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11点钟,年迈的列夫·托尔斯泰用颤抖的双手穿上衣服,燃起蜡烛,给他的妻子写最后一封信。他激动地写道:“我不能再在这种奢华的环境中生活了。我要像在我这个年龄上的老人所习惯的那样去做:从尘世的生活中逃出来,在孤独和寂寞中度过自己的晚年。”
第二天拂晓前,托尔斯泰乘上一辆四轮轻便马车,离开了自己的庄园。接着,他来到火车站,登上一节拥挤的三等车厢,同车上的工人、农民促膝而谈,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一天后,他到达一个修道院,和他妹妹相处了两天,又不辞而别。谁也不知道他究竟要到哪里去。秋天的阴霾天气和激动的心情,严重影响了这位82岁老人衰弱的身体。在到达阿斯塔被沃车站(现改名列夫·托尔斯泰车站)的时候,他终于病倒了。车站站长赶紧把他安置在自己家里。医生诊断他患了肺炎。
托尔斯泰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俄国伟大作家。他突然离家出走和途中患病的消息,一下子传遍了全世界。这小小的车站,顿时成了俄国和全世界进步人士注目的中心。
他的病情越来越恶化了。1910年11月7日,也就是他离家出走的第11天,这位举世闻名的文学家终于溘然长逝!
在成千上万人们的护送下,托尔斯泰的遗体被运回到他出走前生活的地方——图拉城附近的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并安葬在一个峡谷的边缘。他的童年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两岁时母亲就去世了,9岁时又失去了父亲。16岁进喀山大学,三年后又转到彼得堡大学,不久退学回到波良纳。
那时,俄国腐朽的农奴制还很盛行。托尔斯泰是波良纳庄园300多名农奴的主人,亲眼看到农奴们过着悲惨的生活,觉得自己有罪过,便试图帮助农奴改善生活。但农奴们始终把他看做是老爷,不相信他会帮助他们,这使他非常苦恼。
托尔斯泰的哥哥是沙皇政府的炮兵军官,见他心境不好,便建议他从军。1851年4月,他俩一起往高加索去了。在紧张的军事生活之余,托尔斯泰从事文学创作。
第二年7月,托尔斯泰把他的处女作——中篇小说《童年》,寄给了《现代人》杂志的主编涅克拉索夫。他附了一封信,说明这是他的长篇小说的第一部分,其他几部是否写下去,取决于这一部分成功与否。因为缺乏信心,托尔斯泰在手稿和信上只署了自己姓名的缩写“列·尼”。
涅克拉索夫对《童年》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立刻给托尔斯泰写了一封复信:
“我读了您的手稿,它是这样的引人入胜。我已经决定把它发表。因为没有谈到后文,不能下明确的结论。不过我觉得,作者确实是有天才的……”
这一年的11月,《童年》在《现代人》上发表。这部倾注着托尔斯泰本人童年生活体验的小说,生动地反映了旧贵族家庭中孩子们的生活,问世后受到读者包括知名作家的交口赞誉,使他一下子跃进了俄国著名作家的行列。
从高加索回来以后,托尔斯泰又被调到克里米亚。他参加了保卫塞瓦斯托波尔的战斗,担任炮兵连长,指挥五门大炮,向英法联军反击。在激烈战斗的间隙中,托尔斯泰完成了三篇《塞瓦斯托波尔故事》以及其他短篇小说。这些作品也都获得成功。
1863到1869年,托尔斯泰完成了他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题材,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法军的斗争,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生活动态。书中生动地描写了一批贵族青年在战争年代中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情感,同时揭露了漠视祖国和人民命运的贵族社会的腐朽,还描写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拿破仑等人的活动。全书篇幅浩大,有120多万字。出现的人物多达的550余人,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的重要作品。
为了写作这个长篇,托尔斯泰下了很大的苦功。他阅读了大量的历史书籍、回忆录和有关报刊资料,走遍了莫斯科各大图书馆,寻找参加过那些战争的人给他讲述故事。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用敏锐的眼光注视着周围的一切,不断地作笔记。为了使自己有真切的感受,他特地到当年主要的战场去了一趟,在当地记札记,画战役地形图,进行实地考察。到写作时,他每天一早就走进书房,不准任何人打扰。夜间,他的妻子在写字台边仔细辩认他的字迹,抄写他满是涂抹痕迹的手稿,经常通宵达旦。
写完《战争与和平》后,托尔斯泰休息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1870年的夏天,他整天同农民在一起耕地、割草。后来他又学习起希腊语来。隔了不长时间,他要求教师对自己进行一次考试。结果他竟然能够不用字典就译出希腊文,使教师惊诧极了。早在十年前,他就办了一所供农家孩子读书的学校。现在,他又为孩子们编写起《识字课本》。为此他又钻研物理学、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研究阿拉伯和印度文学,亲自翻译与改编了近700篇故事。后来,他又把课本进行精简,广为发行,使好几代俄国孩子用这个课本学会了读和写。
有一天,托尔斯泰又一次拿起《普希金文集》阅读,当朗读到其中一个片断时,他不禁喊道:“多么好!多么质朴!开门见山,也不用开场白!”说罢立即提起笔来,开始了一部新的长篇小说的写作。这部小说便是1877年完成的著名的《安娜·卡列尼娜》,小说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矛盾,对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政治、法律和道德,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在《安娜·卡列尼娜》写作的最后阶段,托尔斯泰越来越感到对自己生活的不满。他意识到地主和农民不可能携起手来,因而感到绝望,甚至想到自杀。后来他把注意力放到宗教上去,阅读了许多宗教书籍,并徒步十天,到一个修道院去朝拜。他去了解贫民的生活,并向他们施舍,甚至写文章呼吁土地应当成为公有。此后,他对自己优裕的物质生活感到良心不安,时常干农民的活,甚至和农民一起吃黑面包。
1887年,正当托尔斯泰思想上日趋矛盾的时候,他的一位当检察官的朋友向他讲述了一个案件:有个普通的姑娘受到一个贵族的欺骗,结果堕落受审。托尔斯泰对这个案件很有兴趣。两年后,他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复活》。《复活》写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贵族聂赫留道夫在法庭陪审时,发现被诬告为杀人犯的妓女卡秋莎,玛丝洛娃,就是以前被他引诱以致堕落的一个农奴女儿。聂赫留道夫为了减轻“良心”的谴责,想方设法营救卡秋莎,一直跟踪到她的流放地。最后,他在忏悔中求得精神上的“复活”。
这部小说对俄国的国家制度、教会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了激烈的批判,但又宣传了不以暴力抗恶、用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宗教来拯救人类的说教。
托尔斯泰写《复活》的时间,前后长达11年。这部小说在1899年3月开始在《田地》杂志上发表,连续刊登了一年。由于书中批判了教会,托尔斯泰被革除教籍。
晚年时,托尔斯泰的思想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他不再出席贵族们举办的社交晚会,甚至不愿在家里接待高贵的客人。他的装束完全像个普通农民,并且自命为“1亿农民的律师”。他主张必须消灭土地私有制但又反对用暴力方法把土地从地主手里剥夺过来。他认为只要人们拒绝到地主土地上去劳作,地主就会放弃自己的土地,因为他们无利可图。但是,他的主张得不到任何人的响应,这使他思想上的痛苦越来越深。
托尔斯泰与他妻子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了。她坚决反对丈夫的观点,不同意他放弃1881年后写的一切作品的版权,也反对他和农民生活在一起。
这一切,使托尔斯泰失去了继续在波良纳庄园生活下去的信心。于是发生了本文开头叙述的他离家出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