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底,我曾专门到著名的乐山大佛脚下去观察江水的情况。这里是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合的地方,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三江交汇,大江东去,大佛端坐,佛法西来,骚人墨客来此吟咏者,不可计数。这里集嘉州山水之精华,汇乐山风光之秀色,仰望凌云山栖鸾峰壁端坐的大佛,远眺一望无际、烟波浩渺的江水,总会让人在心旷神怡中,产生许多遐想。
由于是枯水季节,三江的江面都缩小了许多。岷江的江面已经露出了大片大片的沙石和礁石,江水是污浊的黑色,上面还泛着许多肮脏的泡沫,完全失去了“蜀江水碧蜀山青”带来的美感。而大渡河呢?由于经过龚嘴和铜街子两个电站水库的过滤,河水便清澈了许多(只是由于泥沙淤积,水库的库容已经被大大削减)。青衣江由于沿线植被保持得较好,泥沙和污染都比较少,江水便在半透明中带着美丽的碧色。在乐山大佛脚下三江汇合了,岷江的黑色和大渡河的青色可谓“泾渭分明”,山灵水秀的快感竟被环境污染的忧虑一扫而光。自古以来,这里便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之山水在凌云”的美誉,但我的脑海里却只留下了一句话:岷江确实已经非治不可了!
当年雕凿大佛的唐代高僧们主要是为了在三江汇合处减杀水势,永镇风涛,避免汹涌的江流倾覆舟楫,造成船毁人亡的惨剧。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1000多年后,沉船问题虽已解决,但新的环境污染,却在以更加隐秘的手段暗暗地夺去人们的生命,乃至毁灭整个地球和人类……
端坐在江边,眼望着沧桑巨变的大佛,该也会感慨万分吧?
当然,长江上游也有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城市。
四川西北部的绵阳市便是一个典型代表。
这个50万人口的城市以长虹集团和“科技城”闻名遐迩,是一个美丽而洁净的地方。高楼林立中,有美丽的行道树和花园,大街小巷都没有随处堆放的垃圾、满地乱抛的塑料袋乃至让人恶心的口痰,居住的舒适度大大超过了一些比它更大、更繁华的城市。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绵阳市便为建设一个优美的城市环境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九五”期间,市政府把目光投向了“三废”治理,除了治理境内的涪江和安昌河外,还加强了对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城市垃圾、大气环境的治理。
自1997年以来,市政府每年投入1000万元资金用于治理环境。
自1996年以来,列入污水治理的企业全市共有200多家,安昌河沿线几十家小纸厂被关闭。全市目前已经有两座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每天可处理生活污水11万吨左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2002年4月开工,年底建成,日处理能力又是10万吨,已经基本满足了全市的生活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全部进行处理,在四川是第一家,在全西部也是第一家。
为了治理城市大气环境,绵阳市将有污染的企业全部迁出了市区;为了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建设了热电厂集中供热取代各单位的燃煤;城区餐饮业全部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禁止用煤,居民的用气率达到了90%。
在城市垃圾方面,除了已建好填埋厂外,还建设了综合处理厂,准备对一部分垃圾进行利用,一部分焚烧后发电。
2002年绵阳市已向国家环保局提出申请,要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这样的模范城全国已经有10多家,包括珠海、杭州、威海、大连等,但西部还没有一家,绵阳正为此不懈地努力。
2002年10月从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传来消息,针对长江水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水利部计划组织流域机构长江水利委员会实施“5531”工程,内容是:加快干流的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攀枝花五大城市的污水治理;抓好黄浦江、汉江、湘江、嘉陵江、沱江五条支流以及太湖、巢湖、滇池三大湖的治理力度;切实抓紧“白色污染”防治。工程要求:到2010年五大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达到60%以上等等。
为保证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水质保持稳定和改善,中国政府自2003年起,七年内将投资392亿元用于三峡库区及上游水域水污染防治。有关部门表示,治理完毕时,长江上游水质将达到Ⅱ类标准也就是清洁标准。
