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新四军令人称奇的十大战役
1797600000038

第38章 1943年盐阜地区春季反“扫荡”改善了苏北战略态势(5)

1940年10月,黄克诚率八路军第5纵队到达江苏阜宁,司令部设在阜宁东沟镇。

在黄克诚没有到达阜宁以前,唐棣华还没有见到过共产党领导的正规部队,她急切地想看到八路军正规部队是什么样子。正值上级指示为八路军南下部队筹集钱粮,于是唐棣华前去联系。进入部队宿营区,战士们正在休息,不断地有人穿梭往来。

“我们是地方工作的同志,来给部队送钱粮的。”唐棣华对战士们说。

“黄司令员在那边,你们直接去找他吧。”

顺着战士指的方向,唐棣华看到一匹枣红马旁边站着一位戴眼镜的军人,身后跟着几位干部和警卫人员。

“假如他就是黄克诚的话,也太不像个军官了。”这是唐棣华对黄克诚的第一印象。

和唐棣华同来的还有苏北区2、3区地委书记杨纯,第一次和黄克诚见面,始终是杨纯讲话,唐棣华只默默地观察着这位八路军的大首长,他给她的印象是亲切、随和。从此以后,杨纯和黄克诚打交道的机会多起来了。杨纯每到阜宁来,往往拉上唐棣华一块儿去。

“今天可以蹭吃的了。”向黄克诚的司令部走去时,杨纯对唐棣华说。

“怎么知道他有好吃的东西呢?”唐棣华问。

“你没见他有一个铁皮箱子?走到哪儿带到哪儿,那里面一定是好吃的。”

一阵谈话后,杨纯拐弯抹角地叫黄克诚打开那只铁箱子。箱子打开了,哪有什么好吃的,里面原来全是书!

唐棣华高兴得忘记是客,随手翻起那些书来,她素来爱书,比起好吃的东西来,书更亲切。

“原来这姑娘也是个‘书虫子’。”黄克诚心里笑了。

玩笑中,黄克诚知道了她们的来意,吩咐警卫员去给她们弄点儿好吃的东西。警卫员上街转了半天,只买回来了猪头肉,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这也是难得的一次“奢侈”了。不一会儿,她们便把猪头肉“消灭干净”!

在她们二人消灭猪头肉时,黄克诚这才注意起唐棣华来。他没有想到,面前这位县委书记竟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虽然唐棣华并没有说几句话,但给黄克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黄克诚一直带领着部队在血雨腥风中与敌人拼杀,37岁了,他从来没有考虑过个人问题,然而见到唐棣华,心情却再也无法平静了。

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八路军第5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黄克诚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同时,又担任中共苏北区党委书记、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唐棣华虽然年轻、单纯,可也从每次黄克诚看她的目光中感受到了某些异样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她也说不准,反正和别的同志在一起时感觉不一样……

有一次,阜宁县长宋乃德和唐棣华一起来找黄克诚谈工作。谈了一会儿,宋乃德有意叫唐棣华留下多谈一会儿,自己起身先走了。

黄克诚向唐棣华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身世和经历。谈到经常复发的支气管炎,黄克诚说:“陈赓,你知道吧?”

唐棣华当然知道陈赓,但她不知道气管炎和陈赓有什么关系。

“陈赓经常笑我:黄瞎子,你这身体,最多活三年,大家都觉得我活不长。”黄克诚无疑向唐棣华提出了一个值得她认真考虑的问题。

唐棣华很有信心地说:“你现在不过30多岁,这种病,也不是什么重病,只要注意身体,至少再活20年。”

心爱的姑娘的鼓励和安慰,使黄克诚很感动。他动情地说:

“小唐,我很喜欢你,希望我们能永远生活在一起。”黄克诚忍不住了,小声地对唐棣华说。那憨厚的神态像是一位老大哥。

“我……我……”唐棣华急红了脸,什么也说不出来,这事情来得太快了,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她低下头,沉默不语。

“怎么,小唐,你不同意吗?”黄克诚见唐棣华不说话,有点儿着急。

“不、不,同意、同意!”唐棣华急忙点头,却不敢抬起头,那模样像是一个乡下小姑娘。黄克诚笑了,吃草根,啃树皮,转战大江南北,他第一次笑得这么开心。

黄克诚和康棣华的婚姻是美满的、幸福的。在高级干部中,不论是社会的原因、自然的原因还是自身的原因,有过两次以上婚姻的屡见不鲜。像黄克诚和康棣华这样白头偕老的夫妻,并不多见。

