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言情凤于九天:异世神扇
1789700000176

第176章

每行军前必有军士检查兵器装备,很象是个专门用来对兵士们进行监督的官员,而且每队出发都有着中士大声的呼喊,讲述着战前的一些规定。我听了几句,有些竟然是不让轻易杀降和掳掠的内容,颇有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味道了。

几万人的队伍摆着几十个方阵,在朝阳的辉映下大踏步的向着紫金关迤逦而去。

北郡的四口镇距紫金关约一百里,人口不足两万,是座三面环山的小城,不过城墙到是很高,约有个五丈开外,只有南北两道城门,城墙上可以走马,北墙有数座炮台。万大军当夜在四口镇外驻扎后,李铁拳派出了传令兵,在山内都尉赵勇年的引导下匆匆而去。

东郡的山内州距四口镇约有个一千五百里,虽然东郡郡守先于我们带兵而行,我们还是早于他先抵达了会合的地点。

太阳还未下山,紫金关代守备宁国俊派出的讯卒已到的军中,忙让亲兵请了五虎大将齐聚大帐后,讯卒便将前后发生的几次战事一一的道来。

紫金关外还有四座关,分别是流水关、庆怀关、恰林关和正口关,正口关是临海的第一个大关,修有水门,战舰可直达城内。

东都国的老将军率手下十五员虎将,带了近六万兵士趁夜涨潮时偷偷的绕了关,在天明时已是顺小路冲到了恰林关与正口关的中部,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直扑恰林关,一路返身攻打正口关。

正口关守备刘节才未曾提防乱竟从关内出,被东都大将白应杰赚开了城门,一万兵士鼓噪而入,大惊之下只领了数十亲兵冲城而出,绕道投奔恰林关,入海的大关口正口关至此已是归了东都,东都战舰遂直达关下,兵士源源不绝由此登岸,不旬日,已达十万众。

恰林关守备宁国俊却是个极心细之人,早已从自己派在外的讯兵口中得知东都国兵士已是绕道前来,遂派了大将高进率了三千兵马,距关外四十里三虎口埋伏,第二日,东都国大将赵国成带着三万军士耀武扬威直至关下,还未等扎下大营,宁国俊已是尽出关中人马直冲而去。

恰林关外一场混战,赵国成渐不能敌,率兵且战且退。宁国俊身先士卒,一路追杀,直至三虎口。已埋伏在此地的大将高进带兵猛的冲了出来,两下夹击东都顿时大败,三万将士逃出不到千余人,赵国成被乱箭射下马来,死于乱军之中。

东都国另一哨人马时已抵三虎口,大将张仁闻讯带两万军急进,两军在三虎口又是一场混战。东都老将军也已得知赵国成兵败,命大将常怀林带偏将刘方亮、朔兵、李城率五万人马星夜救援。宁国俊见事不济,边战边退回到关里,坚兵不出。

恰林关中副守备于夜暗投东都,引兵诈开城门,常怀林派刘方亮、朔兵引三千火兵直入城内四处放火,城内大乱,宁国俊措手不及,引了五千败军从东门而出,路遇刘节才合在一处后直奔庆怀关。

庆怀关守备高士民得知大惊,慌忙派讯卒一面向朝廷求兵一面向流水关守备张光直求助,将城门紧闭,意坚守不出。

流水关守备张光直得讯后亲率了一万兵士前来救援,不料东都大将常怀林早已派大将李城率五千兵士绕过庆怀关,在距流水关六十里的两河口暗地里埋伏下来,张光直带着兵正撞入怀中。

两河口两军一场混战近三个时辰,太清兵士仗人多势众已渐渐占了上风,谁知李城一记强弓将张光直射下战马,众军顿时无人指挥,李城趁势引兵急攻,流水关军大败四下乱走,李城一鼓作气收了关隘,自此紫金关外四关十五城尽归东都。

宁国俊和刘节才引兵到的流水关外,见城上飘起东都的旗帜,方才得知流水关已失,再想回庆怀关,方知高士民已中战死,关隘已失,忙将四散的兵士收拢,寻得了张光直和高士民的尸身就地埋了,与流水关和庆怀关的散兵合兵清点后竟也有万人之众,遂投紫金关。

紫金关北倚台山,南连关山,整个城池与峻山相连,以城为关。城高十丈开外,城墙厚达三丈余。全城有四座城门,箭楼林立、辅以靖边楼,有重炮百余门,并有多种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常驻兵士达四万余众。紫金关北门外有三道山湾,最窄处仅能容两驾战车并行,万余人的队伍根本难以铺开,当是易守难攻。

紫金关守备孟夏本就是个皇亲国戚,平日里烈酒美女的独霸一方,平时对兵士们的兵飨又是克扣多多,待知东都兵临,城中兵士已是去了三成。百姓们对孟夏也是恨之入骨,一闻兵至,纷纷逃离,城中人数剧减,已不足平日里的四成,商贾们早已走了个謦尽。

宁国俊和刘节才引了败兵进了城中,与孟夏商议欲坚守不出,期待朝廷发兵,谁知孟夏坚持弃关,已是将个家眷迁往京城。宁国俊一不做二不休,遂暗地里与城中兵士相通,一顿乱刃砍了孟夏,夺了兵权,随后立即细细的准备了,重鼓了士气,静待东都国的兵马前来。

东都国兵士此时已是极为骄横,大将李城仅率两千兵士直抵关前要战,刘节才不忿,引了三百兵横与关外,要与李城相斗比狠。李城欣然应了,两下兵士罢战,两人却斗到了一起。

刘节才本领远高于李城,不下十合已将李城手中的大槊打飞,李城大惊拍马即走,刘节才驻马引弓,只一箭将个李城射于马下,东都国的兵将慌忙抢了人飞快的败走,刘节才引三百众直追而去,恰遇东都大将常怀林率兵前来,大败,死战不敌。三百甲士无一人幸免,只身逃回,常怀林引军直至关前驻扎。

第二日,常怀林在军中立了白幡,派兵士直至关前索要刘节才。宁国俊将张硬弓几乎拉断,只一箭将来兵射杀于城下,并与刘节才同心拒敌。常怀林大怒,派兵直扑城关,将无数的兵士驱赶至护城河上搭建木桥。宁国俊早知其意,无数火箭如飞蝗般射出,护城河内尸满壕堑,河水为之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