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原典选读
18246600000030

第30章 《尚书》(4)

在三国时期,尚书盛行的只有古文《尚书》,并且只是古文《尚书》中的郑玄一家。魏国后期出现了王肃的《尚书注》,与郑玄分庭抗礼。在魏末晋初的时候,出现了孔安国的《尚书传》,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这部伪造的《尚书传》是怎样出现的。

南朝梁武帝时,《尚书》学界出现了一部标榜为孔安国真本的古文《尚书》,并且很快流行起来。这部伪孔传《尚书》不仅与当时流行的郑玄注本大不相同,而且与魏末晋初出现的前伪《孔传》也不一样。其共有经文五十八篇。

宋朝学者敢于蔑弃旧解,直接对经文进行探索。而伪《古文尚书》给宋代理学提供了建立其思想体系的宝贵资料,因而更被他们尊崇为五经中最尊的一经,纷纷对之着书立说,使《尚书》学大大向前发展了。宋代的《尚书》名家者有:苏轼、林之奇、夏僎、蔡沈、陈时、魏了翁等。宋学对《尚书》学的发展基本表现在三方面:一、疑古与辨伪,二、注疏与以前不同,《尚书》着作数目繁多,三、注重经世致用。

元明两代,是《古文尚书》辨伪工作深入的阶段。元人赵孟頫、吴澄已经明确严格区分今、古文。明朝学者梅鷟所撰《尚书谱》《尚书考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为后来清代学者更加细密的辨伪开了风气。

清代的阎若璩在宋学基础上大大前进一步,完成了对所谓孔氏《古文尚书》的科学研究。在其学风影响下的许多学者继续完成了对这一伪古文的彻底疑辨之后,吴派、皖派等展开了清学对伪孔本中所保存今文二十八篇的科学研究,形成了卓有成就的清代《尚书》学,近现代新的《尚书》研究就是在它成就的基础上产生的。

到了近代,在清人成就的基础上,加上西方学术影响,又因金文、甲骨文研究的成熟,新材料的增多,更出现了新成就。首推王国维的《观堂集林》和《观堂学书记》,其学生杨筠如撰《尚书核诂》一书也对《尚书》有贡献。于省吾先生《双剑誃尚书新证》,沿用吴大澂所开创的用金文词汇比较来研究,视吴氏所处金文学萌芽阶段,能用双重证据法研究而获得丰收,还有着名学者郭沫若、杨树达、唐兰和徐中舒等用甲骨文金文说《尚书》,也有许多精辟见解。着名甲骨学家胡厚宣以甲骨学结合古文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尚书》中迄今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一些自然科学者如竺可桢、刘朝阳等,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研究《尚书》,把《尚书》研究推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上。主要体现在天文历法、自然地理、土壤、农业、历史地理、社会科学等方面。

在《尚书》研究方面特别要提到的是顾颉刚先生,他的《古史辨》就是对儒家用《尚书》建立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一帝统和道统所发出的有力一击。20世纪50年代《尚书》综合性研究的着作,最有成就的应当是陈梦家的《尚书通论》(1957年),此书全面而详细,见解精到,资料丰富,至今仍有参考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尚书》的综合性着作逐渐增多,主要是以蒋善国的《〈尚书〉综述》(1988年)和刘起釪的《尚书学史》(1989年)为代表,应当说,这是近年来《尚书》研究的新收获。代表性的着作也层出不穷(在随后“星星点灯”里有介绍)。

总的看来,近年出版的《尚书》研究综合性着作,评论较为平实全面,态度较为客观公正,基本上克服了“疑古”思潮的影响,坚持从实际出发,给《尚书》以应有的地位。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几种综合性着作中,还有“疑古”的痕迹,主要反映在《尚书》年代断定和材料价值评价等几个问题上。

(本部分写作参考:慕平译注.《尚书》尚书学史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3)

