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言情凤于九天:异世神扇
1789700000613

第613章

村长去了一次省城给我买回来了回学校的火车票,这次不再绕行而是从郑州直接南下,过广西桂阳直接去昆明。

紧忙着将所有的物事收拾利索后在村中待了三日,将与家中老人关系甚得的村民家一一拜会后带着翠翠去了省城,村长特意安排了一辆轿车送我们北上,陈建军、程长征等均陪着我而去,到了省城后直奔了在城南的小院,不管怎么说一定要看看老乡长,回至家中的这些日子根本顾不上去看看他,也不知他现在身体是否还如从前一样,张叔的离去让我对这些老人看的更重,也许不定什么时间他们均会一个个的悄然的离我而去。

轿车直接开到了院外,院门上了锁,看来老乡长并不再屋中,取出了老人交给的钥匙后对老人的判断当然是心服口服,上车前老人将钥匙给了我后说是万一乡长不在,大可自己开门而入,果然让他说着了。

进了院门看起来一切照旧里没有雪定是老乡长不停的清扫的缘故,心里顿时有了些温暖,这些老人一个个的对我关怀备至,我岂能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招呼着七八个人进了屋门,屋内铁炉中的火已是熄了感觉很是冰寒,忙从院中取了柴和煤将火生了起来,没多久铁制的火墙已是生烫,屋里温暖如春。

老张长爱喝酒,空的酒瓶在屋中的墙角堆了不少,还有一箱未开了封的酒箱正正的放在了屋中的桌几后,忙招呼着众人坐在了沙发上,转身奔出了屋门想着从斜对面的饭馆中取些菜肴来,到了饭馆的门前才发觉饭馆已然紧闭了门,不由的有些怅然。

向前行了几十步寻了个小饭馆,叫了些菜饭后反回了院中,不久饭馆的几位服务员端着菜盘陆续进了院,将菜摆在了桌几上,陈建军早已伸了手打开了酒箱,从中取出了一瓶酒看了看商标后惊呼起来,说是这是南方的那个名闻天下的茅台,很少人能喝的起,虽然此时一瓶还不到十元钱,可是也得有地言去习它们,看来乡长的面子可是够大了。

一顿酒席直将六瓶茅台酒蜆了个干干净净,我也有了些醉意,张红卫拉着两人摇摇晃晃的去了另一间屋生火取暖去了,程长征带了几人去右屋歇息去了,陈建军一直与我唠唠叨叨的说个没完没了,似乎心里有些依依不舍,我也只能是尽力的安抚,这些人对我可真是率真之极。

晚上乱乱的睡了,陈建军喝的有些多躺在了床上即扯起了呼噜,两个小年轻紧紧的与他挤在了一起,我只能躺在沙发上,翠翠还是依着我和衣而眠。

天一亮陈建军几人即随着车返回了山村,吃完了早饭我带着翠翠直奔了火车站,去乘午时两点整出发的那趟南下的列车。

新学期的功课依然是些基础的课程,对于它们我已是不愿再耗费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到对高能物理和量子力学的深入学习之中,看着同窗们一个个的似乎浑不在意功课的紧张,每天在我租来的小院中开心的练习着一首首的曲目,似乎他们来到这里的最重要的事便是对着乐器使出浑身的解数,一个个认真的模样总让我误以为他们似乎是生怕以后再也没有机会摸着它们一样。

转眼间开学已是两周,星期天与同窗们相约一起去滇池,对于那里的美景他们一个个的赞不绝口,这也让我有些心动不已,翠翠显的很兴奋说是天塌了都要去,当然假如天真的能塌下来我想那时他们早已是慌乱的不知躲到何处去了。

天一放亮收拾了利索后同窗们已是在院中汇集齐了,并未有太多的话即一起奔了昆明火车站,在车站旁的公车站有二十四路和四十四路公车直达滇池,眼见的公车停靠在了站内,十几个人慌里慌张的几乎是跳了上去,清晨虽然有几名乘客不过均是没行过几站即下了车。

靠窗坐了下来后即推开了车窗,晨风清凉的吹拂在脸上令人有些陶醉,翠翠坐在了我的身边看着窗外在微风中兴奋不已,马啸、赵建、赵国、周建华几人坐在了车的最后排,乱乱的大声唱起歌来,开始因车的发动机声音过大而听不太清,不过只一会儿更多的同窗们加入了合唱中,雷建设的声音更是大了些,歌声随着奔驶的车儿一路响起。

“一条路落叶无迹,走过我走过你,我想问你的足迹,山无言水无语。悄悄的我从过去走到了这里,我双肩驼着风雨,想知道我的目的。走过春天,走过四季,走过春天,走过我自已。”

这首歌是方才流行起来的,据说那位创作这首歌的歌手在一个市里的演唱会上凭着这首歌得了金奖,不过歌词里似乎有着太多的无法道出的苍桑,听了这首歌总是让人心里有些与之共鸣,也多了些孤独的快意。

看着窗外到处的绿色不由的有了些欣慰,心里的感觉也很是舒畅,听着同窗们大声的唱着歌不由自已的也随着“哼哼”起来。

翠翠紧紧的依着我脸上荡漾起甜的几乎让我觉的有些腻的笑容,心里一时又有了些感概,翠翠随着我一路而行丝毫没有其它的念想,完全的将我当成了她的依靠,如果她年龄再大些真不知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还是不想了,今天能活着就是幸福,过一日即要快活一天才是,低了头看看翠翠,她的双眼几乎是直直的盯着窗外的景色眼皮好象根本没有眨过一般。

车一路行的很快,不久后车上只剩下了我们这十几个人,同窗们顿时兴奋起来,可能在他们的眼中这辆车无疑于等同于他们包的车。

年轻的司机将车在一个小小的村落边停了下来,并没有一个人行上车来,看着他扭头看着我们大声的问道:“你们去什么地方咯?”

同窗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去滇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