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省为治理污染严重的岷江、沱江、将出台一系列重大措施,包括第一次规定,对岷江、沱江全流域开征城市垃圾、污水处理费。省长张中伟曾亲自专门召集岷江、沱江流域的成都、自贡、眉山、乐山、宜宾、泸州、阿坝、内江、资阳等市州的党政领导一把手和有关省级部门负责人研究根治“两江”污染的部署和措施。四川省委、省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坚决根治造级业污染,逐步削减工业污染负荷,2003年年底前彻底关闭岷江、沱江流域年产1.7万吨以下,不具备碱回收系统的造纸企业的制浆车间;对流域年产1.7万吨以上的造纸企业,凡不具备碱回收、中段废水处理和造纸白水封闭循环利用等治污设备的,年底前限期停产治理;所有造纸厂必须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
严禁外地污染企业向四川转移,禁止在“两江”流域内新建严重污染水环境的重污染企业。
大力推进“两江”流域所有城市及重点城镇的污染、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岷江流域成都至乐山段拟新建污水处理厂26个,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151万吨;新建垃圾处理厂22个,新增日处理垃圾能力5600吨,沿江乡镇必须建小型垃圾卫生填埋场;对两江全流域开征城市垃圾、污水处理费,专款用于垃圾和污水处理。
坚决禁止砍伐岷江、沱江上游的水源涵养林,抓好流域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强化环保能力建设和执法监督;严格实行市州党政一把手环保目标责任制,分年度严格考核,完不成任务给予重罚等。
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近十多年来对治理水环境具有极大热情,曾因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享誉全国,多次获得联合国大奖和国际组织奖的四川省会成都,自2002年春天起,一场规模空前的府南河“清水”战役和沙河治理战役便已经打响。市委、市政府将学习国内外经验,为岷江的支流府南河制定管理法规,并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物理治污方法、生物治污方法进行治理。探索采用中水回用工程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再生水重新注入南河清理河道。与此同时,成都市还宣布,2003、2004年两年内投资60亿元,对成都市中心水环境进行有史以来范围最广的一次综合整治,包括河道整治工程、污水治理工程、污水处理厂工程与合流排水单元改造工程四大部分。通过两年的水环境整治,日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100万吨,基本能满足全市污水处理的需要,成都市中心城区主要河道水质可达到Ⅲ类水标准,城内将出现市民“沿河垂钓”的美景。
流泪的邛海
在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中,地处长江上游的滇池是其中之一。据《长江水资源质量公报》显示,滇池一直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严重污染,水质为劣Ⅴ类,虽经国家和云南省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治理,据报载,云南省已经投入了40亿元人民币,但目前仍然没有显著改善。
而长江上游的另一个湖泊、四川最大的淡水湖邛海却也出现了危机。
过去长期以来,邛海被称为“像一颗明珠镶嵌在翡翠般的青山绿野间”。邛海位于雅砻江支流安宁河上游,东靠巍峨的大凉山,南依苍翠的泸山,早在晋代便以“清、幽、丽、雅”闻名。元代《马可·波罗游记》称,当时“湖中珍珠无数”,所以马可·波罗称邛海为“珍珠湖”。这个美丽的高原湖泊一碧千顷,海拔1510米,面积约相当于杭州西湖的4倍,湖水平均深14米,最深处34米。春夏秋冬、雪雨晴雾都有不同的韵味,不同的美景。由于污染极少,湖水清澈透明,水质极佳,是西昌市的饮水源。
上世纪80年代末,我曾第一次路过邛海。当时的邛海确是天生丽质,迢迢的水,隐隐的山,几乎没有游人,在高原透明的蓝天下娴静、单纯,既像一位美丽的、山野中的少女,清纯而一尘不染,充满了原始的、质朴的魅力;又像高原上的梦——而且是淡蓝色的梦,飘渺、静谧……
2001年8月,我第二次到了邛海,邛海却完全变了样子。原始的、质朴的魅力几乎荡然无存,变得像一个庸俗的、不会打扮的、低级趣味的妇人。沿河几百家餐饮娱乐点、各种商店以及一只又一只游船,不仅破坏了那清纯的美以及那梦一般的飘逸,而且也用大量垃圾和废水玷污着她、毒害着她。湖水里到处可以看到香烟盒、塑料袋和各种废物,水面上泛起了肮脏的泡沫和黑色的油污,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没有波光粼粼的美景,倒反射出了一种十分怪异的、令人恶心的色彩……
湖水里还出现了蓝藻和水葫芦,向人们郑重地发出了警告:邛海的水质确实已经恶化了!
