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世界主要国家安全机制内幕
17837700000020

第20章 美国总统对国安会体制有决定性影响 (5)

密谋绑架海湾战争美军总指挥的伊拉克“军事情报局”

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军事情报局”,最初附属伊拉克国防部,但很快就改为直接向总统负责。它拥有4000至6000名情报官,负责伊拉克军事情报的管理工作。军事情报局的特工包括伊拉克的驻外武官和海外的秘密间谍,遍布约旦、伊朗、土耳其和埃及,他们个个配备有极其先进的通信设备。

引人注目的是,军事情报局拥有一支番号为999的神秘部队。这支部队专门执行对国内外其他机构进行渗透的任务。这支部队的总部设在巴格达南边的萨尔曼帕克小镇。999部队最惊人的秘密行动包括向伊拉克北部库尔德武装内部实施渗透。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999部队制订了前往沙特阿拉伯绑架美军总指挥诺曼·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的行动计划,在20世纪90年代初,它又策划了袭击伊朗石油的阴谋。

999部队总共有9个营,每个营约300人左右,这些营都是针对不同目标的:第一营“波斯湾营”,目标是针对伊朗;第二营“沙特阿拉伯营”,目标不需说就是针对沙特的;第三营“巴勒斯坦营”,是针对以色列的;第四营“土耳其营”,针对目标是土耳其;第五营“海战营”,针对海上和水雷战,还有一个“反对派”营,是专门针对和渗透到伊拉克海外反对派的营。

执行电话窃听的“858计划”

“858计划”其实是一个秘密监听机构,专门负责监听伊拉克国内外的电话、电子邮件和一切通信。它将搜集到的情报直接送交国家安全委员会,并向情报机构进行同步通报。

“858计划”总部设在巴格达以北20公里左右的拉什迪亚地区,800名情报官一天分为三班,全天不间断地监听伊拉克国内外的电话。分散在伊拉克各地的5个监听站负责将所搜集到的情报传回总部。尽管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这些监听站都遭到沉重的打击,但后来很快得到修复。

从1995年起,伊拉克禁止从国内打出国际长途电话,所有的长话都需经拉什迪亚的情报中心,这样每个电话都可以被录音,供情报部门进行分析。就连直拨的卫星电话也逃不脱被监听的命运。有消息透露说,这个监视机构的装备非常先进,都是从日本购买的最先进的电脑监听监视系统。美国情报专家声称,只要通话信号在电脑上出现30秒钟,这些设备就能迅速锁定打电话的准确位置。

对付联合国武器核查的“特别安全委员会”

萨达姆的总统办公室为了对付联合国武器核查,于1996年专门设立了一个“特别安全委员会”,这个特殊的机构没有主席,但副主席是萨达姆的二儿子库赛,所属成员包括:公共安全处处长哈卜什、军情处处长达哈姆和总统办公室主任法里斯。特别安全委员会有工作人员2000多人。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阻挠联合国核查人员对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的情报、文件和装备进行核查。全体工作人员分成两拨,每拨1000人。其中一拨的任务是负责联合国核查人员的日常行动,向核查人员提出核查的时间和地点,“陪同”核查人员开展的一切活动,想方设法设置障碍阻止核查人员的行动。第二拨的任务就是负责隐藏和转移有关文件、装备和原材料。鉴于任务的敏感性,特别安全委员会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从共和国卫队中挑选的最忠诚可靠的人。

“誓死保卫”萨达姆的“特别安全局”

在关键时刻,谁最可能不惜付出自己的性命保卫萨达姆?答案可能至今无人回答。伊拉克的“特别安全局”又称“总统事务部”,或者“特别安全组织”,这是伊拉克最鲜为人知、最神秘的组织。这个机构是两伊战争结束后,由共和国卫队从一支不起眼的小部队发展成精锐部队后组建的。这个机构组建之初,其负责人是萨达姆的女婿,伊拉克军工企业部长卡迈勒。20世纪80年代初,伊拉克秘密建立了一个专门技术采购的网络,负责为伊拉克武器、导弹计划采购原材料。卡迈勒就是通过“特别安全局”势力的秘密公司进行暗箱操作。1995年,卡迈勒因家族内部恶斗叛逃约旦,1996年他被伊拉克情报人员诱骗回到伊拉克,结果被乌代手下人处死。

此后,特别安全局的主要任务便从秘密采购武器装备改为保护伊拉克复兴党最高领导层人员的安全,包括萨达姆本人、萨达姆替身的安全。由于任务的重要性,特别安全局的成员都是来自萨达姆家乡提克里特最“忠诚的”伊拉克军官。一旦被特别安全局相中的话,这些军官还要经过反复考验,全部通过后才能正式成为特别安全局的成员。对于特别安全局的军官们来说,他们的工作十分危险,因为伊拉克发生过多次暗杀萨达姆及其家人的阴谋事件,所以进特别安全局意味着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不过,高风险就有高回报,特别安全局的成员生活待遇十分丰厚并享有极大的特权,甚至可以对那些在情报系统和军队占据重要职位的高官实施监视侦查。

无孔不入的秘密警察机构“伊拉克安全总局”

拥有8000名秘密警察的“伊拉克安全总局”是组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秘密专政机构,最初是对总统直接负责,后将部分职责下放给反犯罪警察机构。这个秘密警察机构是伊拉克历史最长的国内专政工具。

该机构通常与地区警察部门配合,负责调查政治、司法、经济和媒体的一举一动,走私造假等犯罪活动也在其管辖范围之内。伊拉克安全总局的总部在巴格达的巴拉迪亚区,其成员遍布伊拉克每个村镇,触角相当广,可谓无孔不入。

