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上下五千年
1752600000070

第70章 麦加朝觐

在伊斯兰教的创始地麦加,每逢教历12月,总有成千成万的教徒来到这个圣地,参加一年一度的大规模的朝觐典礼。

来自世界五大洲不同国家的伊斯兰教徒,一到这里,就用不同的语言,说着相同意义的语调,尽情地高呼着:“安拉!安拉!”

他们像大海的浪涛,涌进麦加“禁寺”的中央广场,跑步奔向广场中心的一座方形古建筑。许多人激动得流下了热泪,更多的人兴奋得举起了双手。

人群的步子愈走愈快,几万甚至十几万人围绕着方屋加速狂奔。顿时,以方屋为中心,出现了一个逆时针方向回转的人的旋涡。他们不停地狂奔着,不停地旋转着。

直到晚上,禁寺灯火通明,人们还是旋转不停。就这样,一年一度的麦加朝觐渐渐进入了高潮。

这方形的古建筑,就是伊斯兰教至神至圣的“天房”,原名“克尔白”。据说是由先知亚卜拉罕和他儿子依斯玛仪所建的一座古庙。它是一座用石块砌成的方形房屋,高达50米。在它的东南隅,镶嵌着一块黑色的陨石——玄石。相传也是这位先知的遗物。

天房坐落在广场的中心。广场的四周,就是伊斯兰教最神圣的清真寺——“禁寺”。禁寺的四周,还建造了七座高耸云端的尖塔,象征着一周有七天。从山顶下望,禁寺宛如一个巨大的方形,坐落在群山之中;而这个方形的中心,便是天房。

根据伊斯兰教的教规,禁寺只对穆斯林开放;非穆斯林,即不是伊斯兰教的人,一律谢绝入内。

禁寺是阿拉伯文化的光辉结晶,是伊斯兰艺术的珍品。禁寺的大门是用黄金制成的,上面饰有精雕细刻的图案,还罩着绵绣帘子,装置华贵,色彩和谐。伊斯兰雕塑的特点是不雕人物和鸟兽,而是雕着丰富多彩的植物和几何图案。雕工的精致,花纹的多样。堪称世界奇迹。

“阿拉胡·阿克巴!”

“阿拉胡·阿克巴!”

在禁寺的大门外面人声鼎沸。几万、十几万的穆斯林在等候着进去。此起彼落的高呼声,声震云霄。他们齐声呼着“阿拉胡·阿克巴!”意思是“真主最最伟大!”

一大群穆斯林朝觐天房以后,如浪潮般地退出禁寺。门外的一大群穆斯林,又如潮水般地涌进禁寺的中央广场,围绕着天房狂奔,高呼着:“我们来了!”“安拉啊,我们遵命来了!”

伊斯兰教的纲领有五个:信仰,礼拜,施舍,斋戒,朝觐。这五项也叫做“五功”,即五种必须做到的“功课”。朝觐是第五项纲领。每个穆斯林,不分性别,不论年龄,不管远近,只要身体健康,能自备旅费,而且家属的生活能有着落,一生至少到麦加去朝觐一次。朝觐分为两种:一种叫大朝(哈只),一种叫小朝(欧木赖)。大朝在伊斯兰教历12月,是全世界穆斯林的一次大规模朝觐。至于小朝,随时都可以。

大朝的过程是这样的:

朝觐者必须在教历12月9日以前到达圣城麦加。先朝拜禁寺,在禁寺中央广场的天房周围奔转七圈;如果能吻到黑石,那算是最大的荣幸。但是,因为大朝是几万、几十万人的集体活动,连要摸到黑石的机会也是极少的。所以一般只是对着黑石举双手高呼。

在游转天房之后,必须集体在附近的萨法、麦尔卧两座小山之间来回奔走七次。这是当年亚卜拉罕的夫人哈吉尔为儿子依斯玛仪来来回回寻找水源的路程。穆斯林们都须认真模仿。然后,来到“渗渗水”井前饮水。有的事先带了器皿,把圣地的水带回去给亲朋和家属们分饮。

在两山之间奔走七次之后,再回到天房前。当太阳离开子午线的时候,教徒们自动排成行列,随着悠扬的“太克必勒”(礼拜时每个动作的呼唤声)鞠躬、跪拜。

教历12月9月是“站立日”(穆罕默德最后一次演说的日子)。朝觐者必须立即从麦加转移到20公里以东的阿拉法特山区,在穆罕默德当年骑在骆驼背上发表辞别演说的地方肃立默祷。穆斯林们不分男女老幼。也不论是国王或是大臣,都要在这干燥炎热的荒山秃岭内急行军。

默祷完毕,由阿拉法特山区经木兹德里法到达米纳。到达米纳的时间,必须是“站立日”的第二天——12月10日,所以又要一次急行军。米纳是麦加东郊的圣地。到米纳途中,要在哲木赖特·阿格伯山谷投掷小石子。那里有一根象征“魔鬼”的石柱,穆斯林们纷纷向它投掷石子,表示终身与邪恶作战。

最后,在米纳宰牛宰羊。教历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宰牲节)。按伊斯兰教教义规定,只要经济许可,每人宰一只羊,或每七人宰一头牛。宰下的牛羊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赠送亲友,一份救济穷人,剩下一份留给自己。

过了宰牲节,又必须在12月12日前赶回麦加,结束大朝。所以,穆斯林们又要进行第三次急行军。

参加朝觐的人,—律不穿平时的衣服,统统只用两块白布缠身,以示不分贫富,一律平等。在朝觐时期,不得争吵,不得结婚,不得宰牲(到宰牲节才能宰牲),不得打猎,不得拔草,不得折树,以表示完全的虔诚。参加麦加大朝的人只有经过了这一系列复杂的活动,才能得到“哈只”的宗教称号。

1000多年以来,从撒哈拉大沙漠以西的非洲,至濒临太平洋的中国,许多穆斯林,结伴前去麦加朝觐。不少人途中遇难丧生或得病去世,成了虔诚的殉教者;许多人则得到了“哈只”的宗教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