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夹金山林业局的管护范围内,由于多年来一直坚持迹地更新,因此并没有留下多少荒山,造林搞完了,几百名工人又怎么办呢?
林业局的领导们已经考虑到这种情况,他们正在努力培育国家森林公园,希望让天生丽质的夹金山进入四川省旅游环线,和卧龙、四姑娘山、碧峰峡、瓦屋山、乐山等连结在一起,成为四川省旅游线中的又一个亮点。
除此之外,他们还引进了德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粉体干法设备及技术,创建了微纳粉体有限公司,生产高纯度的重质碳酸钙,产品可广泛用于塑料、橡胶、造纸、陶瓷、涂料、日用化工、建材乃至食品、医药、饲料等领域,填补了西南空白。筹建公司时,由于缺乏资金,林业局曾四处借贷,最后竟不得不向职工们开口。考虑到职工们工资低、负担重,最初只想借100万元,但职工们知道局里的困难后,竟主动求亲访友,一下子凑足了270多万元……让工厂动工后八个月就投入了试生产。
离开泥巴沟林区时,豪爽、热情的林业工人们一再邀请我来年春天再到林区来,再闻闻树林的清香,再看看杜鹃花的灿烂……而我也祝他们的森林公园和重质碳酸钙产品早日取得成功,让这些长年累月在高山上播撒绿阴、造福人类的人,生活上也得到改善。
水墨丹青的制作者们
岷江上游、青衣江畔的洪雅县有“绿色明珠,雅自天成”之称,近年来已经成为蜀中的旅游胜地,境内的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与峨眉山、乐山大佛构成了四川西南部旅游的金三角,并且已经列入了国际旅游线路。这里是典型的山区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森林覆盖率高达60%,接近世界林业发达国家水平。
这是洪雅的林业工作者们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
以“神、奇、秀、美”著称的瓦屋山中,丰富的森林生态群落、漫山的奇花异树、四季迥异的秀丽风光,处处都有林业人辛勤的汗水;而玉屏山上那3万亩柳杉林,更是林业人智慧和双手的产物,吸引了德、英、日等国的专家和世界银行的代表们多次前来考察。
这些柳杉林是20世纪50~60年代陆续种植的。
在一个下着小雪的阴天,我走进了玉屏山森林公园。
一路都是遮天蔽日的柳杉林,它们不只是郁郁葱葱,而且直插云天,一走进林间,便马上感觉到光线的幽暗。幽暗中,一些蕨类和小灌木都染上浓浓的墨色了。
柳杉树形很美,不但通体笔直、翠绿,而且枝叶比云杉和冷杉更茂密,在雄伟中透出幽雅,很像我在其他地方看到过的原始森林。
柳杉不但树形极美,而且生长快、寿命长、用途广,根系可深至1~1.5米,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柳杉边材是白色的,心材是红色,纹理通直,既可供房屋、车辆、船舶、家具之用,又可作美术品材料。柳杉还有一个突出优点是抗病虫害,它能分泌出一种具有松柏香味的液体,这种液体不但对人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而且还能杀灭蚊虫,因此玉屏山虽然气候湿润、林草茂密,却是一个独特的无蚊区。
一望无际,莽莽苍苍的森林,让玉屏山变成了绿色的海洋。弯弯曲曲的小路,层层叠叠的群山,直泻而下的瀑布都隐藏在林海之间,愈见其宁静清幽。山间的小溪中有许多美丽的石头,大的像磨盘,小的像珍珠,在溪水和山雨的浸润下全都变得玲珑圆润,竟像玉石雕成。
上山时遍山满是云雾,上山后又飞舞着霏霏的雨雪,雨雾岚光、瀑布森林便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
其实,这丹青的制作者是原洪雅县林场场长、县林业局局长萧朝清。
我特地采访了这个在林业部门工作了35年的老人。
年届七旬的萧朝清牙齿已经脱落,耳朵也有些背,举止之间似乎有些颟顸,但一谈起洪雅的林业,却马上来了精神,思路敏捷,如数家珍。
