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
1815300000151

第151章 水槛遣心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②。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③。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④。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⑤。

①水槛(jiàn鉴):水亭的木栏。这里指草堂的水亭。

②去:离。郭:城郭.这里指成都。轩楹:廊柱。这里指草堂的轩廊。敞(chǎng厂):开阔。赊(shē奢):远。

③澄:清澈。江:指锦江。幽树:生长在僻静处的花木。这两句说,清澈的锦江,江水快要与岸齐平了,生长在幽僻处的花木,在季节晚暮时花朵开得繁多。

④“细雨”两句说,在蒙蒙细雨之中,锦江水面鱼儿不时浮出,燕子在微风中斜飞。

⑤城中:指成都。十万户:《旧唐书·地理志》载:成都“户十六万九百五十”。这里是举其成数,表示成都的繁荣。

杜甫在草堂定居下来后,又修建水亭供垂钓、远眺。《水槛遣心》二首大约作于上元二年(761)。这是第一首,诗中通过远眺所感,描绘了草堂四周开阔宽敞,幽静清雅的景色,开朗清新。在艺术表现上此诗也很有特色。起首两句写出诗人在水亭远眺的感受,点明草堂距成都较远,附近村落很少,所以极目远眺,开阔无障。接着远望锦江,江水清澈,碧波荡漾,草堂四围花木繁茂,清新宜人。五六两句由远而近,用精雕细刻的手法写出细雨中鱼儿浮游水面,微风中燕子斜飞空中的景象。刻画极为生动,表现了诗人对描写对象细致入微的体察,高度的概括力,高超的艺术技巧。七八两句和篇首照应,写出草堂远离成都,幽静无喧。全诗由远及近,以工笔勾画,形象突出鲜明,意境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