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专家伏见猛弥说:“天才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家庭的风气和家庭教育的方法。”他认为,只要是有天才出现,那就是这个孩子的家庭环境的影响或家庭教育的结果。因此,父母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根据孩子的特长、爱好进行因材施教,是家庭教育中培养天才孩子的重要方法。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被人称为“天才教育”家的卡尔?威特说:“只要教育得法,普通孩子也会成为不凡之人。”在儿子还没有生下来,卡尔?威特就坚信这一句话,他常常向别人宣讲这一道理。他承认孩子的禀赋是有所不同的,承认孩子之间的天赋差异。他认为,孩子成才的因素中,教育得法更重要。
上帝给了他一个痴呆的儿子,通过他的培养教育使儿子成为了一个天才:8岁学会6种语言;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3岁发表论文,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成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在卡尔?威特看来,“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孩子的天赋当然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孩子多一点,有的孩子少一点。然而这种差异是有限的。假设天生的天才天赋为l00的话,那么白痴的禀赋大约只能在10以下,而一般孩子的禀赋大约只能在50左右了。
如果所有孩子都受一样的教育,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决定于其禀赋的多少。可是今天的孩子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们的禀赋连一半也没发挥出来。比如说禀赋为8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40;禀赋为6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30。因此,倘能乘此之虚,实施可以发挥孩子禀赋八到九成的有效教育,即使生下来禀赋只有50的普通孩子,他的成就也会优于生下来禀赋为80的孩子。当然,如果对生下来就具备80禀赋的孩子施以同样的教育,那么前者肯定是赶不上后者的。但是他又提醒人们不要悲观,生下来就具备高超禀赋的孩子是不多的,大多数孩子,其禀赋约在50左右。因此,他认为,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天才。
卡尔?威特进一步论及,纵观有史以来的伟人和天才,他们大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倘若能给他们以再高明一些的教育,那他们一定会更伟大、更健康、更和善、更宽大、更出色、更聪明、更正直、更博学、更谦虚,更坚强。一言以蔽之,就会成为尽善尽美的伟人和天才。卡尔?威特的天才观是从潜能和禀赋的发掘角度来说明每个人成为天才的可能性的。现代心理学从另一个角度,即潜能的多样性方面来说明每个孩子分别具备在各个领域的不同才能。如果将人的这些特点利用和调度好,就可以使个人面面特出。这种关于天才科学认识上的进步,就可以使我们假定所有孩子拥有多重天赋、多种才能、不同长处和特殊的兴趣。每个孩子,从伤残最严重的到成就最卓越的,都有一种或多种特殊的本领、技能和特质。因此,从孩子所具有的独有天赋来看,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有些人似乎赞叹天才为一种奇迹,就好像大峡谷一样,没有人知道究竟在遗传时发生了何种突变而造就天才。但是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潜能,比我们目前所达到的高度深远得多。问题是,我们对自己的潜能了解多少?
根据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精神病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人们生来就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不过,这种能力是隐秘地潜藏在人体内,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我们称这种能力为潜能。
这种潜能就是天才。天才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为的那种只有少数人才具有的禀赋,而是潜藏在每个人心目中。只要充分利用这种潜在能力,人便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大脑潜力究竟有多大?许多资料表明,绝大多数人只用了大脑的3%左右,据说像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人也只用了30%,这说明人的潜能之巨大。
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布赞门说过:“婴儿出世的那一刻,就真的已经是才华横溢了。仅仅两年时间,他就学会了语言,比任何一位哲学博士学得都要好,并且,到3岁或4岁时,他在语言方面就是一位能手了。”在布赞看来,每个孩子一出世,除非他有严重的脑损伤,否则就是一位期待发展的天才。
