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厨后灵泉
17718500000069

第69章 布置(1)

欧阳锦玉问道:“你这是带我去哪?”

“自是找老头子要金子!”东方轩奕拉住欧阳锦玉的衣袖,低声道:“我总不能让你姐姐天天自贴银钱弄吃食。”

欧阳锦玉扬扬手里万金难求的宝剑,高声道:“这剑可要放回你家库房?”

“好了。”东方轩奕摇摇头,无奈的道:“我就看在你的面子上放过老头子。”

“我把伯伯的盔甲打坏了,我得找人给他打造一身新的。”

“把他美的!”东方轩奕上下打量欧阳锦玉,眉头轻蹙,道:“龙翼军是本朝男子人人年少时向往的神圣地方。你还真有魄力,竟是舍得不当龙翼军的下任首领。”

欧阳锦玉望向天际,“伯伯为何不传给你?”

“我要是有你的功夫,老头子自然会选择我。”东方轩奕耸耸肩膀,道:“我还真想当龙翼军的首领,可是老头子公私分明,绝对不会因为我是他唯一的儿子,就把这个位子传给我。”

欧阳锦玉问道:“去我与姐姐即将开张的酒楼瞧瞧?”

二人出了府,骑马到了西市繁华主街中心位置,进了一座已经置好了新桌椅酒楼的地下暗道秘室。

暗道极长,里面的一间较大的秘室里已聚集了十几个人,东方轩奕只认识其中的两名中年汉子。

生得倒八字眉的胡虎子见到东方轩奕,很是诧异。

贺大亦是惊讶欧阳锦玉将东方轩奕带下来,操着刮锅底似的难听声音道:“主子,属下二人查了半个月,终于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这十二人是当年皇宫的宫人及乌族的家生子奴仆。他们都知道乌德妃在生二皇子时被乌皇后害死。”

原来欧阳腾曾在皇宫里当过太医,知道宫里的一些秘事,其中一件就是乌德妃生产时大崩血是被人下了药。

不久前欧阳腾将此事告诉了欧阳跃与欧阳锦玉。欧阳跃便让欧阳锦玉派人去彻查此事。

宫里的王婕妤提供乌德妃宫里宫人名单,当年乌皇后陆续杀人灭口,逃出去的宫人所剩无几。

乌皇后为防止慕容峰长大后报仇,还将乌德妃的生母杀死,抛尸荒野,将慕容峰当成女子来养。

这些天胡虎子、贺大拿着欧阳锦玉的医圣峰少主令牌,走遍了半个大华朝,不但找到了乌德妃宫里幸存的宫人,还找出了当年大难不死乌德妃生母的两个贴身奴婢。

十二个证人的证词合在一起,完全能够证明乌皇后杀死乌德妃。

东方轩奕邪笑道:“慕容峰若知晓生母乌德妃就是死于乌皇后之手,还会一如既往乌皇后为亲生娘亲,视慕容鸣为亲生哥哥?”

“那就看慕容峰还有没有血性。”欧阳锦玉去了隔壁的密室,把盖了手印的证词收好,交给了东方轩奕,道:“下一步将这些证词在恰当的时候交给慕容峰。”

“慕容峰的枕边人燕十一是我的人。”东方轩奕见欧阳锦玉露出坏笑,才发觉这句话有让人以为有龙阳之好的岐义,立刻道:“我的意思是燕十一出自听风堂。”

欧阳锦玉恍然大悟般点头,“难怪慕容峰对付我的事,你能知道的那么详细。原来燕十一是你的探子。”

东方轩奕问道:“那****见燕十一好像认识你?”

“我常去北地军营,他以前一直在那里,认识我也不奇怪。”欧阳锦玉指着脑袋,道:“我这里没有他这个人。我不认识他。”

“这件事只让慕容峰知晓,那太便宜乌皇后,应该要慕容阳霄与文武百官都知晓。”东方轩奕目光深沉老练,看上去不像十六岁的少年,“你再弄两份证词,一份呈给慕容阳霄,一份朝堂上由御吏递上去,闹得大华朝人人知晓才好。”

欧阳锦玉眼睛一亮,笑道:“还是你想得深远。”便去了隔壁安排。

东方轩奕坐在座椅上闭目养神,等欧阳锦玉返回,睁开双眼射放精光,用极低的声音非常神秘的道:“贤弟,我来长安没有闲着,一直在做一件事。”

欧阳锦玉打趣道:“难不成你要入宫把慕容阳霄给杀了?”

东方轩奕赞叹道:“贤弟真是有大将风范,任何事情面前都不急躁,稳如泰山,难怪被老头相中当龙翼军的下任首领。”

欧阳锦玉挥手道:“你快说。”

东方轩奕露齿大笑几声,只说了两个字,“科考。”

欧阳锦玉很是动容,低声问道:“目的何在?”

东方轩奕缓缓道:“为了本朝读书人,也为了将礼部尚书侯慕拉下马,断掉慕容鸣的一支臂膀。”

欧阳锦玉提醒道:“你今个也参加科考。”

“我还不屑做慕容阳霄的门生!”东方轩奕问道:“再过两日就是会试,你得帮我一个忙,后个傍晚把冷离予那小子约出来。”

欧阳锦玉便道:“我跟他可没有你跟他关系近。”

东方轩奕笑道:“他非常欣赏你的才华。你去约他,他肯定屁颠屁颠的赴约。”

欧阳锦玉痛快应下,这就写了贴子派随从送给冷离予,约他后日黄昏到此相聚饮茶下棋。

二人出了酒楼,估摸欧阳跃快要回到长安欧阳府,便过去见他,这刚到凳子还没坐热乎,孔府的管家穿着黑衣像个黑无常,带来一个噩耗。

“我家小姐午时没了。世子夫人特意让我给锦业少爷带个口信,让他过去守灵。”

欧阳锦玉盯着孔府管家,质问道:“她从我们府里走时人好端端的,没有一点病,怎么到了你们府这么快就没了?”

“不知道小姐得了什么疾病,去得这么突然。”孔府管家装腔作势抹起眼泪,悲伤道:“我们府的少爷大后日就要参加会试,这下小姐没了,少爷当侄子的要为她守一年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