伊朗篇

特殊的伊朗国家安全体系

特殊的国家

由于国际社会一些并不客观的宣传和伊朗相对的封闭性,伊朗对于很多人而言可能显得有些神秘。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伊朗确实有些与众不同,甚至可以说是个特殊的国家,具体如下:

特殊的国家体制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朗选择了政教合一、神权高于一切的共和政治体制,并于1979年12月通过宪法将其确立,国家定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1989年4月,依据宪法的部分调整和修改,除了强调伊斯兰信仰、教规、共和制和最高领袖的权力不容更改外,对权力分配和制约也进行了调整,形成了一个领袖至高无上的三权分立机制。明眼人一眼即可看出,这样的政治权力结构具有明显区别于一般国家的特殊性,既具有集权国家的基本特点,又拥有民主国家的一般特性。

特殊的地缘战略位置

伊朗位于欧亚大陆的结合部,处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东西方势力的交汇点。著名的地缘战略学家麦金德将其称之为“心脏地带”,布热津斯基称之为“重要的政治地缘支轴国家”。伊朗扼守着世界最为重要的战略水道之一——霍尔木兹海峡,因此,被形容掌握着被称之为“世界油气库”的波斯湾大门的钥匙。

特殊的宗教影响力

公元651年伊朗(时称波斯)被阿拉伯帝国占领后,在威逼利诱下,伊朗人由原来信奉的琐罗亚斯德教皈依伊斯兰教,并逐步演变成今天伊朗的国教。目前,大约98.8%以上的伊朗人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主要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逊尼派占据绝大多数,什叶派属于少数派,约占世界穆斯林的10%,而这10%的约2/3即约66%多的什叶派穆斯林生活在伊朗。伊朗的穆斯林约91%是什叶派,也就是说有6000多万什叶派穆斯林,因此,伊朗被称之为什叶派穆斯林的中心,对世界什叶派穆斯林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力。在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争斗中伊朗也一直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特殊的能源战略地位

伊朗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蕴藏量。据石油输出国组织2013年8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截止到2012年底,伊朗国内探明石油储量约1545.8亿桶(约合200亿吨),居世界第三位;截止2013年5月公布的数据,伊朗的天然气蕴藏量为33兆立方米,占全球的17%,位居世界第二位。如此丰厚的石油和天然气蕴藏量,在能源十分紧张的当今世界,使得伊朗在国际能源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特殊的武装力量

伊朗拥有两支军队,即正规军和伊斯兰革命卫队。因其特殊的历史原因,伊朗的武装力量逐渐形成了各自拥有陆、海、空三军的两支军队。尽管分工略有不同,但其职能都是为维护伊朗国家安全服务。在两伊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近年来有了大幅度的发展,重点体现在武器装备的改善和作战能力的提高,甚至被认为其作战能力超过了正规军,成为伊朗武装力量的“精锐”。尽管笔者对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称之为“精锐”的表述存疑,但是,至少可以看出人们对这支特殊武装力量的重视程度。

特殊安全问题与挑战

由于伊朗上述的这些特殊,其国家安全也自然面临着特殊的安全问题与挑战,或者说面临着特殊的安全威胁。

政治上

伊朗特殊的国家体制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广泛质疑。伊朗实行的是政教合一制度,是将宗教和政治结合最密切的一种国家体制形式。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诸多思想启蒙运动以后,大多数国家开始政教分离,相继废除政教合一制度,时至今日,世界上只有梵蒂冈和伊朗采用这一制度。由于这种制度被视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产物,故一直受到西方国家的诟病。而伊朗对此十分不屑,同时也对美国为首的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进行抨击,这就构成了西方与伊朗意识形态上的结构性矛盾。在美国看来,伊朗是最大的“邪恶”国家,而对伊朗来说,美国是最大的“撒旦”国家。

2008年1月,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访问中东国家时公开向阿拉伯各国表示,伊朗是全球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并称伊朗是“世界上最大的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尽管奥巴马执政后对伊朗的态度有所改变,言辞上也比布什柔和很多,但对伊朗的态度并未发生根本改变。2009年1月11日,刚刚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指责伊朗“通过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以及黎巴嫩‘真主党’输出恐怖主义”,并称伊朗将是美国的“最大挑战之一”。

伊朗对美国的态度几乎是一以贯之。2011年8月7日,伊朗最高领袖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说:“地区和全球范围内对美国的仇恨情绪正在上升,美国在该地区和伊斯兰世界是最不可靠、最遭憎恨的国家。”哈梅内伊还在11月2日称,他有100份“无可争辩的文件”,可以证明美国一直在伊朗和其他中东地区国家从事“恐怖行动”。同时,哈梅内伊还多次指出,美国是“不值得信任的国家”,是“微笑的敌人”。由于美伊间的敌对关系,美国从未停止过对伊朗的政治打压与“和平演变”,甚至一直期待伊朗内部再次爆发“革命”,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地缘上

由于伊朗扼守着波斯湾通往阿拉伯海和印度的战略通道霍尔木兹海峡,而波斯湾又是世界能源的“油库”,因此,美国一直认为伊朗是个潜在威胁,欲除之而后快。波斯湾主要产油国的石油多是经由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世界各地的,每天的运出量大约在1700万桶,约占世界石油消费的40%。伊朗与西方交恶,并时常以封锁海峡作为对威慑的回应,使一些依赖波斯湾石油的国家极为担心一旦海峡被封锁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其中一些国家也就站在美国一边共同对伊朗实施打压,以期其彻底改弦更张,不再成为一种威胁。从这点看,伊朗的这种地缘优势一定程度上也就成为其国家安全的负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