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
1815300000137

第137章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县),曾祖时迁居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也受佛、道思想影响。早年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玄宗天宝五年(746),西入长安,求官不遂,困居十年。四十四岁时,才勉强得到一个看管兵甲器仗的小官。不久,安史之乱爆发,杜甫举家避难鄜州羌村。后往灵武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脱险后到灵武,被任为左拾遗。因上疏救房琯触怒肃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西去,经秦州、同谷入蜀,定居成都草堂。严武再度镇蜀,杜南一度任节度使署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准备北归洛阳,携家往夔州。代宗大历三年(768)出峡,因兵乱漂泊两湖。最后避乱郴州,病死途中。

杜甫生活的时代,正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也是唐玄宗信任权奸,宠信宦官,重用边将,穷奢极欲,肆意聚敛,政治腐败的历史时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杜甫,以稷、契自许,表示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因此在他的一些作品中有着浓厚的儒家思想。但是,由于杜甫长期困顿失意,在长安时亲眼看到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朝政,任人唯亲,横征暴敛,挥霍无度;安史之乱后,兵连祸结,颠沛流离,饱尝了饥走荒山之苦。这样,使他能从亲身的感受中,体察到人民苦难生活的某些方面,使其世界观发生一些变化,从而能较清醒地认识现实,写了不少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诗篇,成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的诗歌,内容十分丰富,有的是抨击统治集团的荒淫无耻,巧取豪夺;有的是深刻反映人民苦难重重,啼饥号寒的悲惨生活;有的是指斥安史叛乱,维护国家统一;有的是感时忧国,慨叹今昔;有的是反对各民族间互相攻伐,主张和睦相处。此外,一些写景,咏物、题画诗,也都蕴蓄着诗人对国事的深沉忧思,个人身世飘零的无限感喟。这些都是杜甫诗歌中的精华,应该充分肯定。但必须指出,杜甫有的诗篇表现了浓厚的忠君思想,有些则是粉饰太平,这是杜甫诗中的糟粕。

元稹在《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中说,杜甫的诗是“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宋祁在《新唐书·杜甫传》中也说杜诗“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的确,杜甫的诗歌可以说是众体兼备,又有所创造,形成了独特的“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首先他向乐府民歌学习,写了不少“无复依傍”“即事名篇”的诗,内容丰富多采,形式活泼,清新健爽。其次运用五言、七言古体这种传统的诗歌形式,铺陈展叙,抒怀议论,回环往复,气势雄伟。再次,杜甫的五律、七律,韵律谨严,对仗工整,形象鲜明,成为唐代五、七律的模式。其它如绝句,不论五绝、七绝,都能得心应手,或评人论诗,或伤时抒情,或状物写景,都各尽其妙。因此,杜甫诗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当然,杜甫有些诗篇过于雕琢,刻意追求工稳,这是不足取的。

杜甫的诗歌,流传下来的有一千四百多首,后人编为《杜少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