11、 3师的后勤供应工作

此次反“扫荡”战役胜利了,在此战役中,为保障战役的胜利实施,可以说3师的后勤供应工作功不可没,发挥了重要作用。

驻防盐阜地区的新四军3师的前身是八路军的5纵队,再前身是八路军2纵队,更以前是115师344旅。1940年4月,八路军115师344旅在山西改为2纵队。5月下旬,黄克诚奉命带2纵队南下发展华中地区,于6月抵皖北地区新兴集,和新四军6支队会合成八路军4纵队。一个月后,黄克诚又奉命率部队东进,改称5纵队。5纵队编3个支队,任务是开辟苏北地区,部队于8月底开始东进,9月中下旬,在地方党的配合下,开辟了淮海区,并迅速东进到盐阜区。10月10日,5纵队和新四军会师于盐城南面的白驹镇,完成了沟通华北和华中根据地的任务,打开苏北抗战的局面。

1941年1月初发生了皖南事变,延安总部于同月20日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5纵队正式编为新四军第3师。

新编后的3师兼苏北军区,下辖第7、8、9旅,盐阜、淮海两个军分区等单位。根据地里各县区乡先后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了群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军民共同努力,先后战胜敌人的数次“扫荡”,肃清地方的反动势力。根据地里实行减租减息,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和高利贷等剥削行为。各地发展了生产,改善了生活,还在人民群众中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工作,使得广大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提高了觉悟,把向政府缴纳公粮当成抗日救国的具体表现。这就为军队的后勤供应工作,能够依靠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就地取给,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组织保证。

下面是苏烷清、赵永胜等对3师后勤供应工作的回顾:

3师所属盐阜和淮海两区部队的后勤供应保障,由3师后勤供给部门和两区行署及有关县市等单位事先进行协商,划分供应区域,明确供应任务。其原则是就地供给,取之于民。所需粮食概略计算,抗战中后期主力兵团和地方部队及脱产的武装组织按7万人左右计算,每人每日1斤到1斤半粮食,每月需要200余万斤,一年即需粮食2000余万斤。军马的饲料粮以及其他用粮尚未计算在内。

对执行机动作战任务的部队,由于战斗任务频繁,供应困难大,事先由有关部门派出人员提前到作战有关地区附近筹措粮草。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使部队到达后不会饿肚子,也不影响打仗。如打郑潭口、阜宁、淮阴、淮安等就是这样做的。

部队到游击区执行任务时,分别找当时游击区两面政权负责人交涉部队所需要粮草,只要讲清道理,游击区干部和群众会积极为我们服务。具体办事时一定要区别对待,注意分清敌、我、友。

部队到敌占区作战时所需要之供应,以及伤员担架等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事先必须派出得力人员,除向敌占区人民申明大义讲清道理外,要根据当时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作战部队的急需。但要尽可能地区分敌占区人员的政治面目和态度。在工作中切勿违反政策和侵犯基本群众利益,筹措粮草等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搞简单的硬行摊派,必须严格掌握政策界线,充分考虑贫下中农的利益。

部队远离根据地执行任务时,则要根据当时任务和地区敌情、交通道路以及社会群众等实际情况,沿途开设粮站、供应站(点),以便及时保障部队后勤供应的需要。

根据党中央和华中局关于生产运动的指示,3师发布了生产运动训令,要求每个连队应做到有3~5亩菜地,靠海边和有荒可垦的部队应大力开荒,种粮、种菜、种黄豆和熬制食盐。团及总队要开磨坊、豆腐坊及粉坊,旅级单位可以开办合作社、油坊、碾米坊等。经过一年的努力,3师各部基本实现了蔬菜全部自给8个月,油盐、肉食自给4个月的目标,部队生活获得改善,广大指战员的体质也得到了增强。

3师和各旅的后勤均先后办起了各类工厂。师供给部皮革厂与被服厂、军鞋厂于1941年3月前后在阜宁县王桥口组建,当时有40余人,四五台缝纫机,负责人陈必荣。3个旅也就地办起了皮件作业,生产所需的材料主要取之于敌,从日伪军中巧妙地夺取,在本地也采购一些物资材料。皮革厂(也称皮件厂)不但生产枪套、子弹袋、炮衣、枪衣、马鞍等产品,还做过皮船(皮筏子)。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皮革厂、被服厂、军鞋厂每个厂都迅速发展为有几百名职工的大厂,不分日夜地赶制军需装备。当时工厂负责人有李荣堂、李毕堂、陈必华、张凤翔、唐文林等同志。

军需供应部门想方设法使干部战士及时穿上冬季服装和夏季服装。在布料紧张、供应困难时,不得不将翻领改为竖领,干部服4个兜改为2个兜,取消绑腿,夏服改长袖为短袖,长裤改成短裤,以便尽可能节省每寸布。厉行节约也是解决当时物资困难重要手段之一。

军械军工部门竭尽全力克服困难,完成武器、弹药、装备、器械等的修理和简易制造任务。据1944年统计,全师年生产手榴弹5万枚,翻造子弹11万发,修理长短枪2300支。同时还及时清理战场上缴获敌人的武器弹药,及时发给部队使用,保障作战的需要。当时武器型号很杂,有汉阳造、沈阳造、山西造、日本三八式,还有捷克式等。所需要补充的弹药自然也就很复杂,数量也多。除尽可能自己制造一部分外,就要靠战场上缴获。再就是想办法找关系购买国民党埋藏下来的武器弹药,供部队使用。

