平洋季风挟带的水汽大部分被龙门山脉、邛崃山脉阻挡,以致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冬半年,受西风南支急流的影响,又形成了长达半年之久的旱季。这些地区年蒸发量都在降水量的3倍甚至5倍以上,于是,极度干旱便成为显著特征,冬旱出现的频率高达90%以上。

干旱干热河谷除了地形、地貌上的特点和大气环流的作用外,又都是长期以来人类活动频繁,过度垦殖和乱砍滥伐森林的地方。

离开九寨沟翻过弓杠岭,我看见了岷江的源头。

岷江最初只是高山草甸中涓涓的溪流,逐渐汇合沿途的溪水几十公里后,便终于洋洋大观,成为可观的“大江”了。

但是岷江沿岸的植被却极其令人担心。除了源头附近还保持了一小片原始森林外,一路便只剩下了灌木丛、草场和耕地。从离开源头开始,岷江便没有碧波荡漾的秀丽,而是浑浊的黄色。

松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岷江和涪江的发源地,早在公元前便是羌人迁徙中最早开发的地方。据考古发掘资料,公元前300多年就有氐羌人在这里放牧,秦末开始开垦土地经营农业,岷江上游逐渐出现了大的部落和部落联盟。

松潘禹贡时为梁州之城,周时属氐羌之地,汉时属蜀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松州,直到民国三年(1914年)才改为松潘县。松潘县内的松州城据说修筑于明洪武时期,距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但有的部分仍然保存得十分完好,古色古香。松潘县城西边的荒坡上,还有一些遗迹证明当时这里曾是繁华的城区,应该有居民、有森林,但斗转星移,如今已经面目全非了。

长期以来,松潘都是川西北高原的政治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是人流和物流量都相当巨大的地方。

20世纪80年代以来,省和国家先后在距松潘县城50多公里的黄龙乡建立了黄龙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后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黄龙”以罕见的岩溶地貌蜚声中外。绚丽夺目的金黄色碳酸钙质和层层叠叠、千变万化的碧水交相辉映,大大小小的彩池共有2300多个,规模之巨大,色彩之艳丽都是举世无双。相传大禹治水时,曾有一条黄龙劈波斩浪,导江负舟,后人为了纪念它的功劳,便选择山水奇丽的岷山南麓修建了黄龙寺。这一带山势如飞龙蜿蜒,湖光似金鳞争辉,正像当年为大禹负舟的黄龙。而当地的藏族人民却称这个风景区为“色措”这是“金湖”的意思。“金湖”上面岷山的三座雪峰被称为“雪宝鼎”,是藏族古老的宗教——本教——的圣山,那些流光溢彩的水池便是献给圣山的供品。

近年来,黄龙和九寨沟已经连在一起,形成一条旅游专线,吸引了大量中外游人。

雪宝鼎正面以下至涪江河岸以上都是茂密的森林,黄龙景区也隐藏在原始森林之中,但松潘县城附近却并没有森林。据历史资料记载,唐时县城周围还是茂密的松林,以后由于一次又一次过量的砍伐,森林终于全部消失了。

解放后,对松潘一带森林大规模的砍伐开始于1974年。1974年卧龙发现大熊猫后,在那里进行采伐的林业局便搬到松潘,成立松潘林业局,下设12个林场,1974年到1998年,共上交商品材220万立方米。再加上地方林业和老百姓的长期砍伐,森林的损失也就无法估量了。

如今,松潘县林业局又在城周植了一些杨树和杉树,但长势都不好。小小的杨树苗在山风中颤抖,看了叫人怜惜和难受。

我曾到县城附近的岷江村和苍坪村考察退耕还林情况,考察后,我对这里的生态状况更加担忧了。

虽然都在县城附近,但由于缺水,这两个村并不富裕。房屋是破烂的木板搭成的,屋瓦大部分已经残破,房屋与房屋间的过道十分狭窄,灰尘漫天的土路上到处是牛粪……甚至年轻姑娘们的面庞上,也看不到那种鲜花般的颜色,中年以上的妇女们,更变得十分干枯,面颊上似乎已经失去了水份。农户的房前屋后都没有树,菜畦里一点点可怜的菜蔬也不水灵,只偶尔可以看见一两棵杏树瑟缩在山风中,绿色的叶片、红色的果实给苍凉的山坡增添了一点亮色。

退耕还林后,陡坡上的耕地换成了林地,栽种了耐旱而又速生的杨树。去年种的,一年多过去有的已经一米多高,有的已经旱死。但令人十分不解的是,有人竟生生地把好不容易成活的杨树苗拦腰砍断。据松潘林业局反映,当地林牧矛盾十分突出,从林场到镇江关,曾沿途栽上了刺槐,但栽一次被砍一次或羊只啃啮一次,一连栽了三次存活率都不高。干旱河谷造林本来就极其困难,这样一来就更加没有指望了。

从松潘县的镇江关到汶川县的漩口镇600多公里全是岷江流域的干旱河谷地带。包括松潘、黑水、茂县、理县、汶川各县。岷江上游的干旱河谷已经有三分之一向半荒漠过渡。

两河口是黑水注入岷江的地方,黑水顾名思义,水的颜色确实很黑,在洪水期间更加污浊。黑水县也是一个对森林砍伐十分厉害的地方,据说有段时间年砍伐量高达100万立方米之多,也就意味着每年都有几万亩原始森林被摧毁。而我国现有的1000万公顷(1.5亿亩)各种防护林中,水源保护林已不足60万公顷(900万亩)。

水源涵养林的减少,再加上天旱,岷江的水量锐减,一路走去,看见了许多裸露的河滩,当地人感叹地告诉我,现在夏天的水量仅仅相当于过去的冬天,“可能要把沿河的森林全部恢复,岷江的水量才会恢复了!”

