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闲说三十六计
18289800000043

第43章 败战计(5)—— 连环计

原文: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利用计策使得兵多将广的敌人自相消耗,有时候,这样事儿就像有上天保佑你一样,当然了,连保佑的话都出来了,说明连环计已经是下下之策了,作为“三十六计”的倒数第二个计策,在实力上远逊敌人的情况下,只有不断的采用各种计策削弱敌人,说得直白一点,如果你将前面的所有计策都用一遍,不断的重复使用,那么这就叫做连环计,并不是特指某一个策略,而是很多计策的一个总称罢了。不论是《三国演义》中周瑜在“赤壁之战”采用的一系列计策,还是王允为了干掉董卓所使用的都是连环计。我们今天还是再次讲解一则南宋时期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南宋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而且有着明显重文轻武的传统,所以武将在南宋时期是吃不开的,就连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命运都是如此的不堪,更别说其他人了,当然了,很多时候,事情总是有例外的,毕再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毕再遇的运气不错,主要生活在宋孝宗时期,作为南宋时期唯一还算靠谱的皇帝,宋孝宗无论是在北伐问题还是民生政治上都搞得不错,而且还为岳飞平了反,历史上这个时期成称为“乾淳之治”。毕再遇的父亲当年就是岳飞的一名部下,后来毕再遇子承父业,也从军入伍,开始戎马生涯。当时与金国征战,南宋始终处于劣势,这倒不是说南宋人不努力,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除了政治上的因素,地理上的制约不容忽视,俗话说得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南宋想要北伐,必然要在华北、中原地区与金人战斗,这些个地方都是平地,骑兵最重要,南宋最差的就是骑兵,毕竟南方不产战马,而且南方人普遍身材短小,臂力不行,这马战几乎都是打一次输一次,岳家军这样的异类不要当成普遍现象。所以,只要打出去,南宋军队败多胜少,但是为什么金国也很难解决掉南宋呐,因为到了南方,水网密布,还有长江天险,水军就成为了关键,南方人擅长的是这个,而习惯了北方的旱鸭子们也受不了,这就是为什么曹操南下也会失败,水土不服嘛。金人加之不习惯水战,打一次输一次,所以这就进入了一个战略平衡阶段。从历史的大势来看,想要从南方统一北方是相当艰难的,也很少有成功案例,除非有极强的骑兵军事统帅,这对于汉族人来说太难了,其中的典范就是南宋的岳飞,明初的徐达、常遇春。如果想要从北方南下统一中国,还是相对容易的,自古以来有三条路可以走,其一就是进入SX南下汉中,进入SC再沿着长江顺江而下,西晋灭亡东吴,唐朝搞掂萧铣走的就是这一路。其二,从中原腹地切下,南下潇湘之地,基本就是进入HB的荆州地区,这也是一种作战方式,曹操当年南下就是这条路。第三就是绕道SD攻击徐州,这样切入江南腹地,清军南下走的是这条路,怎么说呐,这些选择没有对与错,只和当时的形势相关,成功了的都是合理的,成王败寇而已。说了这么多,扯得有点远,我们再次回到毕再遇的话题,他面临的就是上面讲到的窘境,那么他是采用什么样的战术呐?我称之为“撒豆成兵”、“悬羊击鼓”以及“回马枪”,注意,上述三个是连起来用的,这就是连环计。毕再遇在一次战斗中被数倍于己的大军包围,如果直接突破也可能逃出去,但是势必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为了麻痹敌人,毕再遇每天夜晚都命人找来大鼓进行敲打,搞得对面金军非常的疲惫,休息也休息不好,进攻又发现毕再遇的大营搞得跟铁桶阵一样,只能龇牙咧嘴的骂,就这样,天天搞这个,搞得大家心烦气躁,直到好多天之后,金军发现对方大营中的鼓声越来越衰弱,最终没有了,就索性冲入了他的大营,一看,早都没人了,人去营空,之所以还能一直听到鼓声,那是毕再遇搞的鬼,他将好多只山羊绑在梁上面,旁边放置有一盆清水,羊渴了还能喝到水,然后在羊腿可以触及到的地方放了几面大鼓,羊被绑着难受,就不停的蹬腿,这样就发出来鼓声,最后,鼓声停止了,那是因为这些羊没吃的,最终饿死了,但是毕再遇利用这难得的时间,早已逃之夭夭,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悬羊击鼓”。逃掉的毕再遇不久再次遇到了金国精锐骑兵的追击,在逃跑的过程中,他命令士兵将炒熟的、香味很浓的豆子撒到敌人追击的道路上,关键是他这豆子是巴豆,追了一夜的敌军战马闻到这么香的豆子,那真是怎么打都不走了,都停下来吃豆子,这巴豆吃了之后,马儿渴得不行,就去喝水,懂的人都知道,这是要拉肚子的啊,随后不久,眼瞅着已经不行的金国骑兵队伍,毕再遇再次杀了一个回马枪,将人家打得大败,俘虏了不少军马与士兵,这就是“撒豆成兵”与“回马枪”故事,合理利用手里的资源,化被动为主动,环环相扣,最终获得成功。

这一连串的计策使得毕再遇再次获得胜利,他总是能化被动为主动,寻找合适的战机,当然了,如果毕再遇仅仅只有这些小聪明也不可能被称为一代名将了,他在数次硬仗中也打出了自己的水平,证明自己绝非浪得虚名,成为南宋数一数二的军事统帅。

谢谢阅读,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