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生存与毁灭
1744700000096

第96章 特殊的群体:阵痛中的“大森工”(2)

由于社保部门是按国家规定的统筹项目发放养老金的,因此一些非统筹项目(如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便无法解决,这部分支出约占离退休费的20%左右;除此之外,还有离退休人员的医药费、安家费、房屋修缮费、抚恤丧葬费等。据统计,到2002年初,四川全省林业部门已经拖欠离退休人员各种费用2.21亿元。

以道孚林业局为例,全局在册职工共1100来人,但离退休人员却达1900多人,除此之外还有368个抚恤对象,医药费、抚恤费等每年约需400万元左右,到2001年夏天,已经连续三年没有支付。

川西林业局已欠离退休人员各种费用2000多万元。

炉霍林业局是全省唯一没有职工上访的林业局,1997年曾被省计经委列为全省5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之一,局长张继乾被评为四川省优秀企业家,多年来从未拖欠过国家的税费和职工的工资。但由于每年约需负担离退休人员的各种费用600来万元,企业已经感到难以为继,在接受采访时,一位党委副书记竟流下了眼泪……

松潘林业局共有离退休人员1400多人,抚恤对象240户,每年仅离退休人员的非统筹部分和抚恤金便需400万元左右,企业根本无法支付。

由于工资和离退休费、医疗费等长期拖欠,职工们反映十分强烈,仅2001年到省政府和有关部门上访的便达17批、1500多人次。最多的一次达500多人,滞留时间最长的达9天。2002年春节刚过,居住在遂宁、南充等地的500多名离退休人员,又集中到省会成都上访……

“转轨变型”中的两难处境

多年来,森工企业不但用“调拨价”为国家提供了大量建设急需的木材,而且也为国家财政提供了税收。以四川省炉霍林业局为例,国家投资共4000多万元,而创造的税利却达8000多万元;又如壤塘林业局,国家投资仅460余万元,但建局42年实现的税利达9100多万元(其中税金2780万元,利润6300余万元),相当于国家投资的20倍。

但是目前这些企业处境都十分困难。

长期以来“大而全”的体制以及特殊的生产环境和产品,造成这些企业人员多、负担重,许多森工局医院、子弟校、车队乃至公检法各种机构俱全;几十年来的计划经济模式,又使这些远离中心城市、远离市场的企业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强烈冲击。

到1998年6月,仅四川省马尔康林业局便欠在职职工工资7个月、欠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15个月,职工们忍无可忍,上访期间竟把局长的衣服都扯烂……

天保工程启动后,职工们的基本生活费有了保证,但体制上新的困惑出现了。

主要问题是:停止采伐后,长江上游所有的森工企业都不再经营、出卖木材,转向了护林和造林,这是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的公益事业,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经营行为,管护和造林的规模乃至资金投入也来自国家的指令性计划,并不受市场左右,也不能由企业“自主经营”。

在这样的情况下,森工“企业”还是“企业”吗?难道国家还不应该把它们当作从事公益事业的“事业单位”,并享受事业单位的有关待遇?

由于帽子是“企业”,它们不但无法享受调资、边远艰难地区补贴等待遇,而且还仍然要缴纳职工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教育基金、在职职工养老金、工会经费等8种费用,这些费用约占职工工资总额的36~39%,靠“天保”资金过日子的“企业”根本无法支付,只得长期拖欠社保局,万不得已时,便只得“撞高压线”——挪用国家的天保资金。

有的局也尝试过进行多种经营,曾先后办过小水电站、水泥厂、造纸厂、铁合金厂、獐鹿场、养鸡场、水产养殖场、蔬菜基地等等,但绝大部分都先后失败。失败的原因有的由于高原地区一个县城只有几千人,市场容量太小,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离大市场和中心城市太远;也有的由于违反国家的产业政策或自己决策失误、经营管理不善;还有的则是由于地方政府不予扶持,甚至采取“吃大户”的办法进行敲诈勒索。

处于夹缝中的森工“企业”,体制上的困惑除了上面谈到的“企业”与“事业”不分外,还有一个突出问题便是与地方政府乃至地方老百姓的矛盾。

森工“企业”过去在“森老虎”时代不是省属便是州属企业,人员绝大多数来自内地,自从效益滑坡和实行天然林禁伐后,各种矛盾出现了:

道孚林业局规划设计了36万公顷(540万亩)天保工程作业地,但乡政府和老百姓们认为破坏了草场,不让栽,县政府来协调后仍然栽不下去,甚至过去林业局的迹地也被老百姓们占用了;

松潘林业局在干旱河谷边植的树,一次又一次被老百姓齐腰砍断,甚至补种一次砍一次;

川西林业局修建的甲司口电站长期收不到电费,仅2001年地方各单位便欠费40多万元;

马尔康林业局和当地发生了林地之争,林业公安干警挨了打、枪被枪,中层干部也有人挨打,某地方领导扬言:“马尔康林业局的事没得我点头一律不准办!”

壤塘林业局301工段的一些住房被当地的农牧民强行拆去,木板也被拿走。在林政管理中,林业局和当地农牧民多次发生冲突乃至打架,林业局和地方政府也有利益之争。

有人曾建议将这些森工骨干企业全部下放到县,与县林业局合并,但目前这方面的条件似不成熟,正如有的职工反映的那样:如果真下放了,可能上访的更多,不但退休的上访,连在职的也要上访了!

