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非唐:中晚唐的风流与阴谋
1828400000014

第14章 转折,由此一百八十度2

夺位非即位的灵武事件

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是唐朝中期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一直以来颇受人们关注。玄宗的交出政权,肃宗的接受政权,在这一交接过程中,至今留有许多谜团还没有被解开。这其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唐玄宗李隆基真的有意传位?

唐肃宗李亨是玄宗李隆基的第三个儿子。从小聪敏强记,两岁封王。玄宗废掉太子瑛之后,朝廷中以李林甫为首的多数大臣都拥护玄宗宠妃武惠妃的儿子寿王瑁为太子。但是玄宗却认为李亨年长,又听高力士的话。在他的坚持之下,李亨得以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入主东宫。天宝十三年(754年)正月,安禄山来朝,李亨觉得他有谋反的迹象,于是请求玄宗诛杀安禄山,但是玄宗没有听他的话。李亨本想留下来抵御安禄山叛兵的,但为免唐玄宗生疑,他最后还是随着出逃大军离开长安了。正是在这短短的巨变过程中,李亨作为唐王室的后继人获得了唐军上下的拥护,而消极逃匿的唐玄宗则逐渐失去了军心民心。在南逃路上,李亨的内侍太监李静忠(即后来的李辅国)见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于是暗中联合护卫将军陈玄礼,要求他配合除掉杨国忠杨贵妃等人。陈玄礼对唐玄宗是很忠心的,但他本人对拨弄朝政的杨氏家族却非常反感,在征求了李亨“不置可否”的意见后,“马嵬驿兵变”就这样发生了。这次军心空前一致的兵变其实只是后来“灵武夺位”的前奏,一切早在李静忠的谋划之下,李亨只是默许着一切行动而已--借“士兵哗变”的理由削掉唐玄宗身边的登基阻力,那正是李亨求之不得的。

马嵬驿兵变之后,玄宗的队伍中发生了意见分歧。有的认为不可以到蜀郡去,有的主张到太原,有的提议到朔方,有的说还是回京师的好。经此巨变,随行的大部分士兵虽然依然忠于唐室,但除太子李亨和陈玄礼之外,这支军队已不再听任何人的号令。在李辅国的授意下,陈玄礼对唐玄宗说:“军中哗变并非士兵们不再忠于陛下,他们只是不想继续过着逃匿的日子,依我看,不如将这部分士兵派回前线打仗,一来可确保护卫军的稳定,二来也能给前线补充兵源,可谓一举两得。”唐玄宗觉得有理,但还是有些不放心:“该不会是你带他们回去打仗吧?那谁来保护朕?”陈玄礼答道:“我和我的嫡属大部队会全部留下,誓死保护陛下平安入蜀,其余士兵随太子殿下出征即可,当前也没有比太子殿下更适合的统领人选了。”唐玄宗知道前线在关外一带,心想:“只要不是回长安就行!”于是同意了陈玄礼的建议。若非李亨长期缄默谨慎,唐玄宗肯定是不会“冒这险”的。另一方面,李辅国又鼓动沿路百姓集体跪请大军回师平叛,人越聚越多,竟达数千人。百姓父老拉住太子骑的马,太子无法前行。太子的两个儿子及李辅国劝太子留下来,以便东讨逆贼。在这双重因素下,李亨终于得以身披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名正言顺地离开唐玄宗了。“如鱼归川、如虎归山”正是李亨当时最合适的写照,因为十八年来,他终于梦寐以求地感受到了掌有至高兵权和完整自由的滋味。

玄宗一心想入蜀,在征得大家同意后决定继续前进。老百姓们“遮道请留”,希望皇帝不要离开宫阙陵寝所在之地。玄宗想了很久,最终还是西行了,叫太子李亨留在后面宣慰父老。过了一会儿,玄宗走出了一段路,见太子不来,心中有所疑虑,无奈之下,拨给他两千人马,命他收复长安。有学者认为,太子“不得行”是故意制造的假象。长期以来,太子与父皇有较深的裂缝。玄宗曾同日赐死三个皇子,太子看在眼里,心里十分恐惧。如果继续跟随父皇到蜀郡,今后太子地位能否保住,是难以预料的。他采用了李辅国等人的意见,让老百姓出面遮道请留,以求得发展个人势力。玄宗已经预感到太子要走自己的路了,不禁叹了一声:“天也。”就与太子分道扬镳了。

