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生存与毁灭
1744700000065

第65章 奋斗者的足迹(3)

炉霍的林业部门长期以来一直重视“迹地更新”,强调林业建设必须“以营林为基础”。州属炉霍林业局在育苗、更新和幼林抚育等方面都创造了许多经验;县林业局早在1981年别的地方还没有意识到育苗工作的重要性拒绝建立苗圃时,便主动争取专家们的指导并建立了自己的“中心苗圃”。1984年,这个中心苗圃开始推广运用大棚温室与大田相结合的育苗技术,以后又率先开始安装自动化喷灌设施。毛生担任局长后,在前任局长杨柏的建议下,对中心苗圃的工作一直十分重视,陆续推广了“双枝丛植”、“插枝抚育”等许多新技术,在基础设施上也日益完善,每年培育的各类苗木达1500多万株,出山树苗质量很好,因此当年成活率和三年后的保存率常在80~90%以上,不但满足了自用,还销往青海玉树等地,成为高原上“绿色的摇篮”。曾连续四次被评为“四川省先进苗圃”,连续七次受到甘孜州委、州政府及州林业局的表彰,1996年被原国家林业部授于“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称号,并经四川省林业厅批准,成为整个甘孜州的“中心苗圃”。

1998年我国开展“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对树苗的需要量陡增,苗圃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一些过去反对建设苗圃的人(包括某些上级领导),终于认识到自己的短视和错误,炉霍县苗圃有了更大发展。1999年上半年便实现了全部灌溉自动化,面积由250多亩扩大到近500亩,每年培育的苗木达3600多万株,出山的合格树苗达420多万株,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育苗基地,育苗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苗圃站站长邓道济也获得了县劳动模范和州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炉霍中心苗圃在海拔3200多米的高原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干燥、寒冷的自然环境,造成苗木生长缓慢,一般要5至6年后才能从苗圃里移出上山。为了缩短育苗周期,在毛生的领导下,职工们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努力,终于用温室和大田适当结合的新技术,将育苗周期缩短了1~2年,每亩地的成本也降低了1200元左右。2000年,毛生到芬兰学习考察后,又带回了芬兰的先进育苗技术,包括严格选种,土壤经过化验后实行各种营养科学搭配,播种、移苗实现机械化,温度、湿度采用电脑自动化控制等等。经过实验,采用芬兰技术育苗周期可以再次缩短1年以上,而且苗木更茁壮——平均可比采用老办法高出10余厘米。

高原上阳坡植树一直是一个老大难,极端干燥、土壤成熟度极差,许多树种都无法适应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经过反复实验,2000年苗圃终于成功地选育出了适生、速生新品种海棠(当地名之为“瓦多”),在阳山栽种后成活率达90%。除海棠外,还筛选出了西藏柳、高山柳等适生树种。

苗圃的管理也是严格的,全体职工按定额严格进行分片包干,工资、奖金与苗木产量、质量直接挂勾,严格贯彻“多劳多得”的方针。许多职工为了管好自己责任地里的苗木,不管晴天、雨天、下雪天都在地里,节假日也常常放弃了休息。在苗木移床的时候,他们黎明便上了班,中午也不敢离开,一直干到天黑。苗床里野草总是生长得很快,四五年的树苗往往只有十几公分高,但一季的野草便会窜高几十公分,因此平均每个月要除草四次。由于树苗十分脆弱,因此苗圃里一般不使用除草剂,而是用人工除草。职工们常说,这个活儿最累又最细致,真像绣花一样。有时草长得太快,实在拔不及了,他们还会自己掏钱,从外面雇请小工帮忙。

为了支持苗圃的工作,在毛生的提议下县林业局形成了一项制度:机关职工每月必须抽出2~3天时间到苗圃参加义务劳动。

在炉霍考察期间,我特地去参观了中心苗圃。巨大的温室、自动控制温度湿度的仪器、完整而先进的灌溉系统,一畦又一畦绿油油的、整整齐齐、没有杂草的树苗以及嵌了磁砖的职工宿舍都十分漂亮。

但是在这个苗圃里,我第一次真正懂得了什么叫“生态环境脆弱”……

我看到了刚出土的云杉苗像草芽一样从地里冒出了两三根绿丝线般的叶片,那样的稚弱,那样的娇气,为了让它们长成参天大树,育苗的林业工人们像对待婴儿一样,种下前先浸种、催芽、消毒、拌肥料、土壤消毒,种下后又温度、湿度、通风、病虫害、除草……一点也不敢放松,甚至连睡觉也不安心。辛苦一年,它们只长了两三厘米。

好容易,四五年甚至六年后,这些云杉苗长到十几厘米高,终于可以离开苗圃上山了,但是上山第一年它们是绿的,第二年在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下竟全部变黄——这时谁也不能判断它们能否存活,直到第三年,如果又变成绿色,那么这棵树便存活了,否则便已经死亡只能补种。而已经存活的,还得准备迎接高原上那极度的干旱和数不清的风吹雪压……

