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厨后灵泉
17718500000094

第94章 午膳(2)

慕容娟激动的道:“这几天淑妃召见十几位小姐,唯独你来了,见到我三哥的三个儿女。”

欧阳锦华被慕容娟挽着胳膊往前走,每走一步,都觉得心情烦躁。

“我大哥太子位不保,二哥名声极差,现在朝中三哥呼声最高。你当了三哥的皇子妃,日后三哥取代大哥当了太子,你就是太子妃。”慕容娟用力摇了摇始终不吭声的欧阳锦华,在她耳边小声道:“我父皇百年之后,三哥登基称帝,你就是皇后,一国之母,不但是你,姨、姨父都会荣耀之极,富贵涛天。”

这样的话从九岁的慕容娟嘴里说出来,欧阳锦华深深以为皇宫真是个锤炼人的地方。

“你还没见过我三哥。”慕容娟眼珠转了几转,低声道:“他的容貌取了父皇、淑妃的优点,是个美男子,而且他不喜纳妾收美人。”

欧阳锦华心道: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当继母,哪怕这个继母将来会母仪天下。

“我的四个侄子都是好的。”慕容娟笑道:“你刚才瞧见三个小的,怎么样,他们都很乖吧。”

“对。淑妃娘娘、三皇子教导的好。”欧阳锦华心道:再好能好过我自己生的儿女?

慕容娟用极低的声音道:“你做得一手好吃食,超不过两天就能得了他们的心,让他们把你视为生母。”

“你莫这样说。我没有这个富贵命。”欧阳锦华扯了扯慕容娟的衣袖,轻轻摇头。心道:亲生儿女都不见得孝顺,何况不是亲生的呢。

慕容娟忙道:“你放心,赐婚的旨意未下之前,我不会在宫里乱说话。”

欧阳锦华心里轻叹,这件事情上真是无法跟已经被权力至上洗脑的小表妹沟通。

几人进了进膳的饭厅,按照级别入坐,欧阳锦华自是坐在了最后。

她进来之前已经环视四周瞧过,墙壁上挂有山水字画,角落置有雕有仕女的古董青花瓶,清一水的紫檀木家具看上去有些年头。

刚才慕容娟介绍蓬莱殿共有三个饭厅,这是最小的一个,最大的能同时容纳百人用膳。

几个宫女、太监提着镶有金边漆器食盒进来,开始布饭。

大华朝开国皇帝太祖立下宫规,皇宫用饭使用分餐制。

今日蓬莱殿的午膳算是小范围的宫宴,比平时多了两道菜。宫人用银筷将每道菜按人数分成几份,装于小碗,用漆盘托着,放在每人面前。

蒸鳜鱼、炖鸡大腿、炖海参、炖牛肉、烤羊肉、烤鹿脯肉、烧丝瓜、烧黄瓜、烧辣椒、冬瓜青菜汤,主食是米饭、胡饼、素面。

欧阳锦华曾听欧阳锦玉说在王婕妤的宫里用膳,最多六道菜,不会有海鲜,没有这么丰盛。

她看出来了,御膳房的御厨会的烹饪手法也就是蒸、炖、烧、烤几种,做出的来菜品花样少,不会创新菜谱推出新菜式,没有在调料上钻研,色香味远不如她做的菜肴。

宫里规矩多,食不言。一顿午膳下来,就连小县主都乖乖的享用没有说一句话。

用过午膳之后,“好孩子,本宫就不留你了。”张淑妃握了握欧阳锦华的香肩,显示亲切,“过几****及笄时,本宫再赏赐你。”

欧阳锦华道谢便要离去,极少说话的余夫人道:“娘娘,我不打扰您了,这就回府去。”

张淑妃笑道:“你这就走了?”

余夫人答非所问道:“您多保重身子。”

“我送送表姐。”慕容娟还有话要跟欧阳锦华,特别是刚才太激动惊喜,竟是忘记问欧阳锦玉好不好为何没有进宫看她。

“娘娘不用派宫人送锦华。我顺路送她回去。”余夫人的话听着随意,却是引起张淑妃的疑惑。

二人由张淑妃的大宫女引路往宫门走去。余夫人目不斜视,仿佛身边没有欧阳锦华这个。

欧阳锦华自是不会主动跟余夫人说话。

大概走出一里路,余夫人脚步放慢,扭头微笑道:“你不是第一次进宫,对宫里的路是否熟悉?”

欧阳锦华答道:“年前我生了一场大病,什么都忘记了。”

余夫人目光探究,问道:“你得了是什么病。”

欧阳锦华缓缓道:“思虑过重,外虚内火。”

余夫人停下脚步,问道:“现在全好了吗?”

“好了。”欧阳锦华又道:“我在庄子里静养了半年,身子骨好了,就是以前事都忘记了。”

余夫人在欧阳锦华没有进蓬莱殿之前就从张淑妃嘴里知道了这些事,只是要亲耳听欧阳锦华怎么说,会不会隐瞒。继续往前走,这次没有回头,问道:“你还记得秦家的秦晃吗?”

“不记得。”

“秦晃是三年前科考的进士,当年他不过十五岁,少年高中,声名远播,长安城里人人都知道他。”余夫人语气里竟是带着些许怒气,“他虽是死了,许多人还记得他,直到数日前科考舞弊案发,真相大白于天下,才知道他的进士功名是作弊得到的。”

这些天没有人在欧阳锦华说起秦晃的事,猛地听到没有任何情绪。

“这样的人死有余辜。你说对吗?”余夫人扭头盯去,见欧阳锦华目光纯净轻轻点头,语气里带着些怜悯道:“你的命不太好,曾经与他订过亲事。万幸的是你没有过门他就死了。”

欧阳锦华刚才感觉像被一条蛇盯住,毛骨悚然,直觉余夫人不是善良之辈。

余夫人声音放柔,缓缓道:“你爹是庶出,你生母出身商户之家,你又曾经跟死去的秦晃定过亲事。”

“我爹是为国为民的好官,我娘相夫教子,我能做她们的女儿很是幸运。”欧阳锦华声音不高不低,“至于秦晃,那是我命中应有的劫数。俗话说否极泰来,我以前懵懂不晓事,经历此事之后,亲朋好友都说我懂事了,以后会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