与此同时,他又强调,即使有一定的残疾,只要培养得当,一样可以成为天才。他认为,孩子的生理残障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世俗的偏见。周围的亲人不是把眼光放在孩子的无限潜能上,而是紧紧地盯着他的生理缺陷,最终使他们难以逃脱心理残疾的阴影,在双重残障下苦熬人生。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上学后也是“呆头呆脑”的,教导主任曾断言他将来肯定不会有出息。然而,身为机电工程师的父亲,在大家都看不起他的孩子,孩子也怀疑自己笨的时候,不是指责和抱怨,而是想方设法地鼓励他。他为爱因斯坦买了一盒积木,然后让全家人围坐在他的身边,每搭一层大家就给他一阵热烈而真诚的掌声。他的自信一点点地复苏了,最终造就了一代科学巨匠。
心理学研究说明,在0~14岁的儿童中间,弱智儿童仅占1.07%,而超常儿童则在3%以上。也就是说,98.9%的孩子不存在智力问题,而是爱学不爱学、会学不会学、勤奋不勤奋的问题。即使是那1.07%的弱智儿童,经过适当的训练和热情的鼓励,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从潜能多样性角度看,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或者可以说成是,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天才。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自身,我们都必须改变对天才的看法。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造就天才。遗憾的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教育不得法,人们的这种潜在能力大都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这就是为何天才极少的原因所在。如何造就更多的天才呢?在卡尔?威特看来,培养天才应该从教育开始。
威特的父亲是抱着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信念开始对威特进行教育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种教育是与孩子的所谓智力曙光同时开始的。他想,要使孩子的禀赋发挥出八九成,必须这样做。
在谈到为什么早期教育能够造就天才这个道理时,卡尔?威特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这里有一棵橡树,如果按照理想状态生长的话,可以长成30米高,那我们就说这棵树具有能够长到30米高的可能性。同样的道理,一个儿童,如果按照理想状态成长,能够长成一个具有l00度能力的人,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儿童具备l00度的潜在能力。
可是,要达到理想状态,总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橡树具备长成30米高的可能性,要真长成30米高还是很困难的,一般可能是12米或者是15米左右。假若环境不好,则只能长到6~9米。但是,如果给它施肥,好好侍弄,则可长到18米或者21米,甚至也可以长到24米或27米。同样的道理,即使是生来具备l00度能力的儿童,如果完全放任不管,充其量则只能成为具备3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只能达到其潜在能力的二成或者三成。但是,如果教育得好,那么就可能达到具备60度或者70度,乃至80度或者9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可能实现其潜在能力的六成或者七成,甚至八成、九成。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儿童的潜在能力达到十成。然而,我们的教育却充满清规戒律,它迫使孩子形成固定的习惯,这样势必会扼杀幼儿潜在能力的发挥。其结果,天才还未找到出头露面的机会,就被埋葬于无形之中了。
要造就天才,就应该让孩子的兴趣和热情自然发展。凡是仔细观察过孩子的人都会发觉,幼儿只要不是傻子和白痴,他们都极易对事物产生兴趣和热情。也就是说,幼儿天然就具有对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的强烈热情,他们一旦对某一方面或某些事情入了迷,就会以惊人的勤奋和毅力去从事。一旦他或她步入这一轨道,使其能力得到惊人的发展。实际上,天才就是这样产生的。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家庭往往在孩子的热情之火刚刚燃烧起来时,就把它吹灭,甚至用水将其浇透。世界上天才人物之所以如此之少,原因就在于此。威特、塞德兹、巴尔等在天才的培养过程,己向世人表明,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
天下的父母除了要认识到爱护和激发孩子的兴趣十分重要外,还必须明白孩子越大就越难以具备强烈的兴趣和强烈的热情。这是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兴趣的幼芽会一再遭到践踏,这样,他们年龄越大,兴趣和热情被践踏得越厉害。因此,实施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就在于此。孩子越大,不仅在性格上越难具有对事物的兴趣和热情,而且他们的潜在能力、天赋得以发挥的余地也会越小。早期教育则恰恰可以弥补这一欠缺。
以小提琴的早期教育而闻名于世的铃木镇一先生有句名言:“所有的孩子都能成才,就看如何培养。”他也坚信,孩子的能力、性格决不是先天的,后天的教育才能使他们变好或变坏。
为了让更多的人都能认识到“每个孩子都能成才”这一思想,铃木先生每年举行一次才能教育全国音乐演奏会,让人们欣赏按“铃木教学法”培养的3000名儿童高水平的出色演奏,亲身感受一下才能教育的杰出成果。
无论是理论,还是教育实践,都使我们相信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表现得像过去最优秀的人一样,取得巨大的成就。大脑是一种工具,就看你是否能好好利用它。
