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鸟小鹿斑比小熊维尼丛林故事
18355400000068

第68章 丛林故事·序

这本书的作者是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拉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作为20世纪初英国颇为重要的小说家和诗人,他一生创作了8部诗集、4部长篇小说、21部短篇小说集和历史故事集,以及大量散文、随笔、游记等,一直以来因其简洁凝练的文笔,充满着异国情调的风格而备受关注。马克·吐温曾盛赞吉卜林的作品说:“我了解吉卜林的书……它们对于我从来不会变得苍白,它们保持着缤纷的色彩;它们永远是新鲜的。”而这些都与他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

吉卜林出生于印度孟买。父亲曾是孟买艺术学校的教师,后任拉合尔艺术学校校长和博物馆馆长。吉卜林6岁时被送回英国受教育,17岁中学毕业返回印度,父亲为他在拉合尔找了份工作,担任拉合尔市《军民报》副编辑。正是由于工作关系,使得他对于印度的风土人情以及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生活有着相当透彻的了解。此外,吉卜林还曾游历美国、南非、加拿大等国家,这些经历都为他的写作风格奠定了扎实基础。因此,他的诗总有一种仿佛在不经意中完成的感觉,却往往产生巨大反响的效果。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拉迪亚德·吉卜林:“不仅在文学上,乃至在世界上的所有英语国家中,他都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人。”

正是由于这种种因素所致,在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角逐中,吉卜林终于凭借着“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最终成为英国第一位获此奖的作家。

而《丛林故事》不仅是吉卜林的早期代表作,同时也是其众多作品中最有影响和最受欢迎的一部。一百年来,已先后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翻开书页,就好像进入了亦真亦幻的热带丛林,徜徉其中,便能亲眼目睹古怪又刺激的丛林生活。

吉卜林的《丛林之书》及其续篇一共包括15篇故事,其中7篇是互不相关的动物故事,如《白海豹》和《“里基——蒂基——塔维”》就属于这一类,另8篇则是以少年莫格利为中心人物的系列动物故事。本书选摘了其中的6篇与莫格利相关的精彩故事结集成册,分别是:《莫格利的兄弟们》《蟒蛇卡阿捕猎》《老虎!老虎!》《让丛林进入村庄》《红毛野狗》《春天的长跑》。

《丛林故事》的内容是在印度的丛林里展开的,里面的主要角色都是动物,虽然世界文学中以动物为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吉卜林的故事却是独树一帜的。动物文学大体有三类:一类带有明显寓言色彩,动物只是表达思想的符号;一类是动物童话,其实是以拟人的方式描绘动物;最后一类,正如吉卜林笔下的动物却是独立的、充满野性的角色,他不是让人的思想、人的情感披上动物的外衣,而是完全保留动物所固有的特征,让他们以与动物相称的方式说话。也即是说,吉卜林殚精竭虑所做的是将丛林动物的语言“翻译”成人的语言。吉卜林的成功令人惊叹,他不仅以超凡的想象力体察并捕捉到了动物特有的领悟和解释世界的方式,而且以卓越的文学天赋为动物们量身定做了一套丛林语言,用人的词语拼出了动物的句子。

我们生活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人类并不是唯一的存在,不能只顾自己为所欲为。人们应该维护生态平衡,要与动物、植物、丛林和平相处, 像莫格利一样爱护丛林。

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

蒋津阳