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阅读西藏
18315900000134

第134章 草原上的鹿群

出类乌齐镇向西,走简易公路沿各曲河而上,到达河流上游草场与低山接合部,看到一长溜木头围起的畜栏,就到长毛岭鹿场了。这一带现在叫类乌齐自然保护区,一是保护马鹿、白唇鹿等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二是保护以川西云杉和大果圆柏为主的亚高山森林与高山草甸过渡区自然生态系统。

类乌齐是我国马鹿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马鹿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于海拔较高地区的森林上缘的灌丛草原地带,分布海拔高度在3500—5000米之间。它们冬季由高处往下迁至避风的山谷及向阳的坡地,夏季则在高山的林线一带活动,春秋季节,喜在森林边缘、林间空地栖息。马鹿的食物以各种草类、灌丛及林木的幼嫩枝叶为主,冬季吃枯草。类乌齐境内有马鹿3700只左右,数量出现了减少的趋势。鹿场饲养马鹿100多头,对其加强保护。

除了马鹿外,鹿场还有白唇鹿。白唇鹿既是青藏高原的特产,也是我国的特有种,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在西藏主要分布于藏东地区,类乌齐县各乡镇均有分布,但以各曲河谷分布为多,共有270只左右。白唇鹿是一种生活于高寒地区的山地动物,耐严寒而怕热,分布海拔高,一般活动于3500—5000米的森林上缘的灌丛中和高山草原地带。它们早晚摄食,主要以草类为食,也吃灌木枝叶。白唇鹿鹿角为名贵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