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
1815300000403

第403章 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828)进士。一生或在京任职,或出任黄、池、睦、湖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生活在各种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的晚唐社会里,为了拯救唐王朝,他对历史上的“治乱兴亡”以及军事、财赋等等问题,都做了认真的研究。他主张削平藩镇,抗击吐蕃、回纥统治集团的侵扰,加强国防,实现全国的统一。他不满于达官贵人“奉佛求福”给国家及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要求严禁佛教,收回寺院土地。

在文学思想方面,杜牧主张文以致用,强调文章应有充实的思想内容,反对当时文坛上那种无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的文风。他说:“凡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答庄充书》)他的作品可以说是实践了自己的文学主张。

杜牧的诗歌在晚唐极负盛名。他写的许多诗,有的愤慨于朝政的昏乱和统治者荒淫误国;有的斥责朝中大官僚和边地将帅庸懦苟安,使边地人民遭受蹂躏;有的批判藩镇拥兵自重;有的揭露最高统治集团信奉佛教的虚妄。这些诗或取材于现实,或通过咏史的形式来表达,都具有较强的政治思想意义,反映了晚唐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某些重大问题。

在艺术表现上,杜牧不务“奇丽”而追求“高绝”,形成豪健俊爽,清丽淡雅的艺术风格,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杜牧擅长近体,尤以绝句最为出色。他在政治斗争中遭受打击,仕途失意时,消沉颓唐,寄情酒色,也写了一些消极颓废、绮靡秾艳的作品。

有《樊川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