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四军重建
★作战时间 1941年2月15日至21日
★作战地区 江苏省泰州城区
★双方作战目的
新四军 新四军总部获悉李长江部即将投敌日军,遂致电粟裕,在李长江尚未公开投敌前,仍尽量争取;若争取无效时,则坚决发起进攻。
国民党顽军 国民党军李长江部投降日军,成为日军的前驱,为达到日军“扩大江北占领地区,打开物资流通途径”的目的,“讨伐”苏北新四军。
皖南事变后,为了反击国民党顽固派撤销新四军番号的1月17日反动通令,坚持抗日斗争,中共中央针锋相对地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由中共中央军委于1月20日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
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苏北盐城重新成立。陈毅代军长发表就职演说。他宣告:“皖南事变我们损失了军部,现在军部又恢复了。皖南事变我们有几千个指战员牺牲,但我们今天还有9万人的强大力量。”“我们相信,有了军民一致团结的力量”,“一定有把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一定有把握打倒亲日派、反共顽固派。”(《新四军军部盐城》,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第30、第34、第35页)
重建的新四军军部机关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机关为基础组成。将新四军和活动于陇海铁路以南的八路军部队,统一整编为新四军7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共9万余人,继续在长江南北坚持抗战。
第l师,由原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及所辖部队编成。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原第1、第2、第3纵队依次编为第1、第2、第3旅,共1.3万余人。第1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叶飞。第2旅旅长王必成,政治委员刘培善。第3旅旅长陶勇,政治委员刘先胜。4月成立苏中军区,领导机关由第1师领导机关兼,辖11个地方独立团和一个联合抗日司令部(简称联抗)。第1师活动于东濒黄海,西抵运河,南临长江,北至淮安、大冈、斗龙港一线的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与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和汪伪国民政府驻地南京及上海隔江相望,担负着坚持苏中抗日游击战争和作为新四军主力部队进行机动作战的任务。
第2师,由原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及所辖部队编成。师长张云逸(兼),政治委员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郭述申(未到职)。原第4、第5支队改编为第4、第5旅,原江北游击纵队编为第6旅,共1.5万余人。第4旅旅长梁从学,政治委员王集成。第5旅旅长成钧,政治委员赵启民。第6旅旅长兼政治委员谭希林。另辖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司令员杨梅生,政治委员刘顺元;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司令员郑抱真,政治委员谭光廷。第2师活动于东起运河,西至淮南铁路、瓦埠湖,北临淮河,南濒长江的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担负着坚持淮南抗日游击战争和对西防御国民党军东犯的任务。
第3师,由原八路军第5纵队编成。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文玉(吴法宪)。原第1、第2、第3支队依次编为第7、第8、第9旅,共2万余人。第7旅旅长彭明治,政治委员朱涤新。第8旅旅长田守尧,政治委员吴信泉。第9旅旅长张爱萍,政治委员韦国清。另辖淮海军区,司令员覃健,政治委员金明。9月又成立盐阜军区,司令员洪学智,政治委员刘彬。第3师活动于陇海铁路以南,淮安、大冈、斗龙港一线以北,东濒黄海,西至运河的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地处日本侵略军华北、华中派遣军的接合部,是联系华北、华中两大抗日根据地的枢纽。第3师担负着坚持苏北抗日游击战争和作为新四军主力部队进行机动作战的任务。
第4师,由原八路军第4纵队编成。师长兼政治委员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原第4、第5、第6旅依次编为第10、第11、第12旅,共1.5万余人。第10旅旅长刘震,政治委员康志强。第11旅旅长滕海清,政治委员孔石泉。第12旅旅长饶子健(代),政治委员赖毅。另辖萧县独立旅,旅长纵翰民,政治委员李中道(李砥平)。第4师活动于陇海铁路以南,淮河以北,新黄河以东,津浦铁路两侧的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扼华中交通枢纽,是联结华北和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纽带,又是向东挺进苏北、向西发展中原的前进阵地。第4师担负着坚持淮北抗日游击战争,对西防御国民党军东犯和北进,并向河南敌后发展的任务。
