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1829400000034

第34章 抗震救灾(3)

在灾区,当看到员工的家中房屋的确受损严重时,她立即承诺:这12名员工受灾房屋的修建费,将由公司负责承担。

从灾区返回成都,当得知南门片区有一批老红军、退休老领导居住在高层楼房、行动不便的消息时,她立即主动将自己一套200多平方米的底层新房提供给这20多位老红军、退休老领导暂住。

随即,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宁夏街,向成都市妇女联合会捐赠衣物120余件。

5月17日,她带着大量食品、矿泉水、药品等物资再次赶赴灾区,深入到什邡市红白镇、下马口镇慰问灾民,并亲手把食品、矿泉水等物资交到灾民手中。为了使药品发挥最大效力,她把药品交给当地卫生站的医务人员管理,并嘱其千万不要收费,一定要把药品给那些最急需的灾区病人。

通过询问、调查,当她得知灾区人民急需帐篷、手电筒、油、盐等物资的信息后,她便立即赶回成都采购了价值1万多元的急需物资,并于第二天又开车赶往灾区,以及时发送到灾民手中。

5月19日,陈晓军带着公司20多名员工专程来到成华区政协,向灾区捐款10万元人民币。

在随后应邀参加的成华区政协常委会上,她又再次追加了1万元捐款。

每逢到灾区或回到家里,只要一打开电视,每每一看到那些因地震而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她就会难以自控地流泪。

地震后,在她家居住的整栋楼房里,除了她之外,几乎就再也没有人回家睡觉。因而,每当周围邻居、亲朋熟友看到或知道她都要回家睡觉时,久而久之,她便被人戏称为“真正的抗震英雄”。

由于连续几天以来无休止的劳累奔波,她因突发高血压而病倒在了病床上。而此间,她那因地震而骨折的母亲却仍在消防医院做骨折手术后的康复治疗。

思母心切。仅住院几天,她的病情刚有一点好转,便急着出院去探望母亲,并主动承担了母亲做手术和住院康复所需的4万多元医疗费,以算是对自己不能亲自护侍母亲的一种心理弥补。

面对众亲友、同事、有关领导的探望,她却依旧是一颗知恩图报、感恩不激的心:“自己的事业、公司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都是因为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及大力支持的结果。现在灾区有难,我们民营企业家应该义不容辞,力所能及地为灾区提供一些援助。‘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一定会最终取得抗击这场重大地震灾害的胜利!”

6月12日23时许,当听说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志愿者刚从灾区回来,还没有找到地方吃饭,且第二天就要告别成都、回到各自家乡的消息时,她便立即通知员工:“我们代表成都人民,用我们的英雄鱼头火锅,免费款待这些志愿者无名英雄。”

这100多名志愿者在鱼头火锅齐聚一堂,一致认为:在英雄鱼头火锅的志愿者相逢和陈女士对志愿者的真情、热情加盛情,是他们来川后,最高兴畅快、最值得留念、回味无穷的一天!

再看下面几位“女英雄”在地震后的故事。

王金蓉,成都市工商联副秘书长、西南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地震发生后,王金蓉立即向灾区捐款捐物达45万元。与此同时,为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她要求所属川岛食品公司安排员工加班加点生产灾区人民所急需的食品。为确保救灾物资的及时供应,在王金蓉等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员工们主动放弃休息时间,每天坚持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由于发货量大增、搬运人手不够,她又要求公司全体管理人员都下到一线参加搬运救灾物资,并组织集团所属金牛出租汽车公司全体驾驶人员、53台车辆,以供救灾指挥部随时调用。

王虹,青羊区工商联副会长,成都蜀风园大酒店总经理。在地震灾情发生后,王虹在第一时间就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12.6万元。在继续正常营业的同时,她不仅热情收留了多名来自重灾区汶川映秀、漩口的遇难群众,免费接待来自外地的12名抗震救灾志愿者,还无偿提供客房接待16名从都江堰泰安镇撤回临时休整的搜救队员。当得知企业职工中有的家庭财产损失严重,已无家可归时,她或派出专人前往慰问,或在酒店安置职工家属来酒店就业。针对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王虹告诫自已的职工:“其实,灾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信心,挺起中国人的脊梁,万众一心,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就一定能够战胜灾难。”

彭小平,成都市美食产业协会(原成都市美食文化研究会)会长。地震灾情发生后,她立即组织协会会员企业积极抗震救灾、捐款捐物。根据协会的行业特点,该会除了为灾区人民准备了大量的帐篷、床垫、雨伞、面包等物资外,而且特意组织、安排会员企业为灾民、救援人员等带去了熬好的稀饭、炒菜等食物。5月15日下午,由该会和四川电视台《天府食舫》栏目协调、组织,有近10辆满载着救灾食品等物资的救灾车队,开始向都江堰灾区出发。出发前,细心的彭小平在茶店子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救助点开始了紧张有序的装车、清点和编排工作。随之,在彭小平简短的安全告示之后,标志着成都餐饮企业的爱心车队才浩浩荡荡地启程出发。