因此,在高原上,一棵种植了10来年的云杉只有筷子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一株云杉从种下到成材往往需要80年到120年。

在毛生的领导下,苗圃的工人们分明都懂得自己工作的意义,因此都敬业而安心。苗圃站站长邓道济从内地南充来,女职工们也来自内地的汉源、遂宁、绵阳、成都……许多已经和当地的藏族人结了婚,在这里扎下了根。为了让工人们安心工作,县林业局除了保证每人每月有七八百元的工资收入外,还为她们提供了漂亮的全装修的、三室一厅的住房,这在贫穷的西部林区是十分少见的。因此她们纷纷表态,要在这里一直干到退休。

职工们还告诉我,面对禁伐令下达后,从砍树人变成栽树人,毛生局长曾想了许多办法增加收入,除了发展苗圃,每年从出售苗木中取得一定收入外,还在县城内开发了房地产;建立养殖场,喂养奶牛;修建油库,经营运输用油……由于经营、管理有方,效益都比较好,保证了全局职工的收入稳步上升。

汉族职工们还说,毛局长对我们总是特别关心,常常对藏族职工们说:“汉族职工跑那么远到这里建设边疆,太不容易、太困难了,要照顾他们。”因此局里对汉族职工子女总是优先安排工作。有一次,毛生的一个侄子打了一位汉族民工,他知道后勃然大怒,竟立即从地上拣了块石头向侄子掷去,打得侄子落荒而逃,被击中的后背疼了好几天。

对待自己,毛生光明磊落,严格要求。在企业进行基本建设时,他只认工程质量和造价,从来不认“关系”。有人给他送礼,他坚决拒之门外,拒收的钱物达数十次之多。分配奖金,他坚持自己按出勤率和职工同样对待,以致常常低于一线工人。按当地规定,企业年利润在30万元的厂长经理,可以解决家属的工作问题,但毛生却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优惠”,而是把指标坚决让给了别人。甚至有人提出,可以给他的家属安排一个临时工作他也不同意,认为这是搞“特殊化”,因此他的家属一直在待业。

在接受采访时,他还告诉我:“县上曾几次想提拔我当副县长,但我坚决不同意。我明白自己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只能当好一个林业局长。”说这话时,他质朴的脸上表情坦率而天真。

自1998年9月开展“天保工程”以来到2001春天两年半内,炉霍县已经造林7.4万余亩。由于严格按照作业设计、技术规程进行施工并落实了分片包点责任制,对部分条件特别恶劣的小班还采取了客土栽植、引水灌溉、人工降雨、专人管护等措施,因此保存率竟达到了高原上极为罕见的100%。

与此同时,炉霍县两年多内还对12万多亩幼苗、幼树进行了抚育,对18万多亩林地进行了封山育林。

考察中,我曾去到过去的采伐区易日沟林区。

在进沟处,县林业局已经设立了“路卡”,对过往车辆严格检查,以防止偷伐和偷猎的人。

沟口看不到很多树木,但往沟内行进了10来公里后,山上的树木便多了起来,有原始森林,也有人工林——它们大多只有几十厘米到一米多高,但仍然让人赏心悦目。墨绿色的云杉,嫩绿色的桦树,满树白花的瓦多,还有粉红色和深红色的杜鹃和各色野花,把易日沟装扮得千娇百媚,空气极其清新。

我们漫步在沟内,耳朵里灌满了易日沟的流水声,在流水的低音部中又常常响起了藏马鸡沙哑的和声和画眉鸟清脆的高音。藏马鸡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鸟类,常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密林和杜鹃丛中栖息,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羽乌尾,头侧绯红,尾羽上还闪耀着紫色或绿蓝色的光芒,十分美丽。听说山上还有獐、麂、鹿、野猪等动物,植树和护林时常常碰到它们。

炉霍县林业局在沟内建立了易日工段,专门培育、管护森林和野生动物。工段共七个职工——六个藏族一个汉族,住在森林边漂亮的木屋里,竟像童话《白雪公主》中的七个矮人,当然他们并不矮。木屋干净而温暖,一位汉族工人时髦的、戴着耳环的妻子从成都的邛崃县到这里来探亲,丈夫去巡山了,她正在木层里张罗着为他做饭……别的地方,林区工人生活条件大都很差,经常吃不上肉食和蔬菜,但炉霍县却不同,每个工段都配备了一辆汽车,专供生活、后勤方面使用,因此各种副食品并不缺乏。工人们每月工资七八百元,伙食费用仅仅100多元,生活算是很惬意了。

