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非唐:中晚唐的风流与阴谋
1828400000008

第8章 安史之乱:一场帝国的血色浪漫2

【杨、安争宠:贵妃是妹亦是娘】

安禄山长长地舒了口气,李林甫含笑九泉,他终于可以翻身农奴把歌唱了。太子李亨也长长地出了口气,他也很高兴,自己终于有出头之日了。而他们都高兴的太早了,这时候,又一场斗争扑面而来。

《旧唐书》对李林甫如此评价:“生既唯务陷人,死亦为人所陷。”李林甫死后,唐玄宗依然不相信杨国忠的举报。杨国忠一不做二不休,宜将剩勇追穷寇。他找到李林甫的女婿——谏议大夫杨齐宣作证。杨齐宣是个“妻管严”,本来是不敢大义灭亲的,但看见杨国忠阴冷的表情,觉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怎么都不适合自己,就大胆地“越雷池一步”,按照杨国忠的意图,出庭指证李林甫,成为本案唯一的污点证人。唐玄宗听到李林甫是叛徒的消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耳朵。他百思不得其解,李林甫也太狡猾了吧,竟然笑眯眯在自己身边卧底了19年,还安插了这么多耳目奸细,如此可恨的人,其家属也不会是什么好玩意儿。于是,一道圣旨“制削林甫官爵;子孙有官者除名,流岭南及黔中”。末了,唐玄宗还不解气,心想:你生前骗了我,享受了荣华富贵,死了我不能便宜你,便命令杨国忠“剖林甫棺,抉取含珠,褫金紫,更以小棺如庶人礼葬之。”我们不能让一代阴谋家享受大唐帝国政治家的礼遇。你生前骗了我,享受了荣华富贵,死了我不能便宜你,

解决了笑里藏刀的李林甫,唐玄宗脆弱的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变得神经兮兮的,整天“借酒浇愁愁更愁”,心灰意冷得有些无所事事,对待皇帝这个本职工作也没有那么热心了革命意志变得越来越消沉。整天和玉环妹妹待在一起,吟风弄月、卿卿我我。大事全权委托国忠哥哥经营,杨国忠以侍御史的身份上升到正宰相,身兼各种职务40余种,权杖易主,正式进入杨国忠执政期。

杨国忠,原名叫钊,山西永乐人,是武则天最亲密的男友张易之的外甥,凭借这层关系,杨国忠挖到了官场的“第一桶金”。其个性“本性疏躁,强力有口辩,既以便佞得宰相,剖决机务,居之不疑”。杨国忠掌权以后,所执行的政策措施和李林甫大同小异,有不少政策继续沿用下来。他更加专横、更加腐朽。自我标榜“以天下为己任”,志大才疏。在朝廷上,恃宠无所顾忌,公卿以下,他都随便指使,大臣们都很怕地。就连左相老臣陈希烈也畏其权宠,凡事都看杨国忠脸色行事,不敢稍有异议。天宝十三载(754),杨国忠干脆把他排挤出相位;同时看准文部待郎韦见亲软弱可欺,易于控制,建议唐玄宗任命韦见素为宰相。韦见素任宰相以后,基本上不敢议论朝政,只是明哲保身。这跟八年前李林甫建议任用陈希烈为宰相如出一辙。杨国忠还在地方上到处安插亲信党羽,如派司勋员外郎崔圆任剑南留后,实际行使节度使职权,以协助他管理西南各地;又任投靠他的魏郡太守吉温为御史大夫,担任京畿、关内采访等差使,帮助他控制京畿地区,形成了进退可据的势力网。

按照老规矩,宰相上朝堂处理军国大事。李林甫籍口天下太平无事不用按旧例办事,上午已时(上午十一点)即回家。杨国忠完全继承了这一做法,甚至回去得更早。处理政务,个人说了算,对国事极端轻率。

在选拔人才方面,杨国忠任人唯亲,完全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他提出:“文部选官时,要以资历而不是才能为标准,凡有空缺,按资历高低授官。这样做,是为了笼络人心。一批因各种原因不能晋升而久久担任原职者,按照杨国忠的建议都挂选上了,他们喜出望外,对杨国忠感恩在心。从此,选官大权全由杨国忠一人独揽。第二年春天正式注册时,杨国忠又在私第把待选之人都召集来,让杨氏诸姐妹垂带偷看,笑语之声,在外面听得清清楚楚。吏部侍郎韦见素和张倚穿着官服,也被随意使唤,跑前跑后,被弄得狼狈不堪。事后,杨国忠门妹妹们:“这两个紫袍‘主事’像什么人?”杨家姐妹们七嘴八舌挖苦一番,相对大笑。视国家大事如儿戏。更为荒唐可笑的是,在京兆尹鲜于仲通等授意下,入选土子们奏请玄宗为杨国忠在省门立碑,颂扬他选官有“功”。唐玄宗竟然答应,写好后,玄宗还亲自定稿,御笔改了几个字。鲜于仲通为了献媚取宠,特意将那几个字用金粉填上。