事后,彭小平介绍称:“本会的许多会员单位,都参与了此次救助行动。协会的会长、副会长以及宣兔头、无铭火锅、杨鸭子等17家知名餐饮企业、商家的老总、经理等,均亲自带队、组织力量,力图尽快将物资运送到灾区人民手中。”“红旗连锁”的义举

曾世如口述 岳楠 宣旗整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在震后第一时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成都红旗连锁万余名员工努力工作、积极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红旗人竭力服务社会、爱心回报社会的承诺,用心描绘出一幅幅和谐社会的美丽画卷,从而被群众誉为“零售业中的红旗”、“地震中的商业奇迹”。

“5·12”地震发生时,我正在金牛宾馆参加由省质监局组织召开的全省重点产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诚信宣言大会。

地震几天前,我因身体不适,刚做完一次手术。原本会后又该躺在病床上休养的我,立即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激”了起来:现在正是人民最需要我的时候,也是考验我的关键时刻,我怎能袖手旁观、等闲视之?

会议结束后,我等马上驱车赶回公司,组织召开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参加的紧急会议,以安排、部署抗震救灾具体工作。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民有难,竭力奉献。在会上,我特别强调,作为四川的龙头零售企业,我们红旗连锁必须承担起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商品物价的社会责任,要充分利用公司配送中心强大的物流功能及千余家门店的网络优势,全力支援抗震救灾;在突如其来的大灾面前,我们从上至下要稳定人心,全面了解红旗连锁超市在灾区的现场情况,所有分店能开的必须开,并以最大努力、最快时间恢复灾区的正常营业,保障灾区供应;我们要用最短的时间,积极组织人员赶赴灾区,去看望、安抚在地震中受灾的员工及家人。同时,公司成立要帮困小组,对这次在地震灾害中,失去亲人、房屋毁损严重的员工给予补助,并强调大灾面前企业要稳定人心,员工应责无旁贷地坚守工作岗位。

5月13日凌晨3时许,在市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下,我们将价值数十万元的食品、饮料运抵都江堰抗震救灾指挥中心。

5月13日一早,为确保各类灾区抗震救灾物资的运输及质量安全,我们迅速成立了“红旗连锁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先后组织、安排公司总部各部门员工到都江堰、绵竹、什邡、彭州等重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并用最短时间恢复了灾区内红旗连锁超市的正常营业,以保障灾区供应;积极组织人员赶赴灾区,看望、安抚在地震中受灾的员工及家人,向公司受灾职工定捐赠40余万元。

大灾面前,方显出英雄本色。第一时间,我以个人名义,向灾区捐赠30万元。随之,在我们向公司受灾严重员工(帮困基金)捐赠的带头鼓利下,广大员工积极响应,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与此同时,因考虑到重灾区坚守岗位的员工就餐困难,我立即便安排公司专人蒸制馒头、购买鲜货,并及时送到都江堰、彭州等地。

稍有闲暇,我便编写手机短信或在网站上发帖,提醒、安抚员工,让他们保持冷静,注意安全。在我的手机中,至今还保存着部分印象深刻、值得留念的短信。比如:“这两天有暴雨,你们要注意安全,随时要做好防范措施。”“晚上下班后,要收拾好重要单据及关闭电源,注意人身安全。”“相信在所有员工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顺利渡过难关。”等等。

5月13日和5月21日,红旗连锁先后通过四川省慈善总会和成都慈善会,各向灾区捐赠赈灾款100万元,献上了全体红旗连锁人的一份爱心和心意。由此,我们也成为最早向灾区捐赠的爱心企业之一。

“5·12”特大地震在带给人们灾难和恐惧的同时,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为此,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在河岸、街头搭起帐篷,吃、住在外,从而带来了交通、通信、饮水的短期中断和快速食品的供不应求,为凝重的震后气氛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震后成都,作为全国抗震救灾的“大动脉”,市场面临着空前的供应压力,市场稳定尤为重要。

在受灾严重的都江堰、什邡、彭州、绵竹等市、县,红旗连锁的分店达到60多家,而在全四川地区共有近千家分店,直接与数千万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为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秩序,我要求全体红旗连锁员工树立大局观念,严格按照四川省、成都市领导抗震救灾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强化责任意识,以确保各类灾区抗震救灾物资的运输及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生活饮用水、食品等必需品的日常供应。