萧朝清参与领导的造林面积达50万亩——全部经过验收。
最初的造林高潮出现在1956年,当时毛泽东主席号召“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洪雅县立即响应,不但成立了县林场,而且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人民“12年内绿化一切荒山荒地”,实现“无山不绿,无水不清”,从各乡、镇集中了5000人组成造林大军,奔赴各个山头造林。没有住处,九个造林大队部分住古庙和民房,民工们住岩洞、搭工棚;没有吃的,自己把大米、猪油、豆瓣酱背上山……
当年造林2.7万多亩,育苗800多亩。
由于生活十分艰苦,特别是几千人“一哄而上”,住房问题很难解决,工棚四面通风,白天漏太阳,晚上漏月亮,大雨大漏,小雨小漏,得戴着斗笠睡觉,因此人心浮动,绝大部分民工闹着要回家,到1956年底便只剩下了1000来人。
在种树的同时,上级又号召推行前苏联实行的“大面积皆伐”,全县海拔1500米以下的地区,直径20厘米以上的大小树木皆被砍伐,林场也伐木2万多立方米,运出的仅1.1万立方,大部分沤烂在林里。
但是,对洪雅县林业的更大破坏却是1958年。10万人上山伐木烧炭炼铁,“山山点火,处处冒烟,树木砍光,遍地高炉”,到1962年,仅中低山区还剩下一些成片森林,坝丘区已经无林可砍。
1958年反右倾时萧朝清曾受到过一次批判。原因是一天半夜12点左右,上级突然通知,让他立即集中全林场的斧头,赶到柳江、高庙等公社去砍树炼钢铁,他当时为难地回答:“太晚了,来不及通知,得等明天……”于是,便被斥责为“严重右倾”,受到了批判。
营造柳杉林是1959年以后。
当时萧朝清已经连续营造了几年的云杉和别的杉树,但每一次这些杉树长到一两公尺高便会出现立枯病,根部腐烂,极难存活。为这个问题,萧朝清十分苦恼。后来,他到北京去参加林干班学习,听专家们说,柳杉抗病虫害能力强,易于生长,便向专家们请教哪里有柳杉的树种,专家们回答,四川彭县(现彭州市)就有。
从北京归来后,萧朝清立即组织采种队到彭县采种,当年就进行了试点,发现柳杉很适合在洪雅生长,于是便大面积推广,栽种的面积达到了18万亩。
“大跃进”紧接着便是三年困难时期,林场人数锐减,从农村抽调的民工基本全部回家,最后只剩下了400多人。为了保住林场,萧朝清带领大家一面育苗、种树,一面种粮、种菜、种油菜籽、喂猪,终于渡过了困难时期,保住了林场。
对森林大肆破坏后,昔日风调雨顺,被称为“任随天下旱,洪雅有半收;任随天下乱,洪雅本无忧”的地方,1961年以后竟连续发生旱灾和洪涝灾害,造成粮食大面积减产,有的乡甚至减产90%。被洪水冲毁的农田达2万多亩,死亡40余人。
虽然当时还没有“改善生态环境”这一说法,人们对森林与自然灾害之间的联系也还缺乏清楚的认识,但是,从切身的体验中,萧朝清却痛切地感觉到了毁坏森林的恶果,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洪雅的山山水水重新绿起来,于是在推广种植柳杉的同时,他还发动农民种竹、种桑乃至把低产的松林改造成为速生丰产林。
“文化大革命”爆发了。
“文革”之初,萧朝清仍然带领着职工们在山上种树。大家白天砍草、挖窝、栽树,晚上住在临时搭设的工棚里。为了提高劳动效率,萧朝清推行了“计时工资加超产奖励”的分配办法;又搞了“两参一改三结合”以及“五大管理”。随着运动的“深入”,国家主席刘少奇成了叛徒、内奸、工贼,萧朝清也成了“修正主义的黑爪牙”,他的一切管理办法都被斥为“奖金挂帅”、“物质刺激”,挨了数不清的批斗,挨打、“坐飞机”、脖子上挂上几斤重的牌子游街……罚跪瓦砾堆时,膝盖曾被瓦砾刺得痛彻心髓、鲜血长流,挨打时,右手的无名指曾被生生拗断,变成了终身残疾。
但是,萧朝清始终认为,自己“绿化洪雅”的想法并没有错,于是他晚上挨打、挨批斗,白天仍然坚持上山种树。过去他主要是指挥别人挖、别人种,现在他亲自挖坑、亲自栽种了。在当时那些黑白颠倒、乌云密布的日子里,看见自己亲手栽下的树木在一天天长大,苦闷而困惑的萧朝清,总是会在心灵深处体会到一种难得的欢欣,一种说不出的满意。
