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县人武部部长谷庭德,是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干部,随刘邓大军来到了大西南。到稻城以后,这个朴素憨直的北方汉子,每到春天,便会扛着锄头、背着水壶到城郊的河滩地挖坑种树,一年又一年,从来也没有中止。几十年过去了,谷庭德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但他亲手种下的杨树却生机勃勃,走近稻城,老远便可以看见河滩上这一片美丽的绿阴。老人退休了,离开了稻城,但每年春天,他的儿子又开始在河滩上种树了……
1998年春天造林季节时,藏族老人达瓦泽仁带着儿子丁真上山参加造林,县林业局领导看见老人已经60多岁而且体弱多病,便对他说:“老大爷,山上条件很差,让儿子留下,您下山回家吧。”老大爷固执地摇了摇头,语气坚决地说:“我不走,我老了,可是我要给孙子们留下一点东西!”从此,父子俩便在山上临时搭起的窝棚里,白天上山种树,晚上合衣睡在地上……两个多月过去了,拉树苗时,在崎岖的山路上拖拉机翻了车,丁真的手指被压断了好几根,但这个20多岁的藏族青年咬着牙没有叫一声,只简单地包扎一下,服了点药后仍然继续劳动……高海拔地区寒冷的气候、艰苦的生活条件终于让年老体弱的达瓦泽仁病倒了,而且和许多高原人一样,迅速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望着悲痛欲绝的儿子,县林业局领导歉疚地说:“你不要再干了,赶快下山吧,这里条件实在太艰苦了……”但是,这个年轻人却和父亲一样地执拗,他眼睛里闪着泪花,坚决地摇了摇头:“不行,我不能走!这片树林里有我和爸爸流下的鲜血,我得看着它长大,不然对不起我的爸爸……”以后,他果真一直住在山上,守护着这片幼小的树林……
1993年3月,为了解决造林的水源问题,县林业局副局长公纠,这位身高1.84米漂亮健壮的康巴汉子,带着林业工人们上山修建引水渠。3月的高原不是“春寒料峭”而是冰雪遍地,朔风怒吼,气温仍然在零下,在家里守着火炉还会感到刺骨的寒意,但他和工人们每天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中午只能就着开水啃几口冻得像石头一样的馒头。一个月后,公纠铁打一样的身躯也出毛病了,不但胃部经常痉孪,疼痛得额头冒出一阵阵冷汗,而且经常鼻部大出血,鲜血染红了衣衫,一滴滴地落在雪原上……但他却一直没有离开工地,坚持参加了从放线打点到栽植灌水的全部工作。他对劝他休息的同事们说:“灌溉问题一直是稻城二级阶地造林的一道难关。我守在这里,出现问题才好及时处理。”这一年造林的成活率达到了93%,但是,公纠的身上却留下了胃溃疡、鼻窦炎等多种疾病。
类似这样故事,在稻城人中还有很多很多。正如稻城人所说,他们正用血和汗重塑高原新的生态环境。
1998年8月底,四川省在全国率先下达了对森林的“禁伐令”并开展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稻城人得到了巨大的鼓舞,在国家的支持下,稻城的造林工作有了更大的发展。1998年到2001年,全县共造林4.4万多亩,封山育林16万多亩,超过了过去十几年的总和。如今,雄心勃勃的稻城人又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力争到2010年实现全县基本绿化,在此基础上不懈努力,使雪域高原实现山绿水清、林茂果香。
抵达稻城的当天,我便提出来希望到造林现场进行采访,我知道,6月底已经是高原造林的尾声,不去现场,就会错过这一次难得的机会了。
上午还是阳光普照,下午却下起了雨,“桑塔纳”轿车在泥泞而陡峭的山路上颠颠簸簸地爬行,司机透过雨幕望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终于提出了抗议:“这种路我不敢走,你们要去,得另外换车!”