总之,杨国忠攫取相位以后,颐指气使,不可一世,朝中几乎无人可与他分庭抗礼,只有安禄山一人扶摇直上,对他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杨安二人的争宠与较量,激化了整个唐廷的政治矛盾。

安禄山早就觉得杨国忠不是什么玩意儿,他惧怕李林甫不假,但根本瞧不起粗鲁的杨国忠,他看不起杨国忠的无礼、无知。这一点,并不冤枉杨国忠,《旧唐书?列传第五十六》说杨国忠:“无学术拘检,能饮酒,蒱博无行,为宗党所鄙。”对于安禄山的感觉,杨国忠心里特别清楚,他经常背后笑骂安禄山:你自己没文化还看不起我这文盲,咱们俩是一路人。尽管如此,安禄山还是看不起杨国忠,觉得一个封疆大吏不应该开如此粗俗的玩笑。从资历上讲,李林甫死的时候,安禄山已经是很有影响的地方大员,他的职务是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御史大夫,稍后又兼河东节度使,然后又被封为东平郡王。那时候,杨国忠还是个基层领导,杨国忠执政后,安禄山内心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心想:杨国忠是什么玩意儿,你和杨贵妃八竿子打不着,竟然也成了皇亲。

但安禄山是个决不气馁的人,他心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坚决不能输给杨国忠,你敢认妹妹,我就敢认干妈。于是,这个大腹便便、满脸虬髯的七尺“杂胡”,卑膝屈尊,跪在年仅20岁的杨贵妃面前,口称母亲大人在上,且受孩儿一拜。杨贵妃从来没有生过比自己大二十几岁的儿子,仓促之间,竟然不知应答,稀里糊涂,五秒钟内成了安禄山的母亲,唐玄宗自然是安禄山的干爹了。杨国忠看见安禄山成了妹妹的儿子,怎么都不愿意接受这种外甥,但又没有办法改变现实,就全力以赴对付这个雄心勃勃的外甥。

杨国忠采用的办法是最传统的打小报告的方式,他经常向妹夫玄宗神神秘秘地嘀咕:“我说妹夫,安禄山没安好心,你看他那雄赳赳的样子,还有那大肚子,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有谋反的野心和迹象哪。”有时候,也和妹妹杨贵妃拉家常:“我这么辛苦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让你这个贵妃做得更稳当一些,你说是不是?安禄山就不一样了,他是‘杂胡’,生有异心,早晚会反!”

安禄山在没有认干妈以前,和朝廷的关系不咸不淡,既不特别好,也不特别坏,一门心思观察李林甫对自己的印象,挖空心思地讨好李林甫,逢年过节的时候,把一些土特产、颜料什么的送给宫廷,维持关系。杨国忠执政后,安禄山觉得自己的措施明显不得力,这“糖衣裹着的炮弹”尽管有用,但朝廷根本不缺这些东西,安禄山毅然作出决策,认杨贵妃为干妈,用母子真情离间杨国忠的兄妹之情。安禄山很聪明,他很少在唐玄宗面前谈国家大事,但一天八次地往宫廷跑,不是为了加班加点讨论国家大事,而是为了孝敬母亲,陪她聊天、游戏什么的,凡是杨贵妃喜欢的安禄山都喜欢,他希望通过“枕头风”影响唐玄宗。

为了孝敬父母,安禄山经常参加宫廷举办各种Party,跳胡旋舞,让母亲杨贵妃开心,杨贵妃哈哈一笑,这枕边风就吹到唐玄宗的耳边,所谓“百善孝为先”,唐玄宗最喜欢孝顺的孩子,安禄山在唐玄宗面前逐渐成长为一名好同志。每当说到这里,唐玄宗总是笑而不语,但心里却泛起了涟漪。心想:你以为我傻啊,你们这是将相不合闹矛盾。

杨国忠一看,兄妹之情败给安禄山的母子亲情,小报告被枕头风吹得烟消云散,杨国忠失败了,失败得只想哭,流着眼泪,思考了三天,决定创新,从另一个角度和这个外甥斗法。于是,杨国忠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奏请让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兼河西节度使,排斥和牵制安禄山。哥舒翰是突厥哥舒部落的人,对晚唐集团忠心耿耿,哥舒翰很有战斗力。事实也正是这样,哥舒翰使用的刀,不是普通武将佩在腰间的圆月弯刀,而是扛在肩上的月牙大刀,他勇猛过人,打仗时挥舞大刀“横扫千军如卷席”,治军严厉,但不恤士卒,这是他遭到杨国忠陷害后,众叛亲离的主要原因。天宝十三载(754)春,玄宗按照杨国忠的意见召安禄山入朝,试其有无谋反之心。安禄山是那种“一脸猪相,心里亮堂之人”,整天睡眼惺忪,稀里糊涂,但心里比谁都明白。

