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
17885500000021

第21章 附录辛亥革命大事记(1894年11月—1912年9月)(3)

11月29日(十月初九日),汉口英领事插手南北议和,向南北双方提出议和三条件:停战、清帝退位、举袁世凯为大总统。

11月30日(十月初十日),十四省代表在汉口英租界集会,举谭人凤为临时议长。

12月1日(十月十一日),黄兴抵上海,表示“此行目的,在速定北伐计划,并谋政治之统一”。

12月2日(十月十二日),江浙联军经过十天奋战,于是日攻克南京城。

汉口各省代表会议议决“如袁世凯反正,当公举为临时大总统”。

12月3日(十月十三日),汉口各省代表会议制定《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二十一条。以法律形式确认共和政体诞生和封建制度灭亡。

12月4日(十月十四日),汉口各省代表会议议决以南京为中央临时政府所在地,同时确定会议移至南京举行。

上海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留沪代表开会,举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次日议决由大元帅主持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黄兴坚辞。

12月5日(十月十五日),北伐联合会在上海成立,举程德全为会长,以联合各省都督会同北伐,统一军机,共谋光复为宗旨。

汉口各省代表会议通过“推翻满清政府、主张共和政体、礼遇旧皇室、以人道主义待满人”的《议和纲要》四条,同时议决以汉口为议和地点,准备与清政府开议。

12月8日(十月十八日),成都兵变,大汉四川军政府无形解体。是晚建立新的四川军政府,举尹昌衡、罗纶为正、副都督。

12月12日(十月二十二日),十四省代表自武汉齐集南京。

15日议决暂缓选举临时大总统。17日改选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同时议决由黄兴代行大元帅职权,组织临时政府。

12月18日(十月二十八日),南北议和代表伍廷芳、唐绍仪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厅首次开议。

12月25日(十一月初六日),孙中山自美国经欧洲回国,是日抵达上海。在答中外记者时表示:“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也。”

12月26日(十一月初七日),孙中山在上海寓所召开同盟会最高干部会议,与黄兴、宋教仁、胡汉民、陈其美等共商组织临时政府方案。众举孙为总统,黄为内阁总理。由于孙中山坚主总统制,旋决定暂不设总理一职。

12月27日(十一月初八日),黄兴、宋教仁赴南京。黄兴向各省代表会提议,政府组织取总统制,并请速举孙中山为临时总统,以一事权。

各省代表会通过《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议决29日选举临时大总统。

12月28日(十一月初九日),袁世凯奏请召集王公会议,请旨以决大计。同日裕隆太后发表懿旨,命召开临时国会,公决国体。

12月29日(十一月初十日),十七省代表和华侨列席代表共四十五人在南京召开选举临时大总统会议,每省一票,孙中山以十六票的绝对多数正式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根据各省代表会议决定,致电袁世凯,表示对总统职务“虽暂时承乏,而虚位以待之心,终可大白于将来。望早定大计,以慰四万万人之渴望”。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壬子)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是日晚十时,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发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

和《告全国同胞书》,竭诚表示将“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

北洋军将领冯国璋、段祺瑞等四十八人发表联名通电,叫嚣“誓死拥护君主立宪,反对共和政体”。

1月2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通电全国改用阳历,以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建元之始。

滦州新军起义,次日宣布独立,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举王金铭为大都督,施从云为总司令。袁世凯急调重兵镇压,起义失败。

1月3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孙中山任命各部总长:陆军黄兴、海军黄钟英、外交王宠惠、财政陈锦涛、教育蔡元培、实业张謇、内务程德全、司法伍廷芳、交通汤寿潜。

各省代表会选举黎元洪为中华民国临时副总统。

1月5日,南京临时政府发布《告友邦书》,宣告承认清政府在革命前与各国所缔结的一切条约、所借外债、所认赔款及让与权利继续有效。

1月6日,甘肃新军起义,举黄钺为都督。

1月7日,伊犁宣布反正,举协统杨缵绪为都督。

1月11日,孙中山组织鄂湘、宁皖、淮扬、烟台、关外、山陕六路北伐军,拟同时发动,取道河南、山东、直隶,会师北京。下旬,开始北伐,但均进展不大。

1月15日,孙中山电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宣告如清帝退位,宣布共和,则将正式辞临时大总统职,将政权让与袁世凯。

1月16日,革命党人杨禹昌等在京谋炸袁世凯不中,被捕牺牲。

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通过“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

南京临时政府向袁世凯正式提出清帝退位优待条件,同意保存清帝尊号、优定岁俸等。2月10日,在参议院正式通过。

1月22日,孙中山提出辞职五项条件,包括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并誓守参议院所定宪法等。

北洋军将领段祺瑞等四十六人秉袁世凯之意旨,联衔电奏,吁请清帝即日退位,立定共和政体。

1月2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举林森为议长。

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宣布退位。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最后终结。

2月13日,袁世凯通电全国,宣言赞成共和。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在所附三条件中强调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受任和遵守临时参议院所颁布的一切法制章程。同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2月14日,临时参议院接受孙中山辞职。通过临时政府改设北京的提案,因孙中山等极力反对,次日复议,决定仍以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

2月15日,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谒明孝陵,以昭告清帝退位,民国统一的完成。

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2月18日,南京临时政府迎袁专使蔡元培偕欢迎员魏宸组、宋教仁、汪兆铭等八人离上海北上,敦请袁世凯南下就职。27日抵京。

2月28日,湖北“群英会事件”爆发。是日,由原文学社员组织的改良政治群英会联合湖北军界数千人在武昌暴动,反对黎元洪和孙武所把持的湖北军政府,起事于当日平息。亦称“湖北二次革命”。

3月2日,迎袁专使蔡元培等将北方“兵变”、袁世凯不能南下等情,急电南京,请对袁迁就。6日,临时参议院议决同意袁在北京受职。

3月3日,中国同盟会本部在南京召开会员大会,制定新纲领,宣布以“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为宗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黎元洪为协理。自此,同盟会由秘密转入公开活动。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13日,任命唐绍仪为内阁总理。

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凡七章五十六条。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享有各种自由和政治权利。申明在正式宪法未制定以前,其效力与宪法相等。

3月30日,袁世凯任命各部总长,外交陆徵祥、内务赵秉钧、财政熊希龄、陆军段祺瑞、海军刘冠雄、教育蔡元培、司法王宠惠、农林宋教仁、工商陈其美、交通唐绍仪(兼)。

3月31日,袁世凯任命黄兴为“南京留守”,以统辖、裁遣南方革命军。

4月1日,孙中山正式宣告辞去临时大总统职。

4月2日,临时参议院议定临时政府迁北京。4日,议决该院迁北京。

6月18日,英、美、德、法、日、俄六国银行团在巴黎正式成立,筹划向袁世凯政府举借“善后大借款”。

6月27日,同盟会驻沪机关部倡议组织完全政党内阁,以反对袁世凯专制。

8月12日,孙中山、黄兴联名电同盟会各支部,就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事向全党征求意见。

8月24日,孙中山应袁世凯邀请,赴京商谈国事,是日抵京。

在京一月,与袁晤谈十三次,宣布“十年不预政治”,愿以在野身份兴办二十万里铁路。

8月25日,中国同盟会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四会党,在北京召开国民党成立大会。举孙中山为理事长。会议发布《国民党政见宣言》。

9月9日,袁世凯特授孙中山为全国铁路督办。

9月28日,临时参议院议决定以武昌首义日10月10日为中华民国国庆日,又称“双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