易日沟里还有一座“本教”寺庙。据说毛生曾给很多寺庙签订过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同,过年过节时还给寺庙送茶叶等礼品,发动和引导僧众们一起投入“天保工程”。于是喇嘛们便常常会惩罚那些偷猎偷伐的人,甚至宣称这些家死了人时拒绝为他们诵经。这一招对全民信教的藏民族,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

宣传、贯彻、落实《森林法》,加强林政管理,和违法犯罪现象进行斗争,是各地林业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毛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五

年内,他曾亲自组织了120多次到全县各乡的重点林区进行《森林法》及《森林防火条例》的宣传,并且拟定了《炉霍县林政管理办法》通过县政府转发实施。在管理方面,对集体林实行了集中统一销售,交税后全部返还乡、镇的办法,堵住了乱砍滥伐的源头。

国家对天然林实行禁伐后,林业部门反对偷砍偷运的斗争异常激烈,毛生穿上了林业公安的制服,多次亲自带领工作人员们对县内的基建用材、木材加工企业进行检查、清理并身先士卒地巡路、巡山。由于他是当地人,因此总有一些亲戚,熟人找他说情,但他坚持依法办案,决不徇情,以致有的亲戚叹息说:“有了个局长亲戚,也是枉然……”还有人找领导出面说情,但毛生回答:“我们得按规定办,违反了规定和法律,就是天王老子来说情也不行!”自1998年实行“禁伐”以来,两年多内,县林业局共查处了各类林案230余起,没收非法木材800多立方米,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70余万元,使炉霍县迅速遏止了乱砍滥伐的歪风,并且实现了连续22年无森林火灾。

考察中,我曾到炉霍与甘孜县交界处的罗锣梁子木材检查站采访。

罗锣梁子是草原上一处荒凉的山坡,曾长期是土匪出没的地方,是甘孜州到西藏和甘肃的交通要道。炉霍县林业局派了七个小伙子在这里设立检查站,每天不分昼夜24小时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检查站成立不久,还没有房子,小伙子们全住在帐篷里,条件很艰苦,特别冬天,山梁上气温会降到―30℃以下,但是大家仍然坚守阵地。小伙子们说,他们最注意的是拉水泥的汽车,偷运的木料往往藏在水泥中间,因此只要一听到水泥车的声音,七个人不管黑夜白天都会全体出动。他们还说,过去道孚县那边偷伐盗运严重,经过多次严厉打击后,已经大大减少了。

为了改善检查站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县林业局已经开始利用旧木料和旧石块为他们修建房屋了。

“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开展以来,甘孜州建立标准化苗圃的已经远远不只一个炉霍县。例如道孚县便强调“生态建设,苗木先行”,用玻钢和水泥管建设起了漂亮而坚固的大型温室,取代了塑料大棚,水塔、管线配套,三年后每年上山的树苗可以达到五六百万株,已经成功地选育了沙棘等耐旱、耐瘠薄的树种。大渡河边的泸定县——这是红军长征时曾发生“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的地方,全县的苗圃已经达到100多亩,每年出圃的树苗上百万株。职工们喊出了“绘西部开发蓝图,育生态工程壮苗”的口号,四川省林业厅副厅长赵洪银在考察了泸定县的苗圃后,曾欣然写出了这样的诗句:

冰山绝域,一片芳茵通峡谷。郁郁葱葱,嫩干新枝带露浓。

荒原大漠,岂任白云衣被裹。绿满天涯,只待春风渡岭崖。

和别的地方有所不同,泸定县林业局创造了向农民租赁土地的方式解决了苗圃的用地。为了实现在干旱河谷造林,选育了大量常绿、耐旱的车桑子;为了在“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中,重现林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并实现农业的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泸定县林业局除了在苗圃中培养了大量生态树种外,还培育了核桃、香桃等经济林树种。

人们相信,随着生态工程的进行,绿满天涯的美景一定会在高原和大漠中出现。

用“生态屏障”拱卫长江

在西部大开发中,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目前,这个目标已经成为全四川人民的共同行动,而第一个提出这重大构想的却是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植物学家、生态学家刘照光研究员。正是在1998年长江流域遭受特大洪灾后,他不但及时提出了开展“长江上游环境变迁、生态重建与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建议,而且提出了把四川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大构想。

刘照光是川西人,1958年刚从四川大学毕业就参与了四川野生经济植物普查和《四川野生经济植物志》的编写工作,从此,40多年中,他走遍了中国西南的山山水水,带领科研人员们几乎靠步行走遍了巴蜀大地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沟,先后在国内外发表了论文60余篇,并参与和主编了多部专著。他主编的《川西北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研究》,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不仅被大量引用,而且被国际华人组织评选为世界优秀华人著作,四川省政府认为它是“留给川西地区各族人民一笔具有历史意义的宝贵财富”。他主编的《四川植被》获得了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和1978~1981年度中国优秀图书一等奖,代表了当时国内植被生态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他先后获得过20多项国家、部(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其中由他主持的就有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