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爸老妈幸福生活宝典
1804800000044

第44章 休闲娱乐:享受闲适的生活(4)

鱼咬钩时,竿梢就会被拉得上下颤动,十分明显,钓者可直接观察到。提竿时,手握住竿后必须在瞬时有一个向上翘的动作,这主要是为了使鱼钩的倒刺一次就能钩透鱼嘴,以防鱼儿逃脱。尤其是钓大鱼,因大鱼肉多嘴厚,如不用力翘则鱼钩不易钩透,但也不宜用力过猛。特别是使用硬尖子钓竿时,更不能用力猛翘,否则有线断、竿折的危险。提竿后,若手感沉重且鱼线在水中摆动,说明鱼已上钩。如果鱼儿较小,则继续提竿,将鱼提出水面。如果钓到大鱼,则不要急于将鱼拿到手。应让鱼在水中多跑一会,使其消耗体力,这叫溜鱼,待鱼疲乏时再行拿鱼或按鱼。

钓淡水鱼的方法

钓淡水鱼须注意以下几点要诀:

1.钓鱼场地、天气及时间的选择

上文已经提到,鱼类不是均匀地分散在水下的,它们是相对集中的。要想找到它们的集中场所,就要结合鱼的生活习性,综合时间、季节等因素全面考虑,确定垂钓地点。

俗语说“深水大鱼到,浅水钓鱼苗,不深不浅钓鱼好”。深水中虽有大鱼,可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才能垂钓,浅水又无大鱼,所以比较适宜的是在水不太深、避风、静水湾处投钩。事先要“喂窝子”,即在固定水域投放鱼食,再投钩,才会有好收获。钓鱼须安静,“鱼怕噪,人怕闹,安安静静才好钓”,应选人稀僻静之处钓鱼。河塘空旷之地,鱼类不聚,所以应选择草丛、树根、木枝、岩石等附近下钩。还应当了解不同鱼类的生活习性。鲤鱼常在深水中,食性杂,贴水底而行;草鱼出没于绿水之中,食草,属上层鱼;鲫鱼喜游于绿草清水之中。在水略混浊、水深33~66厘米处隐现石头与水草的地方是最理想的放钓处。

天气与垂钓的关系很大。春、秋应选择晴天或晴间多云或者多云的天气;夏天应选择晴转多云、阴天或小雨的天气,此时较易获鱼。大风、大雨或烈日当空时,鱼类一般是不会出来觅食的。

此外,就风向而论,春、秋雨季吹东南风或东北风钓鱼效果好。秋天刮西北风,水面凉了,这时是鱼类捕食高潮;春回大地,鱼类追逐交尾,是最活跃的时候,因而容易受诱上钩;夏季黄梅天,气压低,鱼闷气,纷纷浮上水面,此时几乎“钓无虚掷”。

对于投钓时间的选择,春、秋季节早、中、晚都可投钓,冬天钓鱼要在中午(这多指南方地区)。盛夏阴雨、霏霏细雨的阴天清晨最为理想,傍晚也可以;雨后天晴,暑气全消,凉爽宜人时,鱼儿争先恐后出动觅食,此时垂钓,必是满载而归。

2.各种鱼咬钩的特点

不同鱼类的捕食方式不一样,吃钩也不一样。鲫鱼属于底层鱼,捕食姿态多是头朝下,翘起尾部,当食饵入口,抬头缓缓而入时,浮标也同时缓平而行,垂钓者必须眼疾手快,猛力提竿,十有八九能上钩。

鲤鱼也属于底层鱼,多潜居于深水之中。这类鱼平身捕食,食物人口,口腮齐动,猛回头转身而去。正当鱼转去的当儿,浮标上下浮动几次,猛然被拉入水中。这时,垂钓者迅速提杆即可得之。

此外,鲇鱼、嘎牙鱼与鲤鱼咬钩方式基本相同。

老年人垂钓应坚持“十不”

老年人钓鱼是一种对身心极有好处的活动,但必须坚持“钓翁之意不在鱼,以修身养性,锻炼身体”为主。因此,要坚持“十不”,即:

1.钓着欢喜,钓不着不急。

2.若参加比赛,不好胜,不赌气。

3.遇到不顺利,不懊恼,不怄气。

4.注意安全,不冒险,不大意。

5.天气不好不去,天气好也适宜控制。

6.独自不垂钓,结伴前去。

7.不盲目出行,事前了解好天气。

8.不了解情况,又无了解情况的人带领的地方不去。

9.不匆忙出行,一定有备而去(包括渔具、饮食饮料、常备药品及生活用品)。

10.地滑、杂物堆积、不能坐稳的地方不去。

垂钓者要当心“蚯蚓病”

在我国浩大的垂钓大军中,有来自社会不同群体的各种人物,退休老人就是这个群体的一部分,而且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但是,国内医学家发现垂钓用的诱饵——蚯蚓,会危害垂钓者的健康,引起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蚯蚓病”。