茂县到汶川是干旱河谷的中心地带,一些地区已经半荒漠化,不要说森林,连杂灌都不再生长,只有褐色和灰白色的荒山,一刮风,就满天飞沙,被国际上昭示为“沙漠化潜在危险区”。

而古代这里却是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的地方。即使到了700年前的元代,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仍然记载,在岷江正流及支流沿线都是莽莽林海,到清康熙年间岷江两岸仍然森林茂密。民国时期,当地村民靠山吃山,毁林开荒和滥伐林木的现象都极其严重。

解放后,“大跃进”时期滥伐成风,使正在恢复的次生林和多年来群众保护下来的“神林”都毁于一旦;“文革”中1970年以后木材采伐逐渐加剧,一直延续到80年代中期,使大面积森林被毁坏。

于是岷江上游从松潘的镇江关直到汶川,夏天在山坡上还可以看见若有若无的一点绿色,冬天就只剩下一片灰褐色了。

到茂县考察时我特意去到了过去的伐区松坪沟。这里是1980年开始采伐的,到1998年一共采伐了木材30多万立方米,以致已经无林可采,在国家下达“禁伐令”之前便不得不停伐。过去松坪沟的木材采伐后全部运到叠溪海子里通过岷江河道水运,由于水里堆积的木材太多,绿色的、几百米宽的水面上全塞满了黄色的木头,胆大的人甚至可以踩着木材到达对岸,以致1986年和1989年都曾冲破水堤,酿成洪灾。1986年的洪灾冲毁了桥梁18座、堤灌站22座、小水电12座、公路117公里、农田1490亩、房屋48幢、车辆11辆,毁坏防波堤1万余米。一次洪灾的损失大大高于茂县全年的财政收入。万幸的是叠溪下海口决堤时,被过路的农民杨长明发现,他骑着自行车沿途飞奔大叫,通知了所有的村民和单位,才避免了人员的伤亡。

干旱河谷地区水土流失异常严重,茂县2000年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达到215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52.9%。由于地处龙门山地震带,地震频繁,1933年8月一次7.5级的地震,随着天崩地裂的巨响,使当时茂县的第二市场、被称为蚕陵重镇的叠溪顷刻之间沉沦得无影无踪,叠溪城附近21个村寨全部覆没,另有13个村寨房屋倒塌,死亡6865人,受伤1925人。强烈的地震造成四周山峰崩坍,堵塞了岷江河道,奔腾的岷江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40多天后湖溃决口,“怒涛汹涌,吼声震天,十里皆闻”,一泻而下的洪水给沿江的茂县、汶川、灌县及成都平原十几个县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沿江村镇被洪水冲没大半,淹死2500余人,造成全国地震史上罕见的地震水灾。

《阿坝州志》上曾生动地记载了这次地震的情况:震前连日晴朗,是日尤热,忽听霹雳一声,顿时天昏地暗,地下仓仓声与地上隆隆声混杂发响,人被抛起倒地,飞沙走石,口鼻俱塞。地面裂缝忽开忽闭,地层倾陷,街房排架墙壁接次而倒。人不能移步,意念全失。约一分钟后地下响声停,但四周仍隆降声不断,“三小时后尘雾稍歇,日己日沉,河山易改,城廓无存”,叠溪城西侧崩倒江中,一部分陷落,一部分为东侧山岩石压覆,仅存东城门及南线城垣,哭声恸天,惨不忍睹。

重大的地震灾祸只留下了巨大的叠溪海子以及叠溪城变形的城门和石碾、石狮……

除了地震外,茂县泥石流、滑坡、洪涝、旱灾、风雹灾等自然灾害都十分频繁。20世纪70年代年年都有旱灾,严重的大旱便有三次,每次持续30~54天。近两年干旱也特别严重,万般无奈的时候,老百姓们只得恢复了“求雨”的仪式,到高山上去放炸药、杀雄鸡,祈求上天下雨,甚至一些部门和乡镇干部都参加了“求雨”的活动。

茂县干旱河谷地区全年降水平均仅481毫米,蒸发量却达1445毫米,是降水量的3倍以上,再加上日照长、多风并且常有“焚风效应”,因此植被的生长十分困难。为了整治干旱河谷,茂县自1992年便与日本广岛合作实施“绿色长城计划”,实验造林,经过10多年的努力,沿岷江两岸到处都出现了一片片的生态工程,坡地已经大量改造成梯田并且种上了树,水土流失已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