百家争鸣

1.关于成书年代和作者的争鸣

《尚书》定本何时成书,历来说法不一,如汉人认为孔子编次《尚书》。很多史书记载,基本大同小异。无论是“编次”,还是“纂”,都是说《尚书》成于孔子之手。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尚书》作为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既不写定于一时,也非出于一人之手,而是经过很长时期的汇集和流传,到一定时期才定型成书。关于《尚书》的成书年代,现在史家多认为是战国时代的作品,也有人据新出土的更早一些的证据说明《尚书》的定本成于孔子。

至于伪孔古文传《尚书》究竟是谁所作?各家说法不一,朱熹还只笼统地提出是晋宋间文章,为魏晋间人所作,梅鷟则认为是皇甫谧所作。

2.关于《尚书》名称由来的争鸣

先秦时代,《尚书》多被称为《书》。《书》被称为《尚书》,从目前传世文献来看,有以下几种说法:(1)孔子命名。(2)伏生命名。(3)欧阳氏命名。(4)司马迁命名。近年来大量文献的出土,推动了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入。现在已经有更早一些的证据说明《尚书》的名称可能在汉初以前。但无论如何,《尚书》名称最早出现在司马迁时代的旧说需要纠正。

3.关于两汉今古文的争鸣

汉代经学上的今、古文学之争,是经学史上的大事。今、古文学于西汉哀帝之后逐渐形成互相对立的两派,他们为争官学的地位,各守门户,互相排斥争斗,对后世经学、史学的研究都造成深远的影响。“古文”,乃是指秦汉以前的文字,即“古文经”。“今文”是经过经师讲解,使用汉代的通行语言和文字,对古籍中的字词及章句作了重新解读的本子,即“今文经”。两汉古今文的争论主要包括刘歆请立古文《尚书》之争,东汉今古文的三次较量等。

今古文经学虽为两个不同的学派,在文字、经书的解说、治经的方法与学风等方面有分歧,但毕竟它们在经文及“通经致用”等方面是一致的,两者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这是汉代的今古文两派虽有斗争却能够长期并存、并走向融合的政治基础。

4.对《尚书》真伪的争鸣

最先对《尚书》提出怀疑的是南宋初年吴棫,他在《书裨传》中指出《尚书》原有的三十三篇和后来多出的二十五篇在文体上有显着的差别:前者文词古奥,很难读懂,而后者文从字顺,很容易了解。因此,他提出古文二十五篇不可靠。年辈比吴棫稍晚的着名学者朱熹很赞同吴氏的看法。朱熹除了从文体上提出疑问以外,还根据历史记载,指出东晋以前没有人见过这二十五篇经文。朱氏在学术界的地位比吴棫高得多,他的揭发比吴氏的影响大。朱熹的学生蔡沈总结两百年来创造性的研讨成绩作《书集传》,注明“今文、古文皆有”的二十八篇,“今文无,古文有”的二十五篇,把今古文区别清楚,暗示了真伪观念。除此之外,还有赵汝谈《南塘书说》、陈振孙《尚书说》、王柏《尚书附传》等均对伪孔传《尚书》进行怀疑和辨伪。到了元朝,又陆续有人继承吴棫、朱熹的论点,如赵孟頫《书今古文集注》,开始把今古文分开来编。明朝中叶,梅鷟写了两部有关《尚书》的着作,一部叫《尚书谱》,一部叫《尚书考异》。他在这两部书中搜集了相当多的材料用来证明伪古文和伪《孔传》是伪品。

(本部分写作参考:尚书学史讲义,慕平译注.《尚书》中华局,2009.3)

星星点灯

[1]陈梦家.尚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

推荐理由:此书全面而详细,见解精到,资料丰富,至今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刘德汉等.〈尚书〉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推荐理由:此书为论文集,收录了刘德汉等学者的十七篇论文,所收录的论文多为考证性文章,对于《尚书》研究较有价值。

[3]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推荐理由:基本上囊括了《尚书》研究的所有问题,为近年来《尚书》学史研究集大成之作。蒋善国治《尚书》多年,其研究成果尽收入此书,此书在《尚书》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慕平译注.尚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推荐理由:此书以公认的秦汉经师所传授的《今文尚书》的二十八篇作为注译的对象。配有详细注释和译文,简洁易读,初学者可视作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