于是我们又换了一辆破旧的北京吉普,但是司机上去开了两下后说车太坏,路太滑,怕出事,不敢开,便停了下来。
雨越下越大了,云雾中隐隐约约地看见山上仍然在坚持工作的人们。一辆拉树苗的“小四轮”驶过路边,同行的县林业局副局长李健招手让它停下,让上面的两位青年人接受我的采访。
这是两个英俊的藏族小伙子,满身泥泞,满头漂亮的卷发,一位名刀登,一位名丁真多吉,当地人,二十一二岁,中专毕业,父亲都是县干部。他们挤坐在破吉普车上接受了我的采访。
刀登开朗地笑着告诉我:“造林人喜欢下雨的日子,这种天气种村,树容易成活,因此,越是下雨,大家干得越是起劲。”丁真多吉说:“我们4月份就上了山,8个人,6月又上来了12个人。我们在山上已经住了三个来月,没有星期天,连‘五一’都没休息——季节不等人呀!刚上来的时候,山上还在下雪,风也很大,帐篷里很冷……”
原来,由于资金困难,他们住的只是绿色帆布单帐篷,我知道,这种帐篷是根本无法抵御高原的严寒的。
我问他们:“你们一天的工作量有多大?伙食怎么样?吃得好吗?”
他们对视着眼睛里闪烁着调皮的亮光,黝黑的脸上露出雪白的牙齿,笑了笑,最后还是刀登回答道:“每天早上8点半上山,中午不休息,一直到晚上6点半下班,任务主要是指导民工们栽树。山顶上的海拔是4500米,每亩地要种250到260株……吃饭呢,有时搭便车去城里买点肉买点菜,偶尔能喝上一次酥油茶,多半是吃当地老百姓生产的洋芋,发了芽的洋芋也得吃……”
显然,他们任务重而生活又极其艰苦,于是我又问道:“想家了吗?”
“想家了。”丁直多吉轻声回答着点了点头,“爸爸妈妈看见我们变黑了、变瘦了都心痛了。但是‘天保’工程还是应该搞,我们这里过去是伐木区,树砍光了,造成水土流失,栽了树可以减少洪水,再说,这种艰苦生活对自己也算是个锻炼吧……”
李健副局长插了嘴:“我们这帮年轻小伙子在山上干了几个月,变得又黑又瘦,还长起了胡子,可他们原先在城里都是有名的帅小伙哩,又会唱歌又会跳舞,好多姑娘的眼睛都在跟着他们转……”
两个年轻人发出了爽朗的、充满青春气息的笑声。在笑声里我问他们:“有女朋友吗?”
“哪里有时间找女朋友?一种树就要在山上呆几个月,今年可能还有7天到10天才会结束,回城里没几天,9月份又该下乡搞林政、搞防火了!”刀登既调皮又感伤地摇了摇头,但说到这里,他又眨了眨眼睛,露出了微笑,“说起艰苦,我们是男人,没啥好说的,可造林组还有女的哩!4月份上山就有5个女娃娃,藏族汉族都有,我们的营林股股长李忠兰就是女的!”
女人当营林股股长,而且在高原地区!我大吃一惊:“她多大岁数?”
“26岁!”望着我惊异的神色,李健副局长显然很得意,“李忠兰这个女娃娃确实不简单,泸定人,省林校毕业,去年才生了娃娃,今年春天就带着大家上了山,您一定要采访采访她!”
