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世界主要国家安全机制内幕
17837700000004

第4章 俄罗斯篇

粗放耕作的俄罗斯为什么不影响本国的粮食安全?

俄罗斯向来重视粮食安全,把它看作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是安全会议的关注点之一。

2010年1月30日俄罗斯总统批准了安全会议起草的《俄罗斯食品安全构想》。《俄罗斯食品安全构想》对本国食品安全定出了量化指标:国产粮和国产土豆在国内用粮中的比重起码应达到95%,国产肉在本国肉类需求中的比重起码应达到85%,奶类和奶制品达到90%,植物油、食糖和鱼类达到80%。2012年俄罗斯奶类产量为3210万吨,人均占有226公斤,满足内需稍有不足。

2012年,俄罗斯制定了《2013年-2020年发展农业和调节农产品市场国家纲要》,规定了稳定农业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就业水平、保证食品供应独立自主、提高本国农产品在国内外竞争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生态清洁度等6项优先任务。

《2013年-2020年发展农业和调节农产品市场国家纲要》提出的指标为:农产品产值年均增长2.4%-2.5%,(加工)食品产值年均增长3.5%-5%,肉类、奶类、蔬菜和水果产量加速增长。

普京总统2012年提出,到2020年,俄罗斯粮食年产量应达到1.2亿吨-1.25亿吨,出口量达3000万吨-4000万吨。最终目标是人均每年一吨粮。

俄罗斯发展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幅员辽阔,达1707万平方公里,且以平原为主,虽说气候寒冷,但降水丰沛均衡。耕地1.246亿公顷,牧场和草场0.776亿公顷。从前苏联时期开始,直到现在,包括城市居民在内,每户至少可申请“宅旁园地”0.06公顷。

俄罗斯爱惜地力,播种面积每年在0.9亿公顷上下,其中谷物播种面积约占一半。谷物单产不高,每公顷2吨-2.4吨,达到3.8吨-4吨就算高产了。

俄罗斯慎用化肥。化肥年产量为1700万吨,出口1500万吨,本国仅用200万吨,库班产粮区每公顷施肥仅60公斤,其他地区20公斤-30公斤,避免恶化土质。

俄罗斯粮田不挖沟渠。由于土地平展,生态保护较好,旱涝灾害很少,灌溉靠天,省去排灌机具费用,节约农用地1/10,减轻农民的劳动量。

对俄罗斯来说,这种粗放耕作方式不仅不影响本国的粮食安全,反倒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出口预留了极大的潜力。国内年需6300万吨-7500万吨粮食,在本国粮食产量中占比70%-85%,出口占比15%-30%。

俄罗斯在20世纪初曾是农产品出口大国,本国生产的部分鸡蛋和黄油能出口到荷兰等西欧国家,赚取外汇。1894年,俄罗斯产粮6700万吨,人均535公斤。1917年“十月革命”那年,俄罗斯产粮6240万吨,人均400公斤。

苏维埃政权先是推行近于无偿占有的“余粮征集制”,继则强行农业集体化,破坏了农村生产力,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致使苏联时期人均粮食产量一直未能超过帝俄时期。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无力支持农业。但放任自流的结果好于苏联时期的“过度关怀”。苏联从1970年代开始,年年进口粮食,而俄罗斯现在每年能出口2000万吨粮食。2009年世界粮食总产量为22.1亿吨,美中印分别占18.9%、18.7%和9%。俄罗斯产粮97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4%,而俄罗斯人口在世界占比仅约2%。

农作物种子安全,家畜家禽的育种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核心问题。在这方面,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战略》规定,不得让外国公司占领重要消费品市场。至于事关本国基因库安全的种子、种禽和种畜行业,俄罗斯禁止外国染指。

俄罗斯上世纪90年代私有化时期,禁止两类企业私有化。第一类是弹药厂,第二类是种子、种畜和种禽企业,这类企业更不得被外国控制。

对转基因农作物,俄罗斯政府原先只允许试验。2013年9月,俄罗斯政府决定,从2014年7月1日起,准许登记玉米、土豆、大豆、稻米和制糖甜菜等22种农作物的转基因种子,但禁止转基因农产品生产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