蚯蚓雌雄同体,繁殖时卵产于卵茧内。当垂钓者接触蚯蚓后若不洗手,容易污染水和食物,吃了这些被污染的水和食物,蚯蚓的卵会在人体内生长成蚯蚓,寄生于肠道内,使人患上“蚯蚓病”。此病的表现为慢性腹泻、腹痛及消化不良、食欲不佳、身体虚弱等症状,排虫时伴有明显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有时还伴有发烧。因此要注意预防。预防“蚯蚓病”,主要是垂钓者必须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一定要洗手。一旦得病,不要随意用他人的毛巾和脸盆等,以免传播给他人。

书画颐养福寿长

书画有益老年人养生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各种专心致志,凝神定气的运动,能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取得平衡,肌肉关节都得到锻炼,心律平稳均匀、呼吸平顺、内脏器官的功能也可得以调整,使新陈代谢旺盛,抵抗力增强,能有效抵抗疾病,从而延缓衰老。书画活动就是一种能够收到此类效果的活动。

在现实生活中,画家、书法家大多长寿,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历代书画家高寿者不可胜数,唐代柳公权88岁;明代文征明90岁;现代书画家齐白石97岁;当代书法家上海的苏局仙、北京的孙墨佛他们都寿逾百岁。当苏局仙先生102岁的时候,人们向他请教养生之道,他说:“唯书画而已。”

从生理方面看,书写前要求身体的姿势做到头正、挺胸、直背、肩松、足落平地,达到血液流贯全身,产生一种激人向上的内驱力。在落笔时要做到腕平、掌虚、指实,通过臂力、腕力和指力的运作,使得气血畅通,落笔刚劲有力,气夺天工。因此,书法的运笔过程就是人的精神、动作和呼吸的相互协调及配合的过程,能够对全身的神经系统、内脏器官起到调适作用,使其达到平衡的最佳状态,从而能够起到调节情感、解除烦恼、淡化抑郁的作用,对身心健康多有裨益。

从心理学方面看,我国书法十分讲究意念,运笔之前,要求凝神静气,万虑皆息,旷怀畅情。这就使得书画者心神安宁,大脑中枢神经得到愉快的信息储存,心灵得到净化。正如何乔番在《心术篇》里所说的那样:“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练习书画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体育锻炼活动。特别是书法家、画家在创作时,总是收视反听、决虑凝神;悬腕运笔、舒筋活络;泼墨点彩、意气风发;或站或坐,伸肌缩肌张力饱满,运动神经调节精确,就像打太极拳一样,柔软舒展而有节律的腰臂腕指的运动;亦如练气功有所共通,有时练得轻汗微沁血脉通畅,代谢活跃,且方法不同而效果相似。

老年朋友怎样学书法

练字是一种美的享受,能调节人的精神面貌,消除忧愁,治疗抑郁,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那么,老年朋友应怎样练习书法呢?

1.临摹字帖

临帖与摹帖是有区别的。摹帖,用透明的纸蒙在字帖上,按照纸上显出的字迹来写;临帖则是看着字帖写。初学者可从摹帖开始。

2.字帖的选择

字帖有很多种,皆出自名家,各有所长,可先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字帖进行临摹,练习一个时期后再换另一种。初学书法,最好从楷书练起,稍有基础后再练其他字体,如行、草、隶、篆等。

3.要有正确的姿势

姿势正确,字迹才能端正、有力。其基本要求是:身挺,头正,臂开,足稳,笔直,掌空,指实,腕悬。全身各部位要感到轻松、自然、得力。

4.运腕与用笔

运腕要灵活、有力,将笔锋控制在点画中间。用笔是指用不同的技法写出各种类型的基本笔画。笔落在纸上要实,不能一带而过。下笔时要“逆入”,即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

5.在临摹的基础上进一步讲究结体与布局

老年人学书法,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老年人经常练练书画既可以愉悦身心又可以强身健体,无论是对体质还是精神都有很多益处,但是练习书画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事项。

(1)身体疲劳、困倦或病后不宜练习书画。因为这个时候身体比较虚弱,体力和精神都处在低谷。正常的生活习惯尚且不一定能维持,如果再强打精神练习书画就起不到健身的作用了,而且因为本来就已气虚,如果再耗气伤身,反而会加重身体负担。

(2)情绪不好时不宜马上写字作画。气机不畅,心情不静,很难写出好字,绘出好画,也容易伤到身体。

(3)饭后不宜立刻写字作画。饭后一般较饱,伏案写字作画会使食物壅滞于胃肠中,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4)不宜操之过急。太急躁不仅不能出成绩,反而会伤身。写字作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使用书法用纸时的注意事项

在书法用纸的使用上老年人还要注意事项以下几点:

1.书写时纸必须平放,才易于书写;若纸皱,便不易书写了。惟有人写古篆隶时,故意将纸揉皱,以求斑驳之致与古意。

2.纸上污秽,会影响观瞻、运笔与墨色,灰尘也会影响运笔,若与墨汁相杂,墨既不坚,亦乏光彩。因此,要保持用纸的整洁。这虽然只是小事,但也是很重要的。

3.书法书法,写字最重法度,故“书”“法”并称,尤重间架与章法,布置章法有纵行横列之分,立定间架则有九宫、田字、米字诸式。线条亦有明暗之别,凡篆隶行草楷诸体都是如此,尤其是楷书更是重要;据说唐人重“法”,丝毫不苟,看留下来的名家诸法,其法度之严谨,空前绝后,故有九宫创于唐人之说。