在李亨北上途中,李辅国每每对西北地区很常见的一些自然天象大作文章,如“有白云起西北,长数丈,如楼阁之状,议者以为天子之气”等,此为他对“君权神授”的一系列前期造势。接下来,事情就越传越神了,甚至出现“彩云浮空,白鹤前引,出军之后,有黄龙自上(李亨憩处)腾空而去”的奇闻......这一切,自然全都是李亨授意的。经过这些前提铺垫后,李亨终于决定祭出他最后的一着:登上皇位。这年七月,李亨一行抵达宁夏灵武一带,正要渡黄河北上。西北地区的风沙经常是忽来忽去的,当地人早习以为常,然而这些自然现象均被李静忠刻意神化了。“忽大风飞沙,跬步之间,不辨人物,及回军趋灵武,风沙顿止,天地廓清”,在一次风沙来袭中,李亨等因“不辨人物”,只好到灵武去暂避,然而一到灵武就“风沙顿止,天地廓清”。李静忠趁此怂恿全体官员拥李亨即位,说“天时地利天子均集于此,殿下若能顺天意从人愿就此登基,则大唐永昌也!”这时候的灵武,即位用的各类物品均已提前准备妥当,“灵武即位”显然是李静忠、魏少游等人精心筹划之下的一种“篡位”行动。尽管那时候李亨依然说“我至此本欲成大事,安用此为!”但实际上,李亨即位也罢,“不敢”即位也罢,当时情形已由不得他了,因为黄袍香案等“篡位”事实已摆在眼前。

天宝十五年(756年)七月,在到达灵武的第三天。李亨就在城南即皇帝位,是为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颁布诏书,大赦天下。如果说高力士是唐玄宗即位过程中的关键人物,那么李静忠则是李亨即位过程中的决定性人物。李亨即位后,是为“唐肃宗”,而李静忠也因功劳至伟被赐更名为李辅国。

为了掩饰李亨即位的“篡位”特性,《旧唐书·肃宗本纪》里详细记述了大臣杜鸿渐等人解释太子李亨即位的理由,所述的一切无非是为此“篡位政变”寻找掩人耳目的借口和冠冕堂皇的理由。杜鸿渐等人的理由无非是“寇逆乱常、江山阻险、万姓颙颙、思崇明圣”,从太子即位的合法性上,由于当时唐玄宗“倦勤大位”,太子在动荡时期继承大位是符合法例的。不过在情理上,李亨和大臣们却未能找到更好的借口,因为他的即位过程“先斩后奏、有悖伦常”,在历史上也是尚无前例的,实际上那就是一种变相的“篡位政变”。不过李亨的这次政变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就在于“兵权人心”的归属上,尽管不合情理,却并没有受到多少人的谴责。李亨即位后,更是起用了郭子仪等爱国将领进行平叛,继而收复回洛阳、长安等地,百姓自然也认可他的这次登基了;有鉴于此,尽管被逼退居太上皇后的唐玄宗心有不甘,但也已无可奈何,因为他自己确实已失去了军心、民心,甚至也得不到人们的同情。有了法理及民心的支持,李亨就再也顾不上什么“父子情份”了。

史书记载,肃宗能在灵武顺利即位,其父亲的“让位”之举起到了关键作用。从《唐大诏令集》收进的《肃宗即位赦》和《肃宗即位册文》这两份官方文书来看,玄宗似乎在马嵬驿兵变和安史动乱之前就已经有厌烦每天处理朝政的情绪,并且有要传位给太子李亨的念头。《旧唐书》的《韦见素传》和《杨贵妃传》以及《资治通鉴》等分别提到了玄宗想要传位或禅位之事,论调与上述两份文件一致。因而从表面上看,玄宗早已有了禅位之心,马嵬驿兵变则让他如愿以偿。然而,只要再仔细探究一下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就不难看出其中存在着许多不合逻辑的地方。

从常理而言,没有一个大权在握的封建君主会心甘情愿地让出宝座。自汉代以来的太上皇,除了那些名为传位实仍独揽朝政,或名为传位实则等待时机重新上台者以外,其余的太上皇最后的结局都是比较凄惨的。更何况唐玄宗并非碌碌无能之辈,作为一个曾经带领国家开创了令全世界叹为观止的开元盛世的皇帝,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地将皇位拱手相让呢? 从马嵬兵变到灵武继位,太子李亨的这一连串动作,其实是有预谋的,据《旧唐书.李辅国传》记载:“禄山之乱,玄宗幸蜀;辅国侍太子扈从,至马嵬,诛杨国忠。辅国献计太子,请分玄宗麾下兵,北趋朔方,以图兴复。辅国从至灵武,劝太子即帝位,以系人心。”

