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上下五千年
1752600000097

第97章 玫瑰战争与约克王朝

1455年5月,英国国王亨利六世和王后率领着一支不足三千人的军队行驶在去莱斯特的路上。一天清晨,一个侍从报告道:“陛下,约克率领他的内侄——骁勇善战的沃里克伯爵理查德·内维尔及数千附庸军队,正虎视眈眈地向此地进军。”

国王闻报大惊,问道:“此地是何处?”

“此地是圣奥尔本斯镇。”

“立刻占领此镇,修筑工事。”

命令一下,士卒们立即在街口插上王旗,修筑起工事来。待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率领军队到达时,国王已经在工事前等待他们了。那位将军拱手道:“陛下,小臣有一事请求陛下,请您立即罢黜萨默塞特。此人奸诈,乃害群之马。”

“此事不用你操心了,我自有主张。”国王摇着头说。

“如果陛下一意孤行,臣下就不客气!”

说着,便将手一挥。国王一愣,问道:“你要做什么?”

“我要清君侧!陛下身边有这等小人,国家不会兴盛的。”

话音未落,沃里克把马一提闯了上来。一声令下,士卒们便蜂拥而上。那位与国王争辩的人就是约克。

自从百年战争以英方失败告终后,英国国王亨利六世便患了精神错乱。此时,王后正生下小王子,也不能料理国事。一直受宠的萨默塞特失去了庇护。在政务会上,约克公爵及其追随者控告萨氏失职误国,萨氏被关进伦敦塔,约克公爵当上了摄政王。

后来,亨利六世又恢复了神志,约克公爵的摄政权随之失去,王后掌握了政权。萨默塞特复出,重居要位,约克被逐。这样,双方矛盾上升到你死我活的程序,非诉诸武力已不能解决了。由于约克家族以白玫瑰为标志,兰加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标志,因此两大家族角逐王位的战争称为“玫瑰战争”。

这次,亨利六世邀请约克到莱斯特赴约,约克认定该会将对自己不利,便带领自己的侄儿沃里克及数千人马前来,支持约克的其他贵族也纠集军队赶来支援。

果然不出所料,见面几句话,便大动干戈了。战斗持续了一个小时,约克见正面进攻不能得手,便派沃里克率领一批人绕到镇后翻墙越屋冲进镇内。他们边冲边吹喇叭,还派人敲响了镇内高塔上的大钟。顿时,兰加斯特军队人心大乱,溃不成军。王旗被扔在墙角,萨默塞特当场战死。王军死伤百余人,连国王也身负箭伤,脖子上淌着鲜血,躲进一家店里,战斗结束后被约克军俘虏。王后带着小王子逃进了一所修道院避难。

约克深知自己夺取王位的时机还不成熟,又见萨默塞特已经死了,便假意向国王表示效忠。于是,议会重新指定约克公爵为摄政王。

从此,英国表面上处于安定状态。双方都为安定做出了一些努力,特别是亨利六世,他曾带领大家一起前往威斯敏斯特教堂祈祷。在他身后,约克公爵和玛格丽特王后并肩而行,后面跟着两大家族的首领,双方一起领受圣餐,郑重保证相互友好。但实际上,双方谁也不信任对方。特别是以王后为首的兰加斯特派,一旦实力恢复,就翻脸不认人了。

1459年,玛格丽特再一次纠集部队向伍斯特的约克军发起了进攻。由于约克家族的兵力分散在各地,来不及集中,也由于约克方面有很多人此时仍对同国王为敌心存犹豫,因而作战不坚决,结果,约克军被击溃,约克公爵逃往爱尔兰。他的儿子爱德华及沃里克等人逃往加莱。

1450年,战火又起,沃里克及索尔兹伯爵等人率军由加莱卷土重来,连克坎特伯雷、肯郡、伦敦等城。亨利六世有意讲和,但手下的白金汉公爵等人坚决反对。他们认为王军占优势,一定能打败叛军,于是挟持国王到北安普敦掘壕据守,并以新式大炮防护阵地。