5月14日,由于灾区饮用水、快速食品等供应吃紧,特别是出现成都“5·14”抢水风潮后,我当机立断通过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代表公司向社会各界发出呼吁:加大饮用水、快速食品等灾区群众急需物品的生产和供应,并呼吁更多人和企业参与到抗震抢险中来。

呼吁一出,立即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等组织的大力协调下,许许多多灾区人民急需的物资从全国各地快速运往成都,从而有效地缓解了地震时期商品供应短缺的巨大压力。

随后,我亲临公司配送中心,连续几昼夜,亲自坐镇指挥抗震救灾物资的调运,先后协助省、市政府及军队等运送救灾物资4000余吨,以积极支援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

为进一步支援灾区群众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我们先后到都江堰、青城后山、映秀等地震重灾区慰问,不仅为灾区群众送去了急需的食品和药品,而且在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迅速组织设立了10家红旗连锁便民服务网点。

5月16日,红旗连锁第一家网点在都江堰蒲阳镇试营业。作为都江堰红旗连锁的员工,他们在由活动板房搭建、没有屋顶的便民服务网点内,头戴安全帽、冒着余震的危险,热情为灾民服务。在服务网点内,货架上摆满了我们提供、支援的毛巾、纸品、牙膏、牙刷、电筒等灾区群众急需的生活用品,所有商品均以优惠价格销售。

同一天,什邡、彭州、绵竹等灾区的红旗连锁超市中,除那些因地震造成危房的分店外,几乎所有分店都开始正常营业;随之,崇州市12个店中的9个,也相继恢复营业,并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幸福家园”,又新开设了两家便民店。

再接再厉。4天后,第二家网点又正式在都江堰营业。

为竭力满足灾区群众需求,我们的部分便民服务店实行24小时营业,并送货上门,其情景感染了许许多多的受灾群众。

不仅如此,我们红旗连锁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特别是商务部的高度评价。

对于这次地震中员工的表现,我感到很是满意,这可以用八个字来归纳:义薄云天,忙而不乱。

就在我们全体员工坚守工作岗位、全身心投入抗震救灾活动之时,一份有关因地震受灾的统计报表摆在了我的面前:在本次特大地震中,红旗连锁员工家庭因地震房屋倒塌和危房达到250多户,灾区数十家店面房屋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

然而,面对困难,我们没有低头。

“曹总,公司损失这么大,要不要向政府申请补贴?还要向灾区捐款吗?”

面对助理的提问,我反倒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幸好没有人员伤亡!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也放心了。国家遇到这么大的灾难,我们不仅不能再将公司的困难推给政府,而且我们还应该力所能及地多向灾区捐款!”

尽管地震给我们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但这都是暂时的困难。

正因为此,我始终镇定自如,极其乐观开朗,并胸有成竹地向广大员工们表示:“2008年已经过去一半,虽地震灾难改变了红旗连锁原有的很多计划,但我们深信:灾难将会很快过去,在全国人民、中华同胞和国际友人的大力支持下,灾区人民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很快就会得到恢复。”

5月23日,我突然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他们希望我到灾区去参加一个抗震救灾公益宣传片的拍摄。说句内心话,我还真的是想深入重灾区,去面对面、零距离地看看灾区人民的真实情况。但是转而一想,由于自己身体欠佳、工作又忙,胆子又特别的小,我怎么能够胜任?

盛情难却。最终,在对方的不断鼓励下,我怀着试一试的心情,答应一路前往。

5月26日一大早,我做好了去重灾区的准备,可一照镜子,右眼却依然红得像兔子眼。为此,家里人都劝说别去了,说是眼睛红成这样,天气又热,还是去医院看看后再说吧。

正在劝说间,一辆载着七八个志愿者的商务车开到了我家门口。看到他们那一双双热情期待的目光,一想到拍摄这个公益宣传片告的目的,是为了呼吁全世界更多的人都来关注四川、帮助灾区时,我顿时就血往上涌,顾不得家人的劝说,马上便跟随着他们上车出发。

我们拍摄公益宣传片的第一站,是都江堰聚源中学。在聚源中学那一大堆房屋倒塌后的废墟前,我闭上双眼,默默祈祷:遇难的同学们,安息吧!与此同时,我的心止不住扑通扑通地乱跳,那种冷冰冰的感觉使我的身体不由自地的抖了起来。为此,我在心里告诫自己,一定要镇定、镇定、再镇定,千万别让他人看出我是个胆小鬼!

我们的第二站是青城后山。虽然这里的破坏程度较聚源中学略微轻一些,但越往山里行,路越难走。后山的公路两侧,我们已经看不到完整的房屋,人烟稀少,大概幸存者都被安置到灾区的临时居住点去了。看到这些被震垮的房屋,我心里十分难受!我太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了,因为在夏季里,我常常都会来这一带避暑休闲、养精蓄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