第5师,由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编成。师长兼政治委员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原属部队分别编为第13、第14、第15旅及第1、第2游击纵队,共1.4万余人。第13旅旅长周志坚,政治委员方正平。第14旅旅长罗厚福,政治委员张体学。第15旅旅长王海山,政治委员周志刚。第1游击纵队司令员杨经曲,政治委员张执一。第2游击纵队司令员黄林,政治委员刘子厚。另辖鄂豫边区抗日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郑绍文,政治委员夏忠武。9月又组成第3游击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何耀榜。第5师活动于武汉四周,地跨鄂、豫、皖、湘、赣五省边区,处于日蒋重兵对峙的险恶环境中,长期远离军部,孤悬敌后,担负着独立坚持鄂豫边区抗日斗争的任务。
第6师,由活动在苏南的新四军编成。师长兼政治委员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原新第2、新第3支队依次编为第16、第18旅,另辖江南保安司令部,共6000余人。第16旅旅长罗忠毅(兼),政治委员廖海涛。第18旅旅长江渭清,政治委员温玉成。江南保安司令部司令员何克希,政治委员吴仲超。第6师活动于西起南京、芜湖,东至淞沪,北濒长江,南抵天目山麓的苏南抗日民主根据地,战斗在日伪军的心腹地区,担负着坚持苏南抗日游击战争的任务。
第7师,由原新四军无为游击纵队、第3支队挺进团及皖南突围出来的部队合编而成。师长张鼎丞(未到职),政治委员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辖第19旅及挺进团,近3000人。第19旅旅长孙仲德,政治委员曾希圣(兼)。第7师活动于东起江浦,西到岳西、宿松,南至太平、旌德,北邻合肥,长江横贯于中的皖江抗日民主根据地。该地区向东可打通与第2、第6师的联系,向西可与第5师联结。第7师担负着坚持皖南和发展皖中抗日游击战争的任务。
独立旅,由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5旅改编,5000余人。旅长梁兴初,政治委员罗华生。独立旅担负着执行新四军军部赋予的机动作战的任务。
军部直辖抗日军政大学第5分校及特务团。
新四军军部的重建,是全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件大事。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皖南事变,虽使新四军受到重大损失,然而新四军及时整编了部队,由原来国民党当局承认的4个支队,按实际兵力编为7个师和一个独立旅,不仅力量发展壮大了,而且全军的领导和指挥更加统一,更加坚强。新四军军部的重建,标志着新四军从此独立自主地肩负起华中敌后抗战的重任。
2、 刘少奇是谁
刘少奇是谁呀?陈毅为什么是代军长而不是军长呢?这两个问题在新四军新军部成立之前着实让一些干部战士们琢磨了半天。
1月25日下午,新四军新军部成立大会在盐城的“游艺园”隆重举行,新四军指战员、各界代表人士1000多人参加了大会。
新任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主持大会。在他宣布大会开始后,刘少奇首先宣读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
“……陈毅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
随着刘少奇高昂的湖南口音,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命令宣读完毕,此时,一些干部战士心里犯起了嘀咕:陈毅、张云逸我们熟悉,赖传珠、邓子恢也知道,刘少奇是谁呢?有的人知道,说刘少奇是中央领导人,要来当政委。
大家何以不知道刘少奇呢?原来,为了保密起见,刘少奇在华北、华中敌后工作期间一直使用化名——胡服,延安和各地之间的往来文电也称他“胡服”,所以,一般人只知道他叫胡服,是中原局书记,而不知道“胡服”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央领导人刘少奇。这一次,中央军委的命令打破了惯例直称刘少奇,使一些人一下蒙在了鼓里。会后,胡服就是刘少奇的消息不胫而走,大家兴致勃勃地议论了一阵子。
接着,赖传珠请陈毅代军长讲话。
陈毅为什么被任命为代军长,而不是军长呢?这是因为,叶挺是国共双方正式任命的军长,他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任命陈毅为代军长,表明我们仍然承认叶挺是新四军军长,而不承认国民党关于取消新四军番号的命令。
陈毅走到主席台的中央,用他那明亮而深沉的目光环视了一下周围熟悉的战友、部属,庄严地向大家行了一个军礼。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欢迎自己的新军长。会场的气氛感染了陈毅,他的情绪更加激昂,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了自己的“就职演说”。他说:“今天是各界同胞在这里举行庆祝新四军新军部成立的大会。重庆当局发出一个反革命命令,撤销新四军,我们置之不理。我们拥护共产党恢复新四军的命令,我们要拿革命的命令来反对反革命的命令,拿抗战的命令打倒破坏抗战的命令。新四军是一支特殊的人民军队,具有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具有坚不可摧、不可战胜的力量!新四军是取缔和消灭不了的!”