虽然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但事实上每个人,包括你的孩子以及所有的孩子,均拥有自己的天分。之所以没被发现可能是因为学校和父母没有去挖掘孩子内在的潜能,只有等到适合的环境孩子才能有所表现。不再只有科学家才是典型的天才,一个反应敏锐、活跃能力很强的普通人,就能使世界更美好。
以“每个孩子能力的成长,都有一种培养方法”的主张为基础,铃木先生在日本掀起了一个名为“天才教育”的运动,并从1948年开始实施。在实验教育过程中,的确没有出现过一个孩子掉队,甚至连三个数都数不清的孩子,竟变为了才能发挥出色的孩子。
面对没有教育好的孩子,就认为“天生不行”,盲目地培养,这就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存在的旧观念。总有一天,人类必将从这种愚昧中解脱出来。对于这一点大家醒悟得越早,教育方法的改革越彻底,人类就越幸福。
也许不会有人再持有“天生的”和“太晚了”之类的传统观念了吧!一旦懂得了“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道理,请不要拖到明天,从今天起就开始实际行动吧!重新来审视你的孩子,培养你天才的孩子。
天才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埃利斯在研究天才在家庭中出现的机率时发现,一个曾经出现天才的家庭,其家族很可能还会出现另一个天才。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所谓“人种改良论”,并援引以下事例来支持他的观点:
200年前,有一名叫真纳塞?爱德华的人出生在美国的康乃狄克州。这个人既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神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位非常虔诚的道德家。他的子孙已传了 8代,在这8代子孙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其中有13人当了大学校长,100多人任大学教授,14人创建了大学或专科学校,60多人当医生,l00多人当牧师,75人是军人,80多人成为文学家,1人就任副总统,1人做了大使,20多人任参众两院的议员,有120人大学毕业,18人成了报社、杂志社的负责人或者主编。
另外一个例子也发生于200年前。有一个叫做马克斯?朱克的酒鬼、赌徒出生在美国纽约。据调查,他的子孙也有8代,在这个8代子孙中有300多人成了乞丐和流浪汉,因生活无着落死于路旁,7人因杀人被处死刑,63人因偷盗、诈骗等被判刑,因喝酒死亡或成为残废者更多,达400余人,有50多人住进济贫院,勉强能过上一般生活的有20人,其中有10人曾在监狱劳改时学会了一些手艺,出狱后才得以勉强糊口。
以上两个例子可谓差异惊人,第一个例子展现的是一个家族人才辈出的盛况,第二个例子则展现了一个家族陷于穷途末路的惨境。
人种改良论者用这样的例子来说明遗传的重要性,并试图让人们承认天赋的价值。但是,这种个例式的论证方法存在明显的问题,因此为人们所质疑。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用了一则比喻:有两只狗,它们为一母所生,并在同一地点接受同一母亲的抚养,但是,其结果却完全不一样。其中一只狗聪明伶俐,另一只狗愚蠢痴呆。卢梭认为,这种差异完全是它们的先天性不同造成的。
与这种论断截然相反的是著名教育家裴斯塔洛齐的一段寓言:有两匹长得一模一样的小马,一匹交由一个庄稼人去喂养,那个庄稼人非常贪得无厌,在小马尚未发育健全时就役使它来赚钱,不久,这匹小马变成了无价值的驮马。与这匹马命运迥异的是,另一匹小马托付给了一个聪明的驯马师,在他的精心驯养下,那匹小马终于成了日行千里的骏马。
两则寓言故事代表了关于天才成因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前者强调的是天赋,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其天赋决定的,环境的作用是次要的;后者则几乎视环境的作用为万能,认为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儿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才使有的人成为天才和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材。
自古以来,关于天才的成因众说纷纭,有倾向于卢梭派学说的,有支持裴斯塔洛齐派学说的。在20世纪初,关于天才遗传论占据了主流,在那个时代的人看来,天才只是发生于普通人中的某些极端个案,天才遗传是心智能力遗传的一部分。当时社会等级界线森严,留给个人发展创造的机会十分有限,往往贵族世袭为贵族,平民的后代只能是平民。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使贵族家庭中数代出现天才的机率较大,使得天才具有遗传性的观点具有了一定的可信度。
众所周知,雅典尽管人口不多,却出现了很多举世闻名的天才人物。雅典的天才人物之所以很多,希腊人的人种优秀也许是其中一个因素,然而,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早期教育已成为当时雅典社会的一种习俗。
孩子能力是“天生的”或“固有素质”的说法是毫无道理的,这一点也被大脑心理学这一新的学说所证明。该学说认为刚出生的婴儿脑子里好像一张白纸一样,是空白的,但在以后每天生活的刺激下,脑细胞逐渐联结起来,形成了思维能力。
作为一个反证,著名的印度狼孩的实例,就说明了从小在狼的环境中长大的狼孩,虽然具有人的生物特征,但脱离了人类生活环境,他的智力发展就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狼孩养成了狼性,丧失了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