7月10日,约克军追到北安普敦,分三路猛攻王军防线。这时,恰巧天降大雨,王军的大炮在雨中都变成了哑巴,担任前锋的格雷勋爵又临阵倒戈,打开防线放行,使约克军一拥而入。白金汉公爵当即被杀死在营帐里。国王再次被俘,被押回伦敦,软禁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里。在约克公爵的胁迫下,国王宣布他为摄政王和王位继承人。

这一宣布,意味着剥夺了王子的继承权,不仅使逃到北方的王后不能容忍,就是一些大贵族也感到无法接受。1460年12月,王后从苏格兰借到一些人马,重新在英格兰北部打起王军的旗帜,新的萨默塞特公爵、克利福特勋爵、埃克塞特勋爵闻讯,与索尔兹伯里等率数百人仓猝北上迎敌。由于轻敌冒进,在威克菲尔德陷入苏格兰军重围。

约克公爵连忙派人四出求援,苏格兰军乘机派人打着援军的旗号混入威克菲尔德,于12月30日发起内外夹击。反王军一败涂地,约克公爵及其次子拉德兰、索尔兹伯里伯爵全被杀死,他们的首级被挂在城门口示众。玛格丽特王后望着约克的头,命令道:“将约克首级上扣上一顶纸糊的王冠,作为凯觎王位者之戒!”

约克公爵的死使兰加斯特派士气大振,乘胜进军。玛格丽特王后将丈夫安然夺回,国王的全部权力又归旧主。一天,突然有人报告道:

“陛下,约克长子爱德华正率大军星夜奔赴伦敦,此人比他父亲还要胜过一筹。”

国王闻报与王后商量道:

“咱们还是不要回伦敦,免得将美丽的伦敦变成战场。”

说着,落下了泪。王后见此情景,没有再坚持。

爱德华年仅十九岁,但已经历了沙场多年的锻炼,智勇双全。他身材高大,气宇轩昂,不仅在战场上威风凛凛,还有清醒的头脑,精明干练。他此番进入伦敦后,受到市民的拥戴,于1461年自立为王,称爱德华四世,开创了约克王朝。

爱德华吸取了父亲的教训:过于手软。他确立自己的口号为“绝不饶恕”。他宣布:

“既然我是真正的国王,那么,反抗我的亨利六世、玛格丽特及兰加斯特集团便是叛逆了。我将给予他们最严厉的惩罚。”

爱德华说到做到,这一年的3月7日,沃里克离开伦敦赴英格兰募兵。爱德华四世本人也率军北上。3月末,双方大军在距佛里桥六英里处的陶顿展开了会战。这是玫瑰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仗,双方参战的军队约十万人。

尽管兰加斯特方面兵力多于约克军,而且占据了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但由于交战时风雪弥漫,兰加斯特军处于逆风之中,他们的弓箭手被风雪打得睁不开眼睛,羽箭的射程也被大大缩短,发挥不了威力。约克军的弓箭手却借风势大展神威,准确射杀高踞坡上的敌军。兰军为形势所迫,不得已放弃有利地形,向坡下发起冲锋。可是由于前锋后卫协调不好,策应不及时,反而给了约军集结兵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好机会。

随后,展开了六个小时的激烈肉搏战。在战斗最紧张关头,眼看约军人少势孤,力不能敌,沃里克公爵不顾刚刚受伤的腿,跳下马来挥手将马砍死。士兵们见了都目瞪口呆,立刻被将军的举动所感染,他们勇气陡增,人人奋不顾身,拼命冲杀,终于支撑住了。

傍晚时分,约克方面的后援部队赶到,直扑兰军未设防的左翼,迫使其仓皇向右撤退。前面一退,后面的部队不知怎么回事,纷纷转身奔跑,溃不成军。他们的退路上有一条河,河上的桥又窄又薄,被败兵挤得水泄不通,终于倒塌,无数身着铠甲的士兵掉入河中。当时,正值水深流急,天寒地冻,加上铠甲累赘,淹死无数。而后面的败兵还在不断地拥来,将前面的人纷纷挤入河中,以致河中出现了尸体堆积的“肉桥”。一心逃命的士兵从这座“桥”上逃过河去!约克军一直追杀到深夜。

当爱德华进入约克城时,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摘下城门口悬挂着的父亲的首级,换上兰加斯特派贵族俘虏的首级。

约克王朝胜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