1967年被“打倒”,1970年被“解放”,玉屏山上的柳杉树,相当一部分就是在这个期间种植的。因此,每一次看见这些美丽的森林,萧朝清总是有许多激动和感慨。
“文革”后1980年萧朝清担任了县林业局局长,四川省号召搞速生丰产林建设,洪雅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萧朝清带领林业局技术人员长期在乡(镇)蹲点,用政府给予少量补助(每亩10元)、农民投工投劳的办法,发动大家植树。每年造林2~3万亩,到1988年,全县柳杉的栽种面积又增加了30来万亩。
为了发动农民植树,林业局许多干部都长期和农民吃、住在一起,反复宣传种树的好处。然后从宣传到设计、培训、技术指导、验收汇总全程服务。天晴下雨都一身湿,一年穿烂一双筒靴,两年穿烂一双毛皮鞋。往往10天半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回到家里便是一身虱子,惹得妻子们又是好笑又是抱怨。有一次,调查队队长谭程坐着竹筏去河对面检查农民们种树的质量,划到河心,竹筏竟散了架,不会水的他掉进河里,喝了好几口水后才被农民们救起。回家后,一直不敢把这件事告诉妻子……
90年代初,洪雅县被四川省列为效益生态农业试点县,1993年又被国家列为全国50个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之一。近10年来,全县坚持“以土为基础,以水为命脉,以林为核心,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兴工,以工促农”,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和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
1998年以后,洪雅县在全面停止了对天然林的砍伐后,三年中又人工造林3.5万余亩、退耕还林2.5万亩,封山育林17.6万余亩、人工促进更新4.4万余亩。2001年34万人口的洪雅县人平森林面积已经达到近5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0%,已经超过解放初期54%的水平,只是森林的质量不如解放初期,那时原始天然林占90%以上,而现在人工林的比例已大大增加了。
林业世家
在四川著名的风景区乐山市四峨山上,有一群护林人员组成的临时家庭,这就是葫芦林场,“家长”是70岁的场长卢盛明,成员是林场的六个职工。
脊背已经微微地伛偻,满脸已经刻上了深深的皱纹,竟让人想起那些老松树的树皮,但头发并没有花白,眼睛依然清亮如泉水,卢盛明在林场里已经度过了28个春秋。如今,他和这里的山、这里的林紧紧地融为一体,为了这一片绿色,心甘情愿地远离现代生活、远离城市,甚至远离家人。老人唯一的嗜好便是抽几口叶子烟、喝两口烧酒、吼几声山歌,最爱吼的便是那一句:“我们大家都来唱首太平歌……”
卢盛明家在农村,1975年被安排到社办企业葫芦林场担任场长。葫芦林场实际上只能算一个“袖珍林场”,800来亩土地中只有300来亩稀疏的树林,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剩下的土地主要开荒种玉米,每年给葫芦镇上交5000到1万元,因此林场的职工们基本没有什么收入,和别的农民一样,只能记点工分。
但是,卢盛明却爱上了这个工作。
拙于言辞的他,说不出许多大道理,但自从到了林场后便很少回家,虽然没工资、没保障,甚至没有电灯,他却从来没有怨言。不但精心管护着那些稀疏的残次林,而且建起了苗圃,探索育苗的办法并进行补种,还在林间种起了中药材黄连,为职工们增加收入……树越长越高,树阴越来越大,黄连不能种了,他仍然毫无怨言,仍然尽心尽力地管理着这一片森林,守护着这一片绿色。有一次他误食野菌子中了毒,但昏迷中仍在高叫:“快,快把那个‘撬杆儿’(小偷)给我逮到,他在偷树!”