3师各部队在打击日伪顽、贯彻执行党的经济政策的同时,还在可能情况下尽力帮助地方发展工农业生产,统一根据地的税收制度,实行进口物资的管理,开展对外贸易,支持民主政府发行货币,加强与敌伪的经济斗争。

苏北地区与敌伪的金融斗争很尖锐。早在根据地初创时,盐城就建立了华中全区的金融机构——江淮银行,发行过江淮币。尔后,盐阜、淮海两地区又分别建立银行,发行盐阜币和淮海币。因为都是为了抗日经济斗争的需要而发行的货币,故通称“抗币”。由于有正确的政策和坚实的物资作基础,根据地的抗币币值稳定、流通无阻,在人民群众中威信很高,从而有效地排斥了伪币,防止敌伪用法币套购我根据地物资。

积极开展对敌占区大中城市的贸易,是解决当时根据地部分物资缺乏的重要措施。如医疗药品、卫生器材、军用棉花、布匹以及军火原材料等有许多东西就是从根据地外解决的。以棉花来说,每年冬季来临之前,需要发给每人一套过冬的棉衣。每套至少要2斤纯棉,算起来要十几万斤纯棉花,这在当时根据地里短时间内是很难解决的,必须到根据地外通过贸易手段才能解决。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贯穿于抗日战争后勤保障工作的全过程,这是因为抗日根据地处于互不相连被敌人分割的特殊条件下,没有大后方作依托,不可能做到统一供应,其他根据地也很难互相支援,只能依靠根据地内广大人民,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就地取给,依靠取之于民,取之于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仅是个供应保障问题,也不仅是个经济物质问题,而是个重要的政治问题。这是由人民军队的性质所决定的。经济物质条件困难的时候,需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经济物质条件丰富的时候,客观条件变化了的时候,也还是需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继承和发扬。

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我们所以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靠的是什么呢?是人的意志,是人的信念,人的精神,人的毅力,为了中华民族的存亡,为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人民的彻底解放。

3师的后勤供应保障工作是在黄克诚师长领导下进行的。他紧紧抓住整风和生产两个环节,根据当时的客观情况,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和指示,要求大家克服困难,渡过难关,去争取胜利,在全区党政军民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2、 盘点

至4月10日,历时50余天的盐阜区反“扫荡”战斗获得了胜利。第3师部队和盐阜区全体军民,在整个反“扫荡”战斗中,共拔除了敌伪据点十几个,杀伤和俘虏敌伪军1500余人,缴获机枪、步马枪、手枪700余支,以及其他大量军用品。这一胜利,使根据地人民、军队和干部经受了锻炼,鼓舞了抗战胜利的信心,为今后继续反“蚕食”、反伪化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反“扫荡”的胜利,改善了苏北地区的战略态势,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斗争热情,坚定了抗战的胜利信心。由于统战工作扎实有力,在日伪“扫荡”时,地主、士绅均能以各种形式帮助和同情我军,为我们保护干部、保存资料、抑制伪化等。

盐阜区士绅在慰军大会上,称颂我军“运用游击战术,不断打击敌人,时分时合,神出鬼没,或攻或守,将卒用命,民族精神,发挥无余,民气鼓励,收效甚宏,于此足知中国之不会亡”。

阜宁县国民党书记长亦称:“敌寇以泰山压顶之兵力,‘扫荡’新四军,新四军能保全主力,已属难能可贵,不料又大举反击,恢复阵地,足见抗战必胜之前途。”

救国会领袖邹韬奋先生目睹反“扫荡”的胜利,喜不自胜,感慨地说:“新四军与士绅朋友密切配合,能于生死之际互相信托,于敌伪高压之下毫无背离。此乃中共统一战线政策之伟大成功,绝非谎言。余不到敌后根据地,余亦不信能做到如此成功之地步。”

黄克诚在总结此次反“扫荡”作战时指出,日军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其本身有不可克服的弱点:首先是遭到中国人民的普遍憎恨和反抗,身处异国他乡,孤立无援;二是兵力不足,顾此失彼;三是在偏僻农村作战,徒步负重,日夜不宁,士气低落;四是战术机械呆板,常常失去战机;五是缺乏攻击精神,稍遇抵抗即畏缩不前。新四军常以小部队阻击敌人,大部队得以安全转移。

新四军此次反“扫荡”则准备充分,部署周密,内外线之间、各战略区之间密切配合。特别是人民的支持,破路、筑坝、送消息、带路、运送伤员、保护失散人员、隐藏军用物资等,才能使新四军在敌密集的据点间隙行动作战。许多群众家被烧光、抢光而毫无怨言。军民同心同德,是取得反“扫荡”胜利的主要保证。(黄克诚:《盐阜区反“扫荡”》(1943年7月),《新四军·文献》(3),第4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