目前,这些“大森工”职工们的生活仍然是艰难的。发达国家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大城市里的人们已经流行“选美”和时装表演,而他们却仍然生活在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耕时代。有的职工已经感觉到自己和外部世界的隔膜,在享受短暂的探亲假时,竟常常提前回到林区,原因是:看不惯外面的社会。

造林时节,他们仍然会四五点钟就起床上山,直到天黑才回来。屁股上挂个玉米面馍馍——有时被老雕叼走,就得一直饿到天黑……冬天巡山时,由于林区不准生火,睫毛和胡子上都是冰,双脚冻得失去了知觉,下山后鞋都冻得脱不下,要坐在火炉边烤一阵后才能脱下来……

考察中我曾到过阿坝州极其偏僻的国家级贫困县壤塘,并到了竹柯沟的壤塘林业局301工段,和那里的林业工人们进行了座谈。

竹柯沟是一条很窄的小沟,但长期以来木材就从这条小沟里漂出,进入杜柯河再进入大渡河。竹柯沟虽然只是一条小沟,但沟边仍然有高耸的岩石,溪水击打着岩石,涛声訇然,竟有些像雷鸣。

工人们住的房子是30年前用泥土、木板和小木棒盖上油毛毡搭成的,泥土地,冬天很冷,被子上都有霜,而夏天则会漏雨。

座谈时,工人们最担心的便是“大森工”和县上“小森工”合倂的问题,瘦瘦的工段长崔显超说:“我54岁了,从18岁起在林业上干了36年,山上像我这样的老同志已经不多了。我一辈和树林打交道,从砍树到栽树,我喜欢这工作,也舍不得这一片树林。真要和县上合并了,把树林交了,我们搞一辈子,就啥都没有了……”

另一位斑白胡子的老工人支均常也担忧地说:“把我们交县上,县上正在搞下岗,我们跟县上没有关系,准让我们先下岗,让那些不懂造林的人来造林……”

下岗分流,的确是林业工人们面对的又一个严峻问题。

“天保”资金逐年减少,迫使各“大森工”不但将职工们的退休年龄提前(规定男工55岁必须退休),而且还将让一部分工人“分流”。

“分流”以后干什么?林业职工是特殊的群体,多年来远离外面的世界,技术又十分单一,长期以来住在深山老林,既没有报纸更没的电视,不会用电脑、不会开汽车、不会说英语,到哪里去自谋职业?又怎样参与残酷的市场竞争?

当然,下岗和分流的压力不仅对“大森工”,对“小森工”同样存在。在四川省天全县林业局漂亮的办公区门口,我曾注意到了一对40岁左右、在寒风中瑟缩着卖卤肉的夫妻,他们的生意十分清淡,在街头上从早站到晚,最多一天也只能卖一二十元。除了成本和税收还有什么?经过询问,知道他们过去都是林业系统的职工,现在都下了岗。丈夫以每个月600元的代价“买断”了工龄,得了不到1万元,妻子就更少,两人加在一起只有1.6万多元。后来一打听,当地林业系统下岗的还大有人在,天全县林业局办公室主任的妻子以每月500元的价格“买断”了工龄,得了8200元,警督的妻子也是如此,全家人从此便靠丈夫600来元的月薪养活三口之家……

除了职工还有职工子女也是“大森工”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林业职工的子女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又无其它技能,1984年以后,森工部门停止招工,这些子女便只能在家“待业”。许多家庭儿子无业,孙子也无业,全家只靠老爷爷微薄的工资生活,于是便成为不安定的因素。川西林业局有200多个职工子女就业无门,为了养活他们,一些干部甚至副局长下班后都要种地。壤塘林业局2000年有职工557人,但随局的家属子女却达726人,其中无业的有429人,有的甚至二至三代无业……

为了“稳藏安康”,各林业局都想了很多办法,包括给职工子女们一点造林和管护的任务,这些人自己也种点洋芋、挖点药材、捡点菌子等等,但随着“天保”任务的减少,矛盾将更加尖锐。

针对目前森工行业“转轨变型”中这些复杂的问题,各地都提出了一些建议,归纳起来大概有这样一些:

豁免森工企业过去所欠的各种税、费;

对森工企业银行债务先实行挂帐停息,然后由经贸委、银行及林业部门对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对确实因停采造成无力偿还的银行债务,通过呆坏帐冲销等方式予以解决;

明确“大森工”的性质——到底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不同的性质应有不同的政策;

根据“大森工”历史所形成的特殊性,在对待退休、下岗等问题上,不应和其他行业一样采取“一刀切”的政策;

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解决森工部门离退休人员相关问题;

调整“天保”作业单价,使森工部门增强发展后劲;

将社会服务机构与森工企业进行剥离;

采取措施(包括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协调林牧矛盾及“大森工”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

这些建议有可行的,也有不可行的,但对百万森工大军这个特殊群体,国家确有必要认真进行研究了。

1932年美国森林学家巴·贝克在仔细考察美国的森林状况后,向当时还任州长的罗斯福提出建议:能不能派25万失业青年去植树造林,罗斯福立即回答:“能派30万人去吗?”

后来,在1933年至1939年间,至少有300万美国人在民间资源守护队工作过,他们为美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让美国拥有了巨大的经济潜力,以致终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在打一场世界大战的同时,又能提高生活水平的国家。

我们是不是应该对美国的做法进行借鉴,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保护我们的森林和植树造林队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