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阅读西藏
18315900000023

第23章 为祈福而建的藏北孝登寺

从安多向南行,首先到达那曲。那曲是一座欣欣向荣的草原新城,那曲地区行署驻此,因此这里也是藏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青藏孝登寺铁路是那曲大桥位于那曲镇附近,是藏北草原第一长桥。全桥由59孔32米钢梁组成,最高桥墩21.4米,整体呈现半圆形。以桥代路,是因为这一带的地质条件复杂,不宜在地上直接铺设铁轨。可以想象,在这么特殊的环境施工,这座桥的技术含量有多高,施工难度有多大,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多少困难,才使高原变通途。

那曲是藏北交通枢纽,青藏公路、黑昌(那曲即黑河至昌都)公路、安狮(安多至狮泉河)公路都经过这里,四通八达。但由于藏北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恶劣,公路等级低,有些其实就是草原上压出来的便道。遇到雨季,道路泥泞不堪,变成一个个大小水塘,汽车经常陷进去。因此藏北的客运交通不发达,从那曲发往辖区各地的班车不定时,每周只有一两趟。如果去藏北旅游,最好自驾车或者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团队。

位于那曲镇中心的孝登寺,是色拉寺在藏北的最大属寺,也是藏北最有权威的寺庙。它的门面和拉萨的大昭寺有些相像。寺后不远的山坡上还有一座隶属的尼姑庵。

“孝登”的意思是祈福禳灾、长命延寿。起因是1674年藏北流行天花,受灾严重。康熙皇帝体恤藏民的不幸,拨专款救灾。事后群众感其恩德,请色拉寺活佛到那曲主持法会,为康熙皇帝祈福延寿。五世达赖很重视这件事,将负责此项活动的组织命名为“孝登措巴”,因此活佛诵经的帐篷寺院就相应地被叫作“孝登寺”。

孝登寺也是从帐篷寺院起家。后来,1814年动工修建了12根柱子的木石结构的大经堂,这是那曲的第一座房屋。大经堂落成时,当时的摄政王将松赞干布时的释迦牟尼佛像、《甘珠尔》大藏经和噶当佛塔送给了孝登寺,成为镇寺之宝。

1904年经过扩建,孝登寺逐步具备了现在的规模。寺里大殿高3层,内设100根柱子面积的大经堂、强巴佛殿、文殊菩萨殿、护法神殿等,成为那曲地区规模最大的格鲁派寺庙。寺内有近百僧侣,设有显宗学院和密宗学院,僧侣在此学习佛教经典和显密宗仪轨。寺主为七世珠康活佛土登克珠,任全国政协常委。

每年恰青赛马会时,孝登寺组织跳神表演,即跳一种名为“羌姆”的宗教舞蹈。孝登寺的跳神表演有比较悠久的历史,而且独具特色。其中有一个舞蹈,僧人们戴着顶端插三角旗的面具,身穿带大披肩的鲜艳服装,赤膊赤足,作一些舞蹈造型,颇具南亚风格。这些舞蹈是什么时代、经由什么途径传到孝登寺的,已经没有确切的说法了。但可以确定的是,孝登寺的跳神表演深受观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