直到6点多钟收工以后,我才在林间苗圃潮湿的地铺边采访了李忠兰。年轻的营林股股长单薄清秀,身材并不高大,和其他的女职工一样,也穿着色彩鲜艳的外衣,只是表情沉稳一些。她平静地告诉我:
“我们的工作很平常,实在没有啥惊天动地的大事。造林必须在雨季,山上没有房子,只得睡帐篷,被盖经常是湿的,这没法子。有一天下了暴雨,帐篷被大风掀开了,被褥全泡在水里,人人都成了落汤鸡。女职工们经常叫喊腿痛、腰痛,但有啥办法呢?自己已经选择了这项工作,就得坚持下去……您问我的孩子?女职工们有孩子的不只我一个,绝大多数都有了孩子,有的留在县城,有的送到内地,她们的老家在遂宁、隆昌、重庆甚至更远的地方……当然,妈妈都想孩子……
“但是,我们是搞林业的,就得想办法把树栽好,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良心。为了提高成活率,今年我们种植高山松时大量使用了营养袋育苗,营养袋很重,要背上4000多米的高山,民工们一次只能背二三十个,还要背水浇灌,一个人一天只能完成80到100株,因此我们只得加班加点早出工晚收工,尽量保证质量,提高成活率……树没有栽活,不但季节过去了,而且由于经费少,以后没钱补栽,那就是终生的遗憾!”
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职工们慷慨地拿出珍藏多时的一块猪肉炒起了回锅肉,热情地挽留我们吃晚饭,但我们怎么忍心分享他们仅有的一点美食呢?于是婉言谢绝匆匆告别了。
在回城的路上雨越下越大,后来又下起了冰雹。豌豆大小的冰雹把汽车的玻璃打得辟辟叭叭地乱响,雨水混合着车轮溅起的泥水,把汽车的挡风玻璃抹得模模糊糊。气温骤然下降,使我真切地体会到了“长冬无夏”的滋味。
于是,我的心又飞到了李忠兰和她的伙伴们身边,山上想必会更加寒冷吧?难道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我在心里默默祷告:“祝福你们了,扎西德勒(吉祥如意)雪域高原上的造林人!”
复活的干热河谷:宁南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专家们认为是干热干旱河谷地区。
这是死亡的河谷。
透过浊浪滔滔的河水和寸草不生的河谷,人们仿佛看见了造物者严厉的眼神,听到了造物者雷霆大怒的谴责声。
一位专家曾断言:“干旱干热河谷的生态恶化状况已经不可逆转!”
但是,干旱干热河谷真的再也无法治理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来到了金沙江边四川省凉山州的宁南县。
一进入宁南,我便被扑面而来的美景所震惊。在明亮的蓝天白云和亚热带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眼前是许多漂亮的、金灿灿的梯田。稻子熟了,除了金色的稻田便是微微带着灰绿色的甘蔗地,蔗地边全是碧绿的桑树,极像镶嵌了一道美丽的花边。
汽车行驶到了著名的葫芦口,这是黑水河汇入金沙江的地方,但它的著名却是因为培育成功了两千多亩极为美丽的新银合欢林。
新银合欢粗看起来有点像槐树,但叶片比槐树更细小更秀丽。这种树生命力极强,不但耐干热,而且繁殖特快。树上总有许多像豆类一样的种子,掉到哪里便在哪里生根、发芽。
汽车驶进新银合欢林后,宛如走进了一个绿色的迷宫,炽热的阳光被遮住了,浑身都感觉到绿色的清凉。在阳光照得到的地方,树叶变得透明,带一点灿烂的黄绿色;而在阴影中,那绿色却变得极厚、极浓了。
在亚热带的9月,新银合欢正蓬蓬勃勃、热热闹闹地开花,每朵白色或红色的花朵都像一个毛茸茸的绒球挂在树上,一个个可爱的小绒球把新银合欢林和干热河谷装扮得生机盎然。
它们是干热河谷的精灵,也是干热河谷的灵魂。没有它们,干热河谷将重新变得死气沉沉,失去了希望,失去了梦想。
从葫芦口我到了华弹镇,这是干热河谷的腹心地带。如今,集镇附近全是一条条木麻黄构成的绿色走廊,把华弹镇打扮得十分妩媚。