分格也需随书体而定,法度最严的楷书和篆隶,纵横需整齐,行列皆可划分,而行草惟有直行,不宜加横列,以免缚手缚脚,不得纵放。明线宜细,以免妨害观瞻,暗线用书宜轻,不必涂抹,以免损毁纸张。若折纸分格易起皱折,妨碍运笔,亦须避免。

4.书写时纸需固定,若纸随笔动,字便不能随心应手。方法是除了以左手按纸外,也可以用镇尺压在适当位置,使纸固定。

5.书写时,以笔饱蘸浓墨写字时于顿挫重按处。不过,力透纸背,墨渗纸外,不但会沾污桌面,且笔画染开,也会破坏画面,所以需要以吸水纸或布垫在纸下,可以将渗出的墨吸干净,保持画面整洁。

6.墨汁未干时收纸的下场大家都很明白吧!好好的一个字平白多了个“镜像”,有时实在令人哭笑不得。还有,不要自作聪明地将作品“盼干”,或是想用卫生纸吸干,这样不但会使墨易脱落,且会使墨色受损。收拾时,不要任意折叠,以免损坏纸张,有碍观赏。

7.纸受潮易腐朽,过度干燥又会破裂,因此若想长久保存,就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其他,如虫蛀也须注意。

欣赏书法三注意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老年人应如何去欣赏、吸收蕴含在其中的精髓或者深意呢?

1.“笔法”就是用笔

用笔讲究提按、顿挫、粗细、轻重、强弱、疾徐、起笔与收笔等技法。行笔时还应富有节奏与韵律,不能死板板地平拖下去,否则就出现不了“字有八面”的气势。

2.“墨法”也变化无穷

高明的书法家深知枯湿浓淡、知白守黑的奥妙。墨太浓,影响行笔,写出的字板滞;墨太燥,写出的字如干柴棒一样。而应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润燥互应,飘扬洒脱,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出它的风韵气势。

3.“章法”讲究上下呼应,左右贯通,横直有绪,疏密恰当

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的艺术处理,必须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当,大小适宜,充分体现顾盼有情、变化错综、照应严谨、筋脉相通的艺术效果。反之,如果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杂乱无章、松弛散乱,就会使人看上去碍眼费神、不堪卒读。对书法的欣赏,一是欣赏作品中的“感情”。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必定倾注着作者的悲与喜、歌颂与谴责,这些情感也就蕴含在笔画之中。宋代岳飞所写的“还我河山”草书横幅,酣畅淋漓,峻峭挺拔,大气磅礴,真是义愤之情,溢于毫端。透过这幅书法作品,我们几乎可以想象得到这位民族英雄当时“挥泣走笔”,抒发“胸中抑郁”的动人情景。同样,唐朝的杰出书法家颜真卿,是一位忠义爱国的大英雄。他的楷书堂堂正正,宽博、厚重,犹如耕牛之稳实而利民用,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他的刚强、耿直、朴实;他的行书《祭侄稿》,是他在听到侄儿季明被叛军惨杀之后,怀着激愤的心情挥写而成的,悲壮之气溢出字面,整幅作品富有力度,因此有“天下第二行书”之称。二是欣赏作品中的“气韵”。“气韵”与墨法有关。一件作品,不但要笔力遒劲,更要墨法华滋,才能使其呈现出天机流荡、精神横溢、风采飘然、活泼有趣、动律优美的效果,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清代郑板桥的许多作品,都很讲究墨的浓淡枯湿,墨色用得浓不凝滞,若润含春雨,枯不瘠薄,似古藤挂壁,足可令人玩赏不已。

怎样欣赏中国画

中国画又称国画,主要是用纸、绢、水墨、色彩等工具材料绘制而成的。中国画不同于油画,它强调“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形神兼备,不讲究光线变化,焦点透视。中国画通过工笔或写意的技法来表现人物、花鸟和山水。

元汤《画鉴》中说:“观画之法,先观气韵,次观笔意,骨法位置傅染,然后形似。”南齐著名肖像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序言中首倡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六法”问世1500年来,一直成为人们品评赏鉴绘画的基本依据。

老年人在欣赏中国画时,首先应了解一些我国各个时期的绘画特点。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西洋画技术随佛教艺术传入,丰富了人物画的表现手法,使那时的人物画迅速发展起来。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均被描绘得活灵活现,是那一时期人物画的杰出作品之一。隋唐时期有了山水画和花鸟画。唐朝由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经济发展,也是人物画大发展时期。无论是绘画的题材、风格,还是技法都有极大的发展,形成了精巧、华丽、实用的风格。如画圣吴道子在长安、洛阳寺观里画了三百多间壁画,没有一幅是相同的。元代逐渐转向写意,并与书法、篆刻、诗歌融为一体。明清时代,花鸟画发展很突出。文人们把绘画当作抒发情趣的方法,非常强调传神达意,如那一时期极负盛名的唐寅、扬州八怪等的画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