人们常说,卢盛明是一个“六亲不认”的人,哪怕是至亲,只要是偷树,他也毫不留情。过去这一带偷树的很多,但在他的精心管护下,偷伐者终于慢慢绝迹了。
卢盛明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虽然贫穷,但妻子贤惠,孩子们孝顺。贤惠的妻子千方百计、省吃俭用让七个孩子全都上了学、参加了工作。老四卢大均四岁就能帮着大人们干活,放牛、割猪草。和父亲一样,也特别喜欢森林,一放学,就钻进了树林,不是拣柴,就是爬上树摘野果;每逢寒暑假就上山去,在林场当了义务工,除草、种树、育苗样样都干。高中毕业时同学们互相留言,他竟写了一句:“为振兴沙湾林业而努力(葫芦镇在沙湾区)”。考大学时第一志愿便是川农大林学系,毕业后自愿回到了家乡,编制最初在沙湾林场,后来转到了沙湾区林业局,如今已经是区林业局副局长和高级工程师了。
尽管近年来林业局的工作十分繁忙,但是卢大均仍然常常挤出时间到林场去看看老父亲,给父亲卷卷叶子烟。虽然儿子已经长成了一个清秀、文雅的小伙子,而且当了副局长和高工,但是在父亲的眼里他仍然是一个孩子。见面后两人拿着抚育刀一面砍着林间的杂树和野草,一面父亲会这样叮嘱道:
“干工作要认真负责,比如当这场长,自己要带头,人家交给你的事要干好,不能偷奸耍滑!”
但是,儿子毕竟不是当年那个孩子了,林学专业毕业的副局长和高级工程师竟也看出了父亲工作中的问题,曾当面毫不留情地批评父亲管理的苗床“太粗放”,父子俩争执起来,父亲虽然不服气,但道理上却说不过儿子。
正是在儿子的建议下,卢盛明的林场才有了转机。
那是1994年,沙湾区林业局在林业建设中推行股份合作制,把土地、劳力、种苗、资金等按比例分成股份,采取“入股联营,成片开发,集中利用,专业经营”的运作方式,实行育林、护林、采伐、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一方面开发土地资源,一方面增加农民收入。儿子便向父亲建议,葫芦林场也走股份合作制的道路。
在葫芦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葫芦林场成功地改制了:当地政府以土地入股,占有股份30%;区林业站以资金入股,占有股份35%;林场七名职工每人占有股份5%,共35%。改制后区林业站投入了资金,将剩下的500亩荒山全部种上了柳杉和各种杉木,并作为吉象公司(造纸)的原料基地。绿过七八年的努力,这些杉木已经郁闭成林,最大的胸径已达40多公分,林场的规模已经大大扩张了,职工们的收入也有了保证。
卢盛明贤惠而能干的妻子是一直支持丈夫的,只是过去由于孩子小、家务事太多,无法上山照顾老头子。现在孩子们长大了,纷纷成家立业了,她便常常抽空上山,一方面照顾老头子,一方面给林场的职工们做几顿可口的饭菜。
而卢盛明呢?每当他衔着叶子烟坐在林场那简陋的小砖房前,望着昔日的荒山秃岭已经变成满目青山时,一种说不出的舒畅和自豪便油然而生。
于是山林中便响起了他虽然苍老但仍然有力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