《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均言玄宗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时就已有了传位之心。但是恰恰是在这一年,他在兴庆宫接受了大臣送给他的“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的徽号,并为此颁发了全国大赦文,从中看不到一丝一毫他想禅位的迹象。虽然这一年,他也曾几次向高力士提起要将“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但是将朝廷大事委托给将相显然与传位没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李隆基、李亨父子于马嵬驿分道扬镳之后,李隆基并没有听任李亨一个人去平定叛乱,自己在成都静待佳音。相反,他于入蜀途中从容布置平叛,从未忘记自己的帝王身份。玄宗到成都后的第十四天,肃宗从灵武派出使者赴蜀,向玄宗报告即位的事情。四天后,李隆基颁布了《命皇太子即皇帝位诏》。此诏其实已无任何作用,太子早已即位,所谓“命”已是徒有虚名,只不过是为自己被迫让位留点面子。诏中,玄宗说自己尽管已是太上皇,但是肃宗在处理军国事务后必须向他奏报。此外,他还为自己保留了以“诰旨”形式处理事务的权力,并用诏令的形式使之固定化和法律化。李隆基所做的这一切的结果,不但没有让人看出他有“高枕无为”的意向,相反,使唐朝在一段时期内形成了一个由太上皇和皇帝同为政|治中心的特殊的中央政|治格局。颁诏后二天,玄宗命左相韦见素、宰臣房琯等带着传国宝玉及册书到灵武,举行“传位”仪式。同一天,他命贾至写了一篇《皇帝即位册文》,让韦见素带到灵武,内中称赞肃宗有忠孝之诚,其实不过是官样文书罢了。据说贾至写好这篇册文后,玄宗读了一遍,感叹万千,说:“过去先帝(睿宗)逊位给我,册文是你父亲贾曾所写。今天我将神器大宝托付储君,又是你写册文。”贾至听后,呜咽感涕,反映出了玄宗传位的无奈和悲凉。

肃宗在灵武,得到了郭子仪等人的帮助,壮大了军力。这年九月南下扶风,举起了平叛的大旗。九月底,在顺化(今甘肃庆阳)他见到了韦见素等人。韦见素等献上传国宝及册书,但肃宗不肯受,假惺惺地说:“近来中原还没有安定,我是暂时总领百官,哪里敢乘人之危,抢夺皇位?”群臣固请,肃宗还是不许,就将皇权象征物传国宝和册书置于别殿,说就如孝子朝夕事奉父亲一样,每天昏定而晨省。至此,“传位”也就结束了。

李亨在灵武继位后,尊老爸为太上皇。玄宗派韦见素与宰臣房琯捧着传国宝玉册出使灵武,临行时对二人说:“皇帝自幼仁孝,与诸子有异,朕岂不知。往十三年,已有传位之意,属其岁水旱,左右劝朕且俟丰年。尔来便属禄山构逆,方隅震扰,未遂此心。昨发马嵬,亦有处分。今皇帝受命,朕心顿如释负。劳卿等远去,勉辅佐之。”

玄宗说这段话,不知是真有此心,还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或许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他,真有点倦了。

肃宗在灵武私下继位,玄宗的第十六个儿子永王璘不服,起兵争权。李白稀里糊涂跑去帮忙,结果失败后被发配夜郎,差点把老命搭上。按说肃宗应该跟永王璘关系不错,据《旧唐书/永王璘传》记载:“璘数岁失母,肃宗收养,夜自抱眠之。”永王璘能反,可见他认定了自己哥哥的皇位是篡来的。

至德二年(757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在蜀郡流浪了一年多的玄宗在肃宗的迎接下回到了长安。肃宗派了三千精兵去迎,看来他对老爸还是防了一手的。不过迎回来后,礼数还是要有的。玄宗回来后住御宫南楼,肃宗去看他,老远就下马,趋进楼前,再拜蹈舞称庆。玄宗下楼,肃宗匍匐在地,捧着老爸的脚,涕泗呜咽,不能自胜。然后扶老爸进殿,亲自端茶倒水。玄宗想骑马出去看看,肃宗又亲自牵马,喜的老家伙直说:“吾享国长久,吾不知贵,见吾子为天子,吾知贵矣。”可是戏一演完,玄宗就感到了自己的孤独,说点什么事也不管用了,本来想把贵妃的遗体搬回来改葬,出来个礼部侍郎李揆奏曰:“龙武将士诛国忠,以其负国兆乱。今改葬故妃,恐将士疑惧,葬礼未可行。”也只好作罢,以至这一缕香魂,至今还悠荡在马嵬坡的荒山野岭上。

作为太上皇,他重新回到了兴庆宫。自己这位毕竟是篡来的,只要老爸还活着,肃宗这颗心就放不到肚子里去。不久,李辅国在肃宗授意下将玄宗幽禁于西内,直至最终幽愤而死。许多人认为,尽管史书记述了众多玄宗情愿传位的资料,但从种种疑点推断玄宗禅位并非出自他的本意。他之所以会在得知肃宗灵武即位之后,马上作出反应,颁布《令肃宗即位诏》和《肃宗即位册文》,其实是一种政|治手腕。因为此时李亨已得到朔方的支持,打出平叛旗号,他不得不承认这一既成的事实,况且,这样一来,他也能名正言顺地在肃宗即位后的国家政|治中施加自己的影响。他们还认为,《旧唐书》和《资治通鉴》所提到的“内禅”、“传位”之事其实指的是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玄宗意欲亲征叛军而命太子监国一事,与传位于太子没有关系。然而,这一切也只是推测,要真正揭开玄宗“传位”的真相,还有待学者和历史学家们提出更多有力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