会场上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陈毅挥挥手,待掌声平息下来后接着说:“皖南事变我们损失了军部,现在军部又恢复了;皖南事变我们有几千名指战员牺牲,但我们今天还有9万人的强大力量。只要我们坚持抗战,坚持斗争,我们是一定能够胜利的,一定有把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一定有把握打倒亲日派、顽固派。”
最后,陈毅特意向大家介绍了公开真实姓名的“胡服”——刘少奇。他说:“刘少奇同志是我们党的领袖之一,有20多年的斗争历史。他走到哪里,哪里的革命形势就迅速发展。抗战开始后,他到华北,华北抗日运动就有了大发展;他到皖东,同样展开了大的局面;他到苏北,一样是如此。他是代表中共中央到这里来直接领导我们的。新四军直接在中央和少奇同志的领导下,我们的政治方向不会错,能依照中央的政策做下去,就好像火车在铁轨上走,一定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
陈毅热情洋溢、慷慨激昂的讲话,把会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随后,作为新四军首任政治委员的刘少奇也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坚定有力地说:“我们新四军是真正抗战的力量,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根植于人民之中的。敌人的阴谋诡计虽然能给我们造成一时的损失,但要消灭我们却是痴心妄想。我们会越打越强,原来我们只有几个支队,现在他一打,我们就打出了几个师来。”
3、 新四军的新臂章
经过这次整编,建军已经三年多的新四军,终于在组织上、编制上完全统一起来。
在部队整编的同时,作为正规化建设的一部分,新四军开始佩戴新的臂章。
在皖南事变以前,新四军就有自己的臂章,外方内圆,蓝白两色,上有“新四军”字样。现在新的军部成立了,部队整编了,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人主张就此机会更换臂章,甚至有的人已经开始动手设计新的臂章。
当时,军部刚好来了一个知识分子,这就是来自上海的美术教授许幸之。于是,军部就把设计新臂章的任务交给了他。许幸之感到很荣幸,接受任务后立即搜集有关的资料,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思考如何设计这个臂章。他虽然参加新四军不久,但对新四军的臂章很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以前我们是新四军,现在还是新四军,虽然部队有了变化,但是抗战的任务没有变,再说原来的臂章样式也不错,所以,新臂章最好不要与老臂章区别太大。他很快画出了一个样稿,继续采用了老臂章外方内圆、蓝白两色的风格,只是把上面的“新四军”3个中文字,换成了英文字母。“新四军”的英文全称是New4Army,他取了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N”、“A”,在中间加上了一个汉字“四”,成为“N四A”。
样稿出来后,许幸之拿给军首长审阅,征求意见。陈毅看了以后,感到满意,称赞说:“改得好。把中文换成英文,有神秘性嘛,可以起到隐蔽保护作用。”
“不过,”陈毅指着上面的字说,“这个‘四’用阿拉伯的‘4’,N4A怎么样?”
陈毅的意思是,“四”是汉字,是中国人使用的数字,既然要用英文,就全用英文,不能在英文字母中又加一个汉字,不伦不类。
许幸之听了,连说:“有道理,有道理。”他按照陈毅的意见做了修改,从此新四军的新臂章诞生了。新四军官兵佩戴着它,征战在抗日战场上,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新军部的成立,是新四军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历经磨难的新四军在濒临绝境的血路上重新站立了起来,继续高举抗日的大旗,阔步走向胜利的明天。
新军部的成立,宣告了国民党蒋介石剿灭新四军反共阴谋的破产。他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在共产党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下彻底失败,不得不继续维持国共合作的局面,留在抗日阵营。
新军部的成立,同时也向世人表明:中国共产党已不再像1927年那样,容易受人欺骗,容易受人摧残了。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日益成熟的独立的大政党了!
4、 新四军重新整编困难重重
随着新四军军部的重建,新四军从此不再隶属国民党军第3战区,独立自主地肩负起华中敌后抗战的重任。那么,从1941年起,独立抗战的新四军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呢?
从1941年开始,新四军在华中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进入受日、伪、顽三面夹击的严重困难时期。
日军方面:1940年11月13日,日本御前会议通过《处理中国事变纲要》,决定对华实行所谓长期持久战,除继续迫使重庆政权屈服外,主要强调“彻底肃整占领地域之治安”和“彻底开发并获取国防资源”(《新四军·参考资料》(3),第183页、第184页),以增强国力和战力。
1941年2月14日,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召开高级军官会议,研讨实施“纲要”的方针政策。侵华日军总司令西尾寿造指出:今后战略指导的要点是,“在以治安为主的地区,更加彻底确保治安”;“在敌正规军聚集地区,继续积极进行作战。”政务指导的宗旨是,大力“培植国民政府,使之成为统治的主体”(日本防卫厅研究所战史室编《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3卷。这里的“敌正规军”,指国民党军;国民政府,指汪精卫的伪国民政府)。之后,日军即把整顿和巩固占领区,作为其对华战略的重要部分,甚至摆到了首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