虽然湖边有了花园,三角梅正开出火红的、艳丽的花朵,绿色的柳丝在微风中依依袅袅,但是它们怎能补偿邛海那丧失了的天生丽质?正如涂脂抹粉并不能挽回失去的青春。
邛海使我叹息,也使我担心。在我到达邛海前不久,2001年4月到6月,西昌人民展开了关于“保卫邛海”的大讨论。
这次讨论是从凉山日报4月8日以整版篇幅发表记者们的专题报道《徒步邛海》拉开序幕的。记者们在文章中写道:
官坝河、鹅掌河、海河纷纷向邛海淤沙,1997年到2000年,因海河水倒灌邛海而淤积的泥沙便达138万立方米,1800亩水面化为桑田、渔塘。
上世纪30年代邛海水面为41.6平方公里,60年代为38.8平方公里,现在则只有26.8平方公里。
高枧湾的湖水渔民已经不敢饮用,湖面上有被污水呛昏了的鱼。过去高枧湾有一片茂密的芦苇荡,现在除了水葫芦外,一枝芦苇、一根像样的水草也没有。从前,高枧湾是邛海鱼类的四大产卵区之一,而现在却很难见到一条鱼……
岸边大型宾馆的污水净化设备“安静地”耸立着,锈迹斑斑,而所有的污水却直接排入邛海;200多家“农家乐”的水沟里流的是黑水、臭水、腐水,还泡着死去的动物,它们也排入邛海;秧田里带着化肥、农药的污水,它们也流向邛海;邛海周边的6万常住人口,几十家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生活污水的排污口,未经任何处理,也指向邛海……
而这里却是西昌人民饮水的来源地,二水厂的取水口。
一石击起千层浪,这篇报道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文章见报第二天,凉山州环境监测站副站长张绍东便向记者们提供了一份最新的邛海水质监测报告,各种数据表明,邛海水质仅达到Ⅳ类或Ⅳ类以下标准,富营养化趋势明显,已不适宜饮用。在报告中,环保专家们大声疾呼:邛海的生态平衡已经十分脆弱,如果不能切实减少污染物向邛海的排放,水质富营养化趋势必然进一步加快,一旦在气候、气温、气压等因素作用下,水质将发生难以逆转的变化,邛海成为第二个滇池将不是危言耸听。
报道引起了州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不但立即进行了专题讨论,而且组织了人大代表再一次对《邛海保护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大检查。
许多市民也秉笔直书参加了这次呼吁和讨论。
人大代表和市民们一致认为,邛海的环境形势已经十分严峻,再也不能重复“做了大量工作,成绩不小,问题不少;不尽人意,令人堪忧,未可乐观;有喜有忧,喜忧参半”这类官话、套话,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机立断,依照轻重难易,立即排出遏止水质继续恶化的工作项目、阶段性目标和日程。
人大代表和市民们还对有关职能部门提出了严厉批评。大家指出,1989年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邛海水质“良好”,1995年至1996年初水质开始恶化,以后由于领导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97年邛海水质明显改善,当时的州长马开明曾多次就取缔“网箱”、机动游船和吊脚楼问题强硬表态:“如果满足养鱼的、搞游艇的吃饭,就牺牲了成千上万人的饮水,到底如何取舍,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邛海不是首先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索取过度,可以预料,要不了多少年,就会完全富营养化,进而沼泽化,到那时再设法恢复,可能要投入从邛海所获取好处数十倍、数百倍的资金,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客观现实,是科学的结论。”1997年9月,又颁布了《凉山彝族自治州邛海保护条例》。
《条例》颁布以后,邛海生态环境保护由于有法可依,应该做得更好,但实际情况完全相反,由于领导的变更,职能部门的官僚主义和玩忽职守,被取消的网箱养鱼变成了大的围栏(围栏养殖中华蟹),小的机动船变成了大号机动船,40多家餐饮娱乐吊脚楼被拆除取缔后,200多家更大规模的餐厅、酒店在没有治污设备的情况下纷纷开张,专业机构拟上报的专题流产,重点排污单位的治污设备闲置不用,勒令停建的“海上旅游”堂而皇之地张灯结彩……
一位读者反映,他在邛海边漫步时,见一旅游屋后的化粪池污水直奔邛海,惊呼之余忙向有关部门反映,但得到的答复却是:邛海就这个样,哪个管得了?
更多的读者质问:治污设备长期闲置,洗衣房的浊水经屋内深坑再排入邛海(偷排),记者们“走马观花”都能发现,有关职能部门和监管人员为什么就发现不了?现在曝光了该怎么办?政府治理邛海的难度大就不治吗?收取的排污费,钱到哪里去了?政府处理污水的钱就一点也没有吗?
报纸上讨论了三个月,人民代表们也进行了视察和质问,四川省27位人大代表在省人代会上还联合提出了《关于请求省政府将西昌邛海保护列入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议案》,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在答复中表示,建议当地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并成立项目法人及其相应的组织机构,认真落实建设资金,积极做好前期工作,逐级上报审批,待项目开工条件具备后,计委将向省政府建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但是,我仍然怀疑,那逝去的邛海真的能够返回吗?
野牛坪的“瘟疫”
嘉陵江2000年铅含量曾严重超标,被四川省水资源局列为Ⅴ类水质,经调查,才发现是由于上游八一铜矿和甘肃境内成县、徽县等大批铅锌矿的污水、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一部分排入汉水,一部分排入嘉陵江)。
陇南的乱挖乱采造成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曾多次受到中央批评,但是在考察中,我万万没有想到,在工业和采矿业并不发达的凉山州,竟也出现了类似问题,而且酿成的后果更为严重。
2001年8月初刚刚到达西昌市,几位退休老干部便向我呼吁,要向上面反映一下凉山州在采矿方面的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