华弹镇境内的金沙江也有宽阔的固沙林和防护林,长达18公里,树种主要是木麻黄,也有一些新银合欢。金沙江沿岸是沙化特别严重的地方,木麻黄不但耐旱、耐涝,而且耐高温。
过去,华弹镇曾流行着这样的民谣:“华弹十里黄土坡,风大沙又多,种植一片坡,收回一箩箩,有女不嫁华弹哥。”地处黑水河与金沙江汇合处的葫芦口更有“火焰山”之称,最高气温达摄氏42度以上,地表温度可达摄氏78度。年降雨量740毫米,但蒸发量却高达2300多毫米,特别在旱季,蒸发量更达到降雨量的10倍以上。狂风可以把人吹倒,可以吹折两人合抱的木棉树,把甘蔗叶子刮得只剩下光刷刷,飓风刮来的沙堆会顷刻之间埋没所有的庄稼和道路。甚至人们睡觉时也不敢侧卧或仰卧,只能俯身——为的是怕嘴鼻里刮进大量泥沙……
于是许多人被迫搬迁,成为“生态难民”,最后葫芦口只剩下几户人。
为了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自1962年起,林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开始调查和探索。
当时,首先要了解的是,干热河谷过去到底有没有植被。一位90多岁的老人告诉他们,几十年前宁南县沟谷两岸长满了灌木藤蔓,有的地方甚至树木参天,松树的胸径足有一尺多粗。仅仅几十年内,特别1958年的“大跃进”以及后来的毁林开荒,才让宁南县改变了模样。
经过调查,林业人员们一方面对森林的消失感到痛心,另一方面也感到欣慰,因为他们终于了解到宁南县在不久的过去还是森林茂盛的地方,恢复植被有一定希望。
于是,1964年到1966年,林业部门组成了工作组到华弹公社开始育苗造林,得到了公社党委的大力支持。最初选择的树种是桉树、女贞、木麻黄、攀枝花、巴茅等,经过实地比较,发现木麻表现最好。仅仅两年多,各生产队便建立了自己的育苗基地,金沙江边、公路两旁,形成了1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当年的成活率都在70%左右。
“文化大革命”爆发了,一切工作陷于瘫痪,毁林开荒再次兴起,宁南县改变干热河谷生态环境的努力被迫完全停顿。
直到1973年这种情况才有了改变,县林业局再次从广东引进大量木麻黄树种,在金沙江边继续种植防护林带。华弹公社党委和革委会决定每个生产队拿出一部分土地,指定专人负责育苗和护林工作。
到1980年底,沿金沙江边的沙堆上终于出现了绵延10公里、由10到20行木麻黄组成的绿色巨臂;公路两旁出现了婆娑的行道树;两万多亩荒山重新披上了绿色的盛装。
打倒“四人帮”后,四川省正式开展了对干热河谷治理的研究工作,华弹公社列入了这个课题的实验范围,在葫芦口建立了实验点。
凉山州林科所技术人员刁阳光等和县林业局技术人员一起,先后对几十个树种进行了实验和筛选,又从澳大利亚引进了新银合欢进行栽培。新银合欢表现十分良好,不但耐热耐旱繁殖力极强,而且嫩梢和树叶可作肥料和青饲料,树干可以造纸,一般七八年后便可以开始采伐。
经过艰苦的探索,技术人员们除解决了干热河谷的造林树种外,还总结出水平带加大穴整地、营养袋育苗等一系列栽种方法,造林面积扩展到除华弹外的其他地方,共有5000多亩。1987年四川省科委就这个课题进行了验收,并授予科技进步奖。
生态的改善带来了经济的发展。1975年华弹人均纯收入只有41元,粮食亩产不足100公斤;而1996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余元,粮食亩产达625公斤。除此之外,全镇还生产甘蔗7万担、蚕茧万余担。
而过去只剩下几户穷苦人家的葫芦口呢?如今竟因那几千亩新银合欢而远近闻名,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集镇。上千人在镇上做生意,有宽敞的街道、漂亮的楼房和程控电话,有卡拉OK厅、电子游戏机,甚至还有出租小轿车!
一位省领导视察后,称华弹为“南国风光小天府”。
国际山地中心主任佩宁克博士前来考察后赞叹说:“这真是人类战胜干旱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