他手下的人告诉他,这是杨国忠摆的“鸿门宴”,如果赴宴,很可能被“双规”,所以,还是不去为好。安禄山没读过书啊!哪里知道什么鸿门宴。就算知道,我安禄山乃一代豪杰也,想到自己几十万虎视眈眈的雄兵和曾经孝敬给干爹、干妈的奇珍异宝,他杨国忠也不敢拿我怎样。

这小子大智若愚,进了京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提着金银财宝、珍奇古玩以及几大车土特产进皇宫探亲,一见杨贵妃,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一口一声娘。第二就是诉说委屈,说舅舅杨国忠如何欺人太甚,自己如何忠心耿耿,最后舅舅仍然跟自己过意不去云云。唐玄宗看见安禄山硕大的将军肚,觉得很好玩,就指着肚皮问:“这里面是什么玩意儿?这么大!”安禄山随口吟道:“问我肚内有什么,一颗忠心在中间。”唐玄宗看见安大胖子憨态可掬,忍不住笑了。皇帝笑了,那好事就近了。唐玄宗想给安禄山加官同平章事(即宰相),叫太常卿张(土自)起草好了制书。杨国忠大力反对,说:“安禄山虽然有军功,但是一字不识,哪能担当宰相,如果发下制书,恐怕四夷会轻视朝廷。”唐玄宗觉得在理,只好作罢,任命安禄山为左仆射,赐他一个儿子三品官、一个儿子四品官。安禄山请求兼领闲厩、郡牧两职,唐玄宗准奏;安禄山又请求让吉温兼武部侍郎,充闲厩副使,唐玄宗也没拒绝。从此吉温投入安禄山的怀抱,杨国忠对他恨之入骨。

同年二月,安禄山对唐玄宗说。“我部下将士讨伐奚、契丹、九姓、同罗等,建立了汗马功劳,请求陛下不拘常格,破例加赏,叫人写好告身(委任状)让我回去发给他们。”唐玄宗仍然对安禄山深信不疑,就任命他的部下五百多人当将军,两千多人当中郎将!安禄山以此来收买人心,为判乱作准备。同年三月,安禄山向唐玄宗提出要回范阳。唐玄宗亲自脱御衣赐给他,意在用特殊恩宠的办法拢络住他。安禄山深怕杨国忠让唐玄宗把他留下,也怕遭杨国忠暗算,匆匆忙忙出了潼关,然后乘船沿河东下,日夜兼程,直奔老巢范阳。

安禄山离开京城时,唐玄宗派老奴高力士在长安城东边的长乐坡给他设宴送行。高力士回来复命,玄宗问他:“安禄山高兴吗?”高力士摇头说:“看他闷闷不乐的样子,一定是知道原来想让他当宰相,后来又改变了。”天宝十三载(754)八月,左相陈希烈因与杨国忠不和,怕遭他陷害,上表辞职。唐玄宗开始想让武部待郎吉温接任。吉温作为安禄山的得力助手,唐玄宗是了解的。杨国忠自从安禄山荐他为闲厩、群牧副使之后,看清了吉温随风倒的真面目,故极力反对。结果、换了文部传郎韦见素,任其为武部尚书、同平幸事。因为韦见素性情温和,易于控制,所以杨国忠乐意支持他为相。天宝十五载年末,杨国忠先指使人告发河东太守兼本道采访使韦涉贪污,让御史查问此事。韦陟贿赂吉温,让吉温再求安禄山救自己。杨国忠平料到韦陟会走这一步,预先派人监视了韦陟的一举一动,很快抓住了吉温的把柄,将他贬为澧阳长史,清除了安禄山安插在在朝廷中的重要党羽。安禄山得知这一情况后,直接上书唐玄宗,为吉温喊冤。唐玄宗也搞不清谁对准错,姑且置之—旁,此事不了了之。

天宝十四载(755)正月初九日,杨国忠告吉温贪赃七千匹及强夺士女子为妾等罪状,将他杖死于狱中。吉温之死,大大激怒了远在范阳的安禄山。让我们想象愤怒状态的安禄山,站起来,一声长啸,扭着身子疯狂地跳起了“胡旋舞”。安禄山从长安回到范阳以后,已经决定发动叛乱,也进入紧急部署状态。而远在长安的唐玄宗,估计这时候正在客厅和杨贵妃姐妹一边吃着安禄山供奉的特产,一边兴高采烈地打麻将、猜谜